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台湾金钟奖上,由贾静雯,吴慷仁,温升豪,周采诗,曾沛慈,陈妤联袂出演的《我们与恶的距离》连续斩获6项大奖。

这是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因为就算是在评论比较严苛的豆瓣上面它都有9.5分的评价,这对于国产的电视剧来说是很少见的一个现象。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1)

不少人觉得这部电视剧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好评,很大的原因是这部电视剧将如今社会上比较严重的一些问题展现出来,这在之前的影视剧中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一部挑战社会议题,以无差别杀人为题材的作品。何为“无差别杀人”呢?是指犯罪嫌疑人事先没有计划、和被害人没有仇怨,作案完全是临时起意、随机选择作案目标、想杀谁就杀谁的杀人案件。

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里,我们看到太多此类真实的案例发生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说,在这个和平却人心狂放的年代,无差别杀人几乎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当下的社会问题,也将镜头延伸到问题背后,试图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

人物内心的挣扎,社会的舆论,大多数人基本可以理解,甚至部分经历过。在这部剧中抛去伦理的考量,智商的交锋,人性的摇摆显得非常微妙。

不少网友在看到这部电视剧之后都纷纷表示感叹:终于有这样专门思考犯人死刑问题的电视剧了。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2)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千里之外的社会事件的了解和评论,更多是在网络上完成。偶尔会充当一个审判者或者旁观路人的身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事件进行善恶评价或者情感抒发。

出于善良也好,出于正义也罢,看似是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声讨。

但在看完这部电视剧之后我会思考:我们的观点真的是正确吗?我们的“善良”,对于当事人来说真的是善良吗?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3)

我从这部剧中,对善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许穷极一生大多数人都想努力做个好人,只是有些人在做人的路上渐行渐远。到最后会发现,有些人,近看是人;远看,就是咸鱼了。

其实“网络暴力”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剧情通过描写实习生李大芝和总监宋乔安对于媒体追热点的行为争论,为观众还原了网络暴力背后的真相。

在媒体看来,只有流量才是现实。这也从侧面解释了现如今网络暴力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之前说了,电视剧有两个故事线。一个是李晓明的妹妹,李大芝,如何生存的;一个是应思聪,一个精神分裂者,如何生存的。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4)

由这两条故事线,又牵扯出了受害者家属的悲痛以及自救。社会对于杀人凶手的亲人的看法,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歧视。而这些偏见,更进一步得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继续发生。

这是大部分人并不敢,也不想面对问题。如果有那么几个异类,想去面对,研究,预防这个问题,也会被世人所不理解。

故事开始于李晓明。他是一个精神处于某种极其变态状态的人,他觉得他必须要成名,而成名的关键,就是杀很多人。于是他自制了手枪,去电影院开枪射杀了很多人,许多都还是孩子。

无数的家庭被毁灭了,但他似乎根本无所谓,他觉得他做了他该做的事。

社会被激起了公愤,每个人都吼着要枪毙他,没有人去思考过,一个大学毕业生,从小的乖孩子,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所以,当人们面对为无差别杀人的凶手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只会辱骂他是个人渣律师,往他身上泼屎,无所不用其极去羞辱他。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5)

可是,没有人去追究,这位年轻的律师,其实也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人。他之所以去为一个如此混蛋的凶手去申辩,仅仅是因为想要搞清楚这桩无差别杀人案的男主背后的故事。

律师律师,追求的不就是真相吗?可惜,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连媒体的报道都是这位人渣律师被围殴泼屎的视频!

杀一个人,判处死刑,很简单!然而,治标不治本而已。王赫要做的,是寻找出本源,去根治它。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6)

新闻行业的尴尬与责任所以,除了关于生死和善恶的拷问,我们在这部电视剧里,看到了导演对新闻行业赤裸裸的讽刺。原本,新闻的价值在于向普通人传递价值,可是社会变了,新闻的真正意义也在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新闻,包含了太多垃圾内容。

首先,娱乐新闻当道。某个大明星的绯闻,可以轻轻松松引起全网的流量。而某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反而可能因为大众的不感兴趣而无人知晓。

但是这是媒体人的错误吗?我觉得并不全是。那么,我们要把责任归结到那些新闻行业的老板身上么?要知道,他们如果不做爆点新闻,可能公司会面临淘汰和倒闭,一大波人员要下岗。坐在老板的位子上,跟生存比起来,还有多少人会在乎职业道德呢?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7)

剧中,记者直接曝光了李大芝父母现在的住处,于是很多直接冲了过去,把那个家给砸了。还有那个精神病患者的母亲,最后被新闻媒体弄崩溃,直接带着儿子自杀了。这些事情中,新闻被拿来作恶,新闻是杀人的工具。所以,和真正的杀人犯相比,这些舆论的杀伐手段又能“逊色”多少?

在这部剧中受到舆论压力最大的,莫过于李晓明的父母。为了替他赎罪,父母变卖房产赔款,但社会舆论对他们的压力依然在与日俱增,不堪重负的夫妻俩只好面对媒体下跪道歉,可换来的却是媒体的追问和讨伐:

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吗?

请问下跪是有人指导你们吗?

下跪不能换回九条人命!

李晓明的母亲含着眼泪,声嘶力竭地喊出:“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呀!”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

没错,李晓明的父母虽然是案件的责任人,但他们并不是参与者,为了躲避网络暴力和社会舆论,他们行如乞丐般在街头巷尾苟且偷生地活着,这已经超过了他们应该承受的压力。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8)

而那些在网络上高举“正义”大旗笔伐口诛的人们,到底是为了主持公道还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我们自以为自己站在了“罪恶”的对立面,在对施暴者,乃至他们的家属的进行声讨。殊不知,在对方的角度,我们已经变成了一个行恶的罪人。

而如果我们能选择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做好一个局外人,是不是就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大的善意?

这部剧给我启示是:我们无法避免新闻庸俗化,利益化,娱乐化。但是,请不要拿新闻去作恶,去行凶。

这世界,有两样东西,令人目眩神迷参详不透,一个是浩瀚的宇宙,一个是难测的人心。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9)

我们时常会因为一个问题而引发思考: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可何为善恶?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善恶之间本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可能是一句漫骂、一件小事、一个键盘或一地鸡毛的因果......

我们社会是由许多的环节相并而成,伦理,法制,道德,舆论,还有人性。世人常用最基本的善与恶来形容对错的两边,曾经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让人们印象深刻:当雪崩来临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社会生存法则里,蝴蝶轻微扇动翅膀,便会引来无情的龙卷风,人们的一句话,就会掀起整个社会的走向,深度讨论人性这个话题:“你是不是一位好人”呢?

触犯法律的一切行为,都是恶,杀人更是罪大恶极。但法律,往往只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最低保证。不触犯法律,不代表你的内心就没有过恶。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10)

我们每个人从头到尾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眼光与心态去挑别人的刺,从来或者几乎看不到别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们认为自己的伤悲、愤怒、开心以及辱骂,都是正确的。

而《我们与恶的距离》告诉你,你错了!你以为的正义和理所当然,其实大多时候,已经在伤害别人了!

比如剧中贾静雯饰演的宋乔安,两年前,她的儿子被变态杀人犯害死,直接导致她陷入自责悔恨的深渊无法自拔,在经历变故倍受打击后,整个人性情大变,对老公、孩子、同事的关系都发生急剧的下降。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善与恶(我们与恶的距离)(11)

她作为新闻媒体人,在编辑新闻报道时也往往为求收视率而过分对部分内容夸大其词,从她对应思聪从业经历不实报道来看,她也在伤害了他的家人。她是受害者,同时也成为了施害者。

这部电视剧让我们明白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做那一片引起雪崩的雪花,在真相面前,让理智停留的时间,久一点。

我想通过电视剧的名字问一句: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我的答案是:其实并不远,有时甚至只有一念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