博学多才的流浪者、
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公务员、妻女车祸过世……
网络上关于流浪大师沈巍的身份有着各式各样的流传,
因为这些反差和奇幻色彩,
进一步推动了沈巍的大火。
但他却告诉记者,
网络上有关他系复旦毕业
和妻女车祸过世的信息都是谣言。
“我是上海一所普通大学毕业的,确实进入了公务系统,但是我工作停职时还没有结婚,都说我是因为妻女车祸而精神出了问题,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沈巍是一名常年活动在上海浦东杨高南路高科西路的流浪汉,网络上疯传着有关他给行人讲道的短视频,“用人呢,古人说有四种人,其中德才兼备最好,第二是用有德无才的人,最后用的是有才无德,德放在比才还重要的位置……”
这位身穿破烂且满是污垢皮衣、黑白头发打结的老人就是网络红人沈巍,因为经常蹲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等书籍,且喜爱与人交流,而被过往的行人拍下视频并走红于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他被网友亲切的称为“流浪大师”。
“谁能拍到这位流浪大师,谁就能火就能涨粉丝。”一位快手短视频工作的人这样描述流浪汉沈巍的火热,有网友专门以拍摄沈巍为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粉丝最少者也上千。
昨天下午,沈巍告诉记者:“早上刚醒来就发现大几十号人在等着我,他们拿着手机对着我拍,我很不喜欢,说句功利的话,他们拿我挣钱,也没有分给我啊,打扰了我的生活,我这两天都不敢在地铁看书,全是人围着。”
因为多年在此地生活的缘故,沈巍与附近的居民十分熟悉,在被从外地赶来的一波波人群围观拍摄后,一处正在装修店铺的房主将沈巍招呼进房间,并锁上店铺的门,外面的拍摄者在草地上支起小桌板,搬来一箱水坐着,也有在草地上站等沈巍跨出店铺的人。
据沈巍自述,今年五十二岁的他是上海人,仍有亲人在世。捡垃圾的习惯源于他小时候卖垃圾换书钱的经历,也是因为他对垃圾分类理念的认同,他在杨高南路已经待了二十多年,因为与家人及邻居的理念不同,而不愿意回家,甘愿做流浪汉。
网友评论
周到态度
放过那个流浪者
作者:子不语
最近新鲜蹿红的网红有两位。
一位名叫王村村,大致应该是一名有钱有闲的广告从业人员,在深藏了功与名之后,他开始研究怎么无聊出一定的境界。他给一个微信公号写文章,介绍了自己做过的无聊事情,比如数清楚一颗草莓上有多少粒籽,给一只手机贴上200块膜,量清楚一只石榴里所有石榴籽的三围等等。
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他给朋友炒了一盘空心菜。因为家里没有菜,他就自己种了一茬空心菜,家里没有锅,他就自己打了一口,家里没有菜刀,他也自己打了一把,家里没有砧板,他就自己做了一块,顺带便做了碗、筷子、勺……终于进入了炒菜的过程,他跑到七环外,开始钻木取火,从白天钻到深夜,终于钻出了火,泪流满面地炒完了空心菜。
末了,有网友发出了灵魂的拷问:炒菜的油是不是自己榨的?
另一位叫沈巍,这位身穿破烂且满是污垢皮衣、黑白头发打结的流浪老者,因为经常蹲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等书籍,且说出来的话颇具文采与思辨性,而被过往的行人拍下视频并走红于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从而被网友称为“流浪大师沈先生”。
颇有点隐世高人的味道。
一个是有钱有闲、不务正业到了极致;一个是流浪街头、还不忘读圣贤之书,这两个人的反差可谓鲜明到了极点。
当然,这两位网红一没有低俗,二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法规,除了对以“两微一快一抖”的网络审美趣味表示看不懂之外,我也提不出什么反对他们走红的理由。
可是王村村拍的毕竟都是他自己做的事情,草莓籽是他一颗一颗数出来然后传到网上的,膜是他一张一张贴出来然后传到网上的。
他可能自己沉浸在这样的事情中乐此不疲,他用自己的无聊和脑洞赚取自己的流量,无论是无聊还是流量,都是属于他自己的,至少他没有打扰到别的人。
但流浪汉沈先生不一样,他没有抖音或者微博的账号,他可能连手机都没有。他只是以街头为家,偶尔和路过的人交流一些自己的感悟。不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用沈先生一直强调的一句话来说,开心就好。他不需要红,不需要流量,因为这对他并没有什么益处。
但需要流量的拍摄者,发现从他身上可以赚取流量,于是跟拍他的人越来越多,从最早的一两个,到每天的一大群,拿着手机和瓶装水,坐在沈先生经常出没的地铁口,不抓到人不罢休。
据我们前去采访的记者同事说,有的时候沈先生会被拍摄者拉住讲一上午的话,一直到一两点钟,饭都不让他吃。
这明显是令他不适的生活。
因为沈先生的言行谈吐,使得网友越来越相信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流浪汉,拍摄者就开始编造各种各样的故事。沈先生变成了复旦大学1991届的毕业生,因为妻女过世,哀莫大于心死,因此有家不回,流落街头,以看书作为唯一的心灵寄托……
当然这些都是假的。
即使我们不去反对互联网的流量狂欢建立在一些怪异的审美趣味之上,即使我们可以容忍流量的追逐者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里为了获取流量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但请把这些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你自己打口铁锅做个砧板钻木一天取个火,观众们看了哈哈一笑,倒也无伤大雅。但至少不要为了自己的流量,而去把别人逼到墙角。
网络的逻辑已经变得无从捉摸,不知道从何时起,不需要什么实在的内容,只要有人想,多么空洞的东西都能被炒红,随便一句话,都可能变成价值万金的商业契机,什么风,都可以变风口。
这是一种很糟糕的趋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改变,但至少不要令它变得更坏——要空洞、要无聊,自个儿空洞着无聊着就行,别把自己的流量建立在别人的尴尬与不适上,放过那个可怜的流浪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