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摩岩石刻“娄山关”
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中段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距遵义市城区50公里,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关口海拔1277米,主峰笋子山1788.4米。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从关上而过。娄山关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自古为川黔交通要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娄山关原名高岩子,又名黑神垭。关名可追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称娄山为“不狼山”。据清末遵义著名学者郑珍考证“不狼山”即娄山,亦称大娄山。
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太原人杨端应朝廷之募,率领令狐、成、娄、梁、赵、韦等七姓族乡人入播收复播州,撵走南诏势力,永袭播州。杨端部下有个叫娄殿邦的大将,联同其姐夫梁宗理攻下了高岩子黑神垭,被朝廷封为夜郎边府土司侯,镇守黑神垭。几年后娄殿邦和梁宗理分别生子娄珊和梁关,两子天资过人,天生神力,十六岁即武艺超群,颇具军事才华。父辈逝后,朝廷命娄珊和梁关袭父官位,继续镇守黑神垭。娄珊和梁关在镇守黑神垭期间,与当地百姓相处和谐,军民情深,娄珊和梁关颇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娄珊、梁关奉令南征,最后在安顺一带定居立业。黑神垭一带百姓为怀念与娄珊、梁关驻军的鱼水之情,便将黑神垭更名为“娄珊梁关”,后简称“娄珊关”,年久后讹称“娄山关”。
娄山雄关
明代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杨端29代孙)在海龙囤大兴土木,构筑营盘,与明王朝分庭抗礼,又在娄山关“排栅挖坑”,令骁将苗军踞守。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二月,明朝廷派官兵都司王之翰率兵进剿,被杨应龙军击败,血染娄山关。第二年春,四川派遣参将郭成、总兵刘承嗣统兵征剿杨应龙,亦败于娄山关,并全军覆没,杨应龙乘胜聚万兵马进攻四川,血洗綦江。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春,明朝廷以李化龙总督川、湖、贵三省军务,讨征杨应龙,调集24万兵马,分八路进攻播州。蜀将刘綎由綦江出兵,直抵娄山关。杨应龙派其子杨朝栋在娄山关上设了13道排栅、挖深坑,凭险守关。刘綎仰视娄山关叹息。关上箫笙鼓乐,猜拳行令,竟安然无恙。翌年5月,刘綎间道攀藤爬岩,偷袭娄山关,终夺得天险,取得了平播之役的关键性胜利。平播后,曾改娄山关为“太平关”,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娄山关。
在清代,所有的黔北农民起义,都以全力占领娄山关为重要的军事内容。清顺治四年(1647年)李定国、孙可望率农民起义的“大西军”,经綦江进攻娄山关,大败守关清兵,横扫大西南。清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桐梓九坝杨龙喜率农民起义军,攻下桐梓县城,占据娄山关,直捣遵义。咸丰九年(1859年)号军攻占娄山关,袭据鼎山城。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所属曾广依部,为支援贵州各族农民起义,由四川向贵州进发,攻占娄山关与西南黄号,白号军共同奋战,所向披靡。
1932年,时任贵州省民政厅厅长的黄丕谟(黄道彬)题书“娄山关”三个草书大字錾碑立于川黔公路遵义与桐梓两县交界处。
但真正让娄山关蛮声中外的,还是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两战娄山关的战役。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遵义城。为了建立黔北防御体系,中央军委决定派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追歼北窜之黔军侯之担部。经过艰苦卓绝的残酷战斗,于1月9日攻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城,11日进占松坎,为保卫遵义革命中心区的安全和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突然离开扎西、挥戈东进。2月19日渡过赤水河,2月24日攻占桐梓县城。25日晨,中央军委发出“应乘虚占领娄山关”的指示,命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负责指挥一、三军团及干部团进攻娄山关。经过阵地的反复争夺,激烈的肉搏战,反复拼杀的拉锯战,终于在26日清晨占领娄山关。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相继策马登上娄山关,又先后下马观看刚结束战斗的战场。毛泽东突然想起一月前经过娄山关时哼过的几句新词。他再次跨上马背,续完了《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大理石碑
1985年,为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五十周年,遵义县政府在娄山关东北侧石岩上制作了大型摩岩石刻“娄山关”。“娄山关”三个字为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摩岩全长11米,字径2.3米,笔力雄浑遒劲,阴刻描红,辉映于雄关青松间格外醒目。同时用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将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刻于其上,阴刻描红,益增雄关声色。
现在,娄山关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景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2018年娄山关入选中外百名避暑旅游目的地。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