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1)

檀道济画像

有个成语叫唱筹量沙 ( 筹,筹码,计数的用具)。《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说的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宋朝将军檀道济北伐北魏,一路孤军深入,粮草难继,北魏援军接到投降士兵的报告说守兵无粮,深夜潜入宋兵营探听虚实。檀道济命令士兵用沙充当大米称量,并大声唱筹来迷惑北魏间谍,终于平安撤军回宋。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2)

济南梁二村大街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3)

梁二村这儿曾经有个大土堆,当地人叫冢子。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4)

梁王村分东、西梁王村。西梁王村分二村、四村,二村简称梁二村。而东梁王村分为一村与三村。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5)

土堆就是当地人说的粮冢,后人为纪念他又建檀公祠。檀公祠应该就在这座房子附近。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檀道济以智退敌的故事,成为著名军事战例。这一典故发生在哪里?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之一,认为发生的地点就在今济南历城区。再具体地说,发生在历城区王舍人镇的梁王村。据严薇青先生的《济南掌故》考证,檀道济唱筹量沙的地点就在今历城区东北梁王庄,据说以前有当年留下的两个沙堆。 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6)

查老地图,这条河名叫石河。只有两三米宽,河水黑乎乎的。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7)

虽然没有找到“粮冢”,但看到了一条河,实地考察算是有了一点收获。听当地村民讲,这条河在过去有几十米宽,两岸有沙子,水量颇大。既然是“唱筹量沙”,一定要有沙,而沙一般来自于河流。从自然环境来说,梁王村具备条件。更深入的考证要有专家来完全,本人力不胜任。就目前了解的知识,说唱筹量沙的故事发生在梁王村还是有根据的。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8)

当地村民说,过去的“粮冢”就在这座房子附近。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9)

河水从济南钢铁厂方向流过来,向北注入小清河。此河东为东梁王村,西为西梁王村。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10)

梁二村大街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11)

梁二大排档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12)

梁王二村文化大院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13)

梁二村村委,梁二村比梁四村要大些,人也要多些。在此等车时,问了好几个人:“知道唱筹量沙的故事吗?”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成语,更不知道这儿曾是唱筹量沙的发生地。只有一些中老年人还知道这里曾有个大土堆——也就是他们说的冢子。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14)

40、106路都可到梁二村。

这些照片是我多年前去梁二村拍摄的,现在情况已发生变化。

唱筹量沙是描写哪个历史人物 唱筹量沙在何处(15)


刘宋开国元勋檀道济

 檀道济(?-公元436年),山东金乡人,南朝著名将领。

南朝刘宋开国元勋,曾随宋武帝刘裕征战南北,为刘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道济作战勇猛有术,所向披靡,威名甚重,敌军每每闻风丧胆。武帝时任散骑常侍,封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宋文帝时任征北将军,封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道济战时多为前锋,战功卓著,各方平定后,道济则戍守军事重镇,就如他最后遭嫉被诛时所言,真乃保卫刘宋的“万里长城”。

  公元431年,刘宋进军北魏,攻占河南后,又被魏军收复。檀道济遂率军北征,与魏军交战三十余次,多获所胜。战至历城时,由于魏军力量雄厚,檀道济军资匮乏,打算撤退。此时有投降北魏的人告密说檀军粮草已用尽,于是檀军内部人心惶惶,皆惧魏军趁势来攻。

久经沙场的檀道济聪智多慧,便趁夜间拿沙子当作粮食,边让人来称量,边高声呼筹计数,把量过的沙子堆成一堆堆的,又在沙堆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粮食。第二天,成堆的“粮食”便出现在檀军面前,来探风声的魏军回去便报告说檀军仍有成堆的粮食,檀军无粮的消息是假的。魏军将领听后惧怕,不敢追击,还将告密的人斩首示众。檀军借此安全撤退。这就是唱筹量沙​典故的出处。

   檀道济是刘宋的开国元勋,声名远震,历武帝、少帝、文帝三朝,而且道济的左右心腹很多,跟随他身经百战的儿子们也均有才能,因此朝廷多怀忧惧。后来宋文帝累年疾病,文帝胞弟彭城王刘义康深惧皇帝驾崩之后无力制服檀道济,便发假诏书骗檀道济入朝,将其交给廷尉,其子及心腹皆被诛杀。

道济无罪被诛,愤怒异常,目光如炬,曰:“乃坏汝万里长城。”果然,道济死后魏人闻讯大为欢呼,此后不再惧怕,还经常南下骚扰刘宋边境,并有饮马长江之志。后来魏军攻打刘宋,宋文帝甚有惧色,叹道:“若道济在,岂至此!”

  此后,“万里长城”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战功赫赫能保一国平安的大将。在一些作品中对此也多有引用,如南宋陆游《书愤》中写道: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中“塞上长城空自许”就引用这一典故。


对于一代名将遭嫉被害,许多人都表示愤恨,并深为之痛惜。当时就有人歌曰:“可怜白浮鸩,枉杀檀江州。”(因檀道济曾做过江州刺史)。

清人董芸也有诗《梁冢》曰:

  萧萧故垒暮云平,食尽量沙剧战争。可惜弓藏高鸟在,公然万里坏长城!

万里长城这个成语,一般人都比较熟悉,尽管不知道其出处。唱筹量沙这个成语有点偏,比喻为安定军心,制造假象,迷惑敌人。比喻以无示有,饰无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