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受“毒教材”事件的启发,一些人穷尽一切精力研究中小学语文教材,想在教材中找出几点瑕疵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斯人与是人的区别?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斯人与是人的区别(究竟是于斯人还是)

斯人与是人的区别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受“毒教材”事件的启发,一些人穷尽一切精力研究中小学语文教材,想在教材中找出几点瑕疵来。

如果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不希望教材失误对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这种研究精神是可取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猎奇,希望因此而成为网上的顶流明星,那还是需要谨慎一点,否则会得不偿失贻笑大方。

回到问题的本身来,有富于研究精神的人在现在的教材中,发现了孟子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与他们当初学的不同,因为他们学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认为这是错的,必须改过来;又有一部分人说,我们学的就是这个样子,没有错,不应该改!

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这里到底是“斯”对还是“是”对?

不错,在文言文中,“斯”主要用作指示代词,意思是“这”或“这些”,如《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就是这样。

剩下的问题是“是”有没有这个功能,是否也可以作指示代词?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一下“是”字的造字法,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是”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正”,描述的是“太阳正当顶”,离我们最近,我脚下的影子也是紧紧地裹着我们,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这”或“这里”,有一个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是”,就是这个意思,《捕蛇者说》中的“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中的“是”也是这个用法。

因此,文言文中的“斯”和“是”的用法大多是一样的,用此用彼没有本质的区别。很多古文献多是手抄相传的,或习惯或个人喜好,传抄过程中偶尔不同,只要意思相同,就无伤大雅,于是同一篇文章出现多个版本不足为奇。

《孟子二章》就是这样,至少有两个版本,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近四十年,多次执教这篇文章的两个版本,如果遇到这里的“于斯人”,我就会给他们说,还有一个版本说的是“于是人”。所以我相信我的学生应该不会陷入这场争辩之中的。

其实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 教材编辑时,直接在“于斯人”处注释一下,也有版本用作“于是人”,就会堵住这些争论不休的嘴,免得那么多人将研究精力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争辩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