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进攻东吴,他的目的是征服江南,并扩大曹魏的势力范围。东吴和曹魏的军队在赤壁(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赤壁镇)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赤壁之战。

真实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1)

起因

当时,曹操所建立的曹魏势力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政权。而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江南地区,则逐渐形成了在孙氏家族领导下的东吴势力。

公元208年,曹操希望一举消灭孙权,统一江南,并进一步扩大曹魏的势力范围。于是他率领了大量部队南下进攻东吴。

而东吴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也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实力相对较弱的东吴当然不敢硬拼曹魏的强大军队,于是孙权决定与根据地相邻的蜀汉联盟,共同对抗曹魏。这就是赤壁之战的起因。

第一阶段:阵地筑城

曹魏大军自河北出发,一路南下,经过白马,阳武等地进攻东吴。孙权在江口筑起了一个筑墙加固的坚实阵地,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在江边鏖战数月,东吴坚持不屈。曹操军在赤壁北岸安营扎寨,东吴主力在赤壁山头南岸连枚相接地布置起数重防御线。周瑜和刘备军师诸葛亮等人了解曹操兵力强大,决定采取需要精心策划和执行的新颖计谋,以克敌制胜。

第二阶段:水上作战

为了补充粮草,曹操军需商人出于怕被焚烧船只的考虑提前离去,东吴则积极搜集船只,准备燃烧曹军船只制敌。然而,曹操并没有真正要求粮草商船提前离去,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了一次精妙消耗敌人实力的计谋。他命令附近城池一律集中民间船只,由徐盛等人率领,上万艘小艇密集掩护,前出堵住东吴船队。黄盖等东吴将领只好从内部下手,他冒险装病,欺骗曹军信任,伪装成叛变,提出被举荐后改投曹操之际,曹操受骗派遣大批船只去迎接黄盖的投降。当曹军船队进入已经策马调研的船队环绕下方之际,周瑜下达命令,火烧赤壁。曹操部长在防作好的梭子箭攻击下,混乱失措,方向不清,被火攻后退。在此情况下,曹操不得不率军北撤。

真实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2)

第三阶段:陆上作战

当曹操决定从兵败抽身,撒丫子跑路离开时,周瑜决定采取反扑战术,乘曹兵疲劳,背水一战。第二天,周瑜亲自参战,率领精锐部队,组成先锋。部队在曹军落伍时进行阻击,不断消耗曹魏军队的实力,直到打得曹操节节败退,谁领英雄旗谁先发制人,终于使曹军彻底溃败。

影响

真实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3)

赤壁之战最直接的后果是,曹操失去了对江南的控制,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东吴孙权建立的势力范围。这也标志着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第一次出现南北分野,它推动了中国历史的深入演变,终极导致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和其他重大的政治事件。

此外,赤壁之前曹魏几乎一统天下,赤壁之后虽然仍有一定的势力,但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和解体。它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三国时期的问题和特点,突出表现了诸侯分裂和抗争的特征,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