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舜的话题,一是确定其族类;二是确定其来历身份;三是确定其事迹和地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舜和山东的关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舜和山东的关系(舜上)

舜和山东的关系

关于舜的话题,一是确定其族类;二是确定其来历身份;三是确定其事迹和地位。

先看族类。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生在诸冯,后来迁移到负夏,死在鸣条。关键是最后一句话:他是东夷人。

然而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他是黄帝九世孙,颛顼六世孙,这一支从五世祖穷蝉开始,就是平民。既然祖上是黄帝,却又是东夷人,看似矛盾。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东夷族团与西羌族团都出自华族华胥之后,是同族,发源于西北甘藏高原上。只不过东夷族更早迁移到了东方,也就是山东河北一带。这一带史称幽燕之地,其地理特征很明,幽就是林木幽深,因为林密,燕鸟极多。所以东夷以子为图腾,子也就是小鸟。而且“夷”,大弓也。因为生活环境逼迫,他们擅使弓箭,这里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箭神后羿,后羿的故事其实就是东夷族团造了黄帝夏族的反。这一点在《嫦娥奔月的真相》里面已经详细说过。自黄帝联合东夷打败炎帝以后,东夷回迁黄河中下游并于西羌炎黄族的融合加剧。到了舜的时代,夷与羌的种族含义已经消失,更多的还是地域之间的差异,就像是广东和山东的差异。所以,可以确定,舜是来自东方的黄帝族。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姓中得到旁证。

帝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

古写舜与俊相通,帝舜又叫帝俊,俊的古写右边是一种玄鸟的象形,玄就是黑,黑鸟就是燕子。帝俊之名的鸟性元素,更明确了舜的东夷血统。后来殷商人就以舜为族神而以契为祖先加以供奉的,商是东夷人汤建立的朝代。

上古同一图腾同姓,然后分支叫氏,落实到人就叫名。 例如,黄帝族姬姓,以熊为总图腾,主要支干叫轩辕氏;然后其他分支或以封地为氏,或以封官为氏,或以特长为氏。而每一氏相对又有许多分支,本身又可有自己的图腾,又可称姓。这种隶属关系其实就是后来商周宗法制度的源头。

舜,姚姓。因为对于后代来说,舜是可以称祖的人物,所以开姚姓。而他的父亲瞽叟则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妫姓,这个字读归音。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但更确切的是,舜生于姚墟,以地获名,取姚姓。姚地多果,是为桃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姚以女为偏旁,这是典型的母系特征,这个时代父权已基本确定,此后取名女旁甚少,以舜的威武中正,却以加以女旁,必有蹊跷,这点我们以后再说。

舜,封地在虞,所以称有虞氏,有虞,就是拥有虞地的意思。所以史称虞舜。

虞,虎字头,里面一个吴,吴是人的象形,就是人,虎字头是一个猛兽的头,被人戴在头上,用来吓呼猎物,方便围狩。用猛兽头吓鸟显然不行,吓的必然是陆地动物。而有虞氏显然是擅长这种围猎方式的部族。而且虞本身也是一种猛兽,所谓无虞,也就是没有猛兽不用担心的意思。有虞氏以虞为图腾,说明其地已不在东夷。有虞氏以梧桐树为社树,梧者吾也,所以有虞氏自称吾。帝舜58岁代尧而帝,在位39年,领袖的语言是有标杆作用的,吾的自称用法就是因此而来的。实际上,上古吾吴同音相通。

顺便提一下,上古虞吴也相通,有虞氏后代多有南迁江浙,也称吴人,吴女之舞叫娱;吴侬软语,呢喃难辨,错听为误。如此多的痕迹留在文字语言里面,说明舜时代在历史长河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但舜的身份来历,却委实曲折晦暗,这一点下篇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