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造18怪字“仅1字有用”实测输入法…竟还打得出来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无限的传奇,她能在大唐盛世中凭着政治手腕与独到眼光登上皇位,绝非后世人仅凭传统与想像所能理解。

武则天造的28个字(武则天造了18个怪字)(1)

▲武则天。(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武则天在14岁时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媚娘”,后世也就这样称她“武才人”或“武媚娘”。

入宫后不久,武媚娘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到了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武则天才重新回到宫中。到了李治驾崩之后,武则天独揽大权,在这样的权利中心点上,武则天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来标榜自己的权威,也希望借此流传后世。其中,“改造文字”就是她独特想法下所做的事。

武则天一生总共造了18个字,与其说是造字,不如说是改字。造字是创造新的文字来代表新的事物、作用与行为等等,武则天的造字,其实是把一些已有的文字改变,赋予新的用法。从载初元年到长安四年间总共历时15年,武则天造了18个字。

武则天造的28个字(武则天造了18个怪字)(2)

▲武则天陵墓。(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其实,根据《新唐书》与《资治通鉴》上记载,这套文字并不是武则天亲自发明,而是授意她的表外甥宗秦客所造。起初颁行的“则天文字”有12个字,包括天地日月星、君臣、年、正以及年号“载初”,加上武则天在感业寺时的法号“明空”合成新的文字“曌”,后来又颁布了5个新字“国、人、圣、授、证”,加上把原先造的“月”字又改了,这样总共有18个字。

“则天文字”在今天看来属于异体字范畴。按照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六书来划分,这些字都属于象形和会意字

当中因为“曌”音照,为了避讳,把“诏书”一律改成“制书”。

武则天造的28个字(武则天造了18个怪字)(3)

▲则天文字。(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唐中宗复辟后,曾一度颁布制书,将所有制度都恢复到已故父皇唐高宗永淳以前,则天文字当然也停止不用了。但是上官婉儿发动五王政变后,武氏后人又掌大权,上奏中宗保留武则天造字的伟大创举。直到唐文宗开成二年,才终于废止则天文字。“则天文字”在武则天在位时使用了15年,实际后来又延用了132年,总共通行了近150年。然而,由于武则天的影响力,则天文字不但在中国本土流传开来,还传到国外去。

不过,随着女皇帝的退位,神龙元年二月初四甲寅日(705年3月3日)唐中宗复国号为大唐,武周王朝告终,原字恢复,则天文字虽未被立刻废止,但由于书写困难,渐渐被人们淡忘,最终停止使用

这些“则天文字”后来都废弃了,只有“曌”这个字流传下来,但是这个字也只是代表着武则天这一个人。

说来也让人讶异,根据记者实测,你透过拼音输入法打“zhaoˋ”,还可以选到“曌”这个字,但是在教育部汉语辞典里面,你粘贴“曌”这个字,却是查无此字,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

武则天造的28个字(武则天造了18个怪字)(4)

▲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