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一家像样的数码相机公司?,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数码相机哪种牌子靠谱?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数码相机哪种牌子靠谱
为什么中国没有一家像样的数码相机公司?
首先,这个问题要看怎么定义“数码相机公司”。应该是说:为什么国内没有一家知名的单反、微单、和专业相机品牌。
因为广义来说,现在手机已经基本上就是一个带通信和上网功能的数码相机了,没人敢说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品牌的手机拍照和摄像比其他国外品牌差,正因为手机摄影功能的飞跃发展,原有大品牌的数码相机厂大部分的非专业民用DC卡片机,被迫停产,原因无他,手机拍照几乎和这些低档数码相机品质差不多或者更好,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
如果定义的是“生产数码单反/微单相机的公司”。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是尼康、佳能、索尼、莱卡等品牌。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家电产业和科技研发都在大踏步赶超国际水平,技术和质量得到市场一致认可,很多都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国就没有发展出,一两家像样的专业数码相机品牌?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拍照手机我们能做到,华为,小米,oppo等品牌挤进世界一流行列,甚至已经在非专业及非发烧友市场把传统相机公司打崩。
中国拍照手机领先的原因,无非是中国手机厂商,以其在供应链中相对强势的地位,有效地整合利用了业界资源,做出了业界最佳。
其中最突出的是华为,华为作为一家通讯行业起家的公司,这几年才开始造手机,为了卖手机而研发拍照。知道自己对光学没啥研究,所以镜头模组多借助徕卡、大立光、舜宇的力量,CMOS则来自索尼和豪威。就连P30Pro推动镜头模组的SMA马达,也与日本厂商一起研发了四年多。况且华为多年一直坚持自研ISP,苦攻算法,投入可不少。技术上的积累,这两年兑换成了销量。
简单点来说,再复杂高级的手机,原则上都只是将一个个模块化的电子器件,集成在一个线路板上,再安装到一个外壳里而已,这只能算是一个电子产品。
简单说,基本上手机内的精密光学和机械部分,都已经模块化和部件化了,由专门的厂商开发生产,手机厂商只需要选择最好的部件,就可以避开光学和精密机械制造的短板。生产一部手机,只是一个电子产品的标准生产制造过程,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
带有光学和机械特征的摄影功能都已经模块化,所有这些部件都是可以向专门的生产厂采购或定制,手机厂只需要进行电路和工业设计,做好软件优化即可,要达到高性能,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优选高性能器件,也就是所谓的“堆料”,就能在指标上超越同类,前些年是苹果三星,这几年是华为为首的中国手机厂商在拍照上展开了军备竞赛,玩命提升手机拍照的素质。目前手机的拍照和录像虽然比不上专业影像设备,但比起之前流行的家用DC卡片相机要方便甚至成像更优秀。
在强势的华为面前,三星也不得不把最好的元件供给小米和OPPO,以牵制华为。
中国手机厂商作为成像设备市场的最大玩家,过人之处在于有量。而且消费者对拍照的要求非常高。光华为一家就每年投入市场两亿多部手机,当然有动力有资金搞研发,把拍照摄像做得好点,再好点。提升了性能和用户体验,自然不愁销量。蓝绿小米也被华为拖入军备竞赛。
因此,国产手机的崛起,有赖于中国内地的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的成熟,以及能和国际接轨,采购和定制使用最先进的模组元器件,另外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始终在快速前进进步。很多日本和韩国生产商的优质部件,都可以顺利使用,当然,目前我国的京东方的屏幕,和舜宇光学的手机镜头模组也很不错,这进一步保障了手机质量和功能。
反观专业数码相机则不同,目前的专业数码相机主要由传统胶片相机进化而来,很多结构标准和部件都延续于传统胶片相机,传统相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精密的光学、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这里面涉及到接口标准及原有的光学镜头群的兼容延续,因此专业数码相机主要由传统胶片相机品牌转型而来。
我国原有的海鸥、东方、珠江等知名胶片相机品牌,由于转型过晚,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市场意识不强,没有及时进入电子和数码化行列,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被淘汰出局。现在仅剩的一家国内曾经的传统相机品牌凤凰光学,虽然也曾经试水数码相机,但市场毕竟是残酷的,目前凤凰光学虽然没有继续生产相机,但依然在光学镜片生产加工上保持了较高水平,目前很多国际品牌的镜片是凤凰光学代工生产,只是可惜,国内缺乏尖端的镜片镀膜技术。
数码相机技术门槛太高,国内厂商没有技术积累,没有机身,没有光学系统积累,没有卡口标准,没有芯片技术,没有算法,没有快门、马达技术,没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镜头加工技术,没有低成本的镜片生产工艺。
另外专业相机用户对色彩成像要求高,通常需要厂商对优秀影像作品做大量研究,做出色彩科学上的校正,这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国内缺乏这类研究。
国内数码相机有关的技术落后或者缺失,这些都是事实。
但国内也有不少品牌在努力改变相机行业的状况。比如日本相机很多普通镜头就在国内生产。国内中一光学和老蛙等品牌,都有五千元级乃至更高级的镜头,老蛙那个一万元级的外形奇葩的微距镜头,在国内外摄影工作室卖得非常好,这说明我们的镜头加工技术是被用户认可的。
国造的MAVO Prime这几支沈阳产的电影镜头,虽然在电影头里算入门级,不过比绝大部分相机头素质不差,不然怎么把五支镜头卖六万五的?
手机端的镜头,舜宇光学也不弱。
连最具技术难度的顶级CMOS,已经由长光辰芯和大疆联合研发成功了,这是一款相当强劲的8K全画幅CMOS传感器。
数码相机国内也并不缺乏勇于尝试开拓的公司,出品过小蚁微单的小米公司,也可以算是一家数码相机公司,虽然因为产品品质普通没几个人买单,没有市场就没钱开发迭代,之后就没有后续产品。
国内品牌永诺也尝试推出自己的镜头和微单相机产品。虽然据说是ODM谈不上自主研发,品质很一般,但是这种小步前进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而如果提到专业影视领域,其实还有一家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大疆”可能被大家忽略了,大疆很有意思。一般人会以为,大疆是一家无人机公司。
其实,大疆是一家明明白白官方认证的相机公司,没错儿。在官方文件中,大疆的产品出口商品分类就是“会飞的照相机”,而不是“带照相机的飞行器”。你说大疆不是数码相机公司,大疆和你急。
自从大疆精灵系列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无人机航拍功能,每一次迭代都看得出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悟系列的专业航拍无人机的推出,更是加入了影视拍摄标准的功能,可以更换镜头的X5和X7相机,基本已经达到专业电影制作团队可用的程度,甚至还有国外的影视制作团队用悟二拍摄过小成本电影。
悟二的镜头应该是大疆定制生产的,这也是为了试水专业市场的尝试,可以先避开短板。悟二一经推出,就在市场上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2015年11月5日,大疆创新与高品质专业相机厂商哈苏(Hasselblad)当日共同宣布,DJI 大疆创新对哈苏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成为哈苏公司少数股东并进入哈苏董事会,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有人可能会疑问,哈苏又不生产CMOS传感器,CMOS还是索尼提供的,有什么不得了,大疆合作只是想借哈苏的品牌效应而已。这还真不是,要知道会打磨设计光学镜片会生产相机,能生产数码传感器,与能成为专业相机的国际品牌,完全不是一回事。国际当年索尼公司在家用DC卡片机市场做得非常成功,出产的卡片相机功能繁多,工业设计外观极具设计感,电器质量也一流,但就是得不到专业玩家的青睐,原因是拍摄的色彩极为糟糕。
后期索尼下决心收购了传统相机品牌美能达,通过美能达的技术班底才逐渐理清了专业相机色彩和光学的门道,逐渐成长为一流专业相机品牌。
华为选择与莱卡品牌合作,也是借鉴莱卡的光学设计和色彩研究成果,事实证明这些合作都相当成功。
大疆应该也有此意,尽管哈苏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团队,但沉浸于专业中画幅相机开发研究多年,也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专业相机品牌。与哈苏合作可以得到哈苏的光学、色彩、和机械等方面的支持,对大疆跻身专业影视行业有莫大的帮助。
大疆
云台电影机的推出,更验证了大疆执着地在开拓专业影视拍摄市场的猜想。Ronin 4D电影机,支持6K,8K视频,上来就瞄准电影专业市场。
可以这么说随着DJI Ronin 4D的推出,相当于得到顶级用户群的首肯,大疆在专业影视相机摄像机类别,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虽然光学部件仍然需要定制,但已经不是重大的问题了。由要求更高的影视行业,再开发民用的专业级器材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门槛了。因此假以时日,大疆应该很有可能会进入专业相机行业,并因为没有传统相机的固有生产和设计僵化限制,极有可能带来一场完全不同的专业相机革命。
如果单反微单相机,还是有庞大的市场销售量。那么你想想,中国厂商是不是会这样:没高端技术可以自己从低端做起,慢慢研发或者整合,然后往上爬,就像华为蓝绿小米在手机上的历程一样。
说实在现在为什么美国要打压中国高科技,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市场、有资金、有极具活力的团队,再假以时日,什么高科技高技术都是浮云,因为他们和日本都经历过,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只有打击你的信心,制造障碍延缓你的进度,才是目前他们能做的唯一努力。但我相信这也不会阻止我们的进步。
我对华为、大疆和其他孜孜不倦努力开拓的企业,抱有绝对的信心!
大家对此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