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今年金马奖上,内地青年导演胡波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以下简称《大象》)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片奖。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据说评审团仅仅讨论了70分钟,便决定了奖项的归属,并列第二名的是《我不是药神》、《地球最后的夜晚》。

《大象》是胡波的处女作,也是遗作。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

2017年10月12日,他在北京的家中上吊自杀。

颁奖典礼上《大象》主演彭昱畅牵着胡波母亲的手出席,整个剧组面色凝重。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3)

只有当金马奖主席李安将奖杯交给胡波母亲并深深拥抱了她,剧组众人脸上才露出宽慰的笑容。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4)

过去一年他们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关于胡波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

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大象》这部电影耗尽了胡波的全部热情,把他逼上了内外交困的绝望境地。

今天,皮哥就带各位走进胡波和他的这部作品!

▌电影之外:胡波与王小帅的恩怨

胡波一直是个问题少年。

他高中不爱读书,即使家住学校对面的小区依然天天迟到,上课就睡觉;

他不爱洗头,头发又油又长,像铲子一样,一年四季不换衣服;

他喜欢写作,爱看韩寒,却因为老师不赏识他的作文,怒骂老师没文化;

他考了三年北影,22岁才考上,他是北影2010年导演系年龄最大的本科生。

即使在奇葩遍地的北影,他依然是最特立独行那一个。

他和合作过的制片人、录音师几乎都闹翻过;

他拍摄的短片情节诡异,没人能看懂;

他出口成“脏”,是个十足的愤怒青年。

但他的导师看到了他的闪光点。

导师当着全班的面说:毕业后,咱们班13个人拍戏,12个人拍同一部片子,胡波拍的是另一部。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5)

胡波的才华很快被发现,他的一部毕业作品吸引了投资机构的注意,但当投资方要求加床戏后,沉迷艺术片的胡波断然拒绝了。

毕业后,当同学们为了谋生纷纷奔赴广告片、商业片、网络大电影的拍摄中时,胡波却开始创作小说。来京7年,他先后写了几十篇短篇小说、3篇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

电影《大象》的故事由胡波的几部短篇小说组成,其中同名短篇曾在韩寒的「ONE·一个」上发表过。

可惜严肃文学不是一门赚钱的营生,胡波的生活一度拮据到要依靠父母。

2016年他重拾电影梦,带着作品《金羊毛》(《大象席地而坐》的原名)参加了FIRST青年电影展,虽然没获奖,但却获得了王小帅的赏识。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6)

王小帅,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当年靠执导一部《十七岁的单车》进入大众视野,是一名纯粹的艺术片导演。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7)

当胡波遇到王小帅,如同鱼儿遇到了水,两人交流甚欢,但蜜月期终究都是短暂的。

2016年8月胡波开始筹备《大象》的拍摄,王小帅和妻子刘璇分别担任监制与制片人。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8)

王小帅也曾给胡波的小说《大裂》写序,毫不掩饰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文字散发着一副迷人和离奇的气息”。

但很快,双方关系急转直下。

开始是金钱出了问题。

一边是胡波拍摄经费的捉襟见肘,王小帅只给了他60万,成本要求控制在100万,拍摄时间不到一个月。

《大象》中的主演彭昱畅的片酬只有3000元,其他演员几乎都是“零片酬”,剧组甚至连个像样的美工都没有。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9)

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胡波依旧完成了拍摄工作,成本控制在了73万。

可另一边,胡波却听说,王小帅一人从本片中获利200万。

为了自己的处女作,胡波选择了隐忍。

拍摄杀青后,胡波剪出了一个将近4小时的版本,立刻被王小帅否决。

网络流传一张胡波与王小帅的聊天截图即说明问题。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0)

王小帅要求胡波剪了一个2小时的版本出来,可这个版本虽然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但艺术性被破坏了。

胡波精心设计的长镜头以及“电影发生在一天内”的设定被剪得支离破碎。

艺术理念上的分歧让双方关系彻底被撕裂,2017年6月,王小帅公司的一纸律师函解除了与胡波的合作关系,胡波被《大象》除名。

直到胡波去世后,王小帅夫妇才将《大象》的版权赠予了胡波的母亲。

胡波的自缢让本就很丧的电影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许多与本片有关联的人至今仍无法走出来;

胡波的母亲在《大象》的展映会上无法控制情绪,躲在角落痛哭;

王小帅夫妇至今拒绝任何采访,他们受到的指责不绝于耳。

▌电影之内:四人被困的心迷宫

抛开恩怨,让我们回到电影本身。

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没有“场外因素”,从纯艺术的角度讲,这依然是一部无可争议的佳作。

《大象》用多线叙事 灰暗致郁的画面 大量摇晃的长镜头讲述了一个很“丧”的故事。

故事由四个普通人物一天的悲剧命运组成。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1)

故事1:

高中生韦布的好友被指认偷手机,他勇敢为好友出头,面对同学于飞的校园霸凌,却失手将对方推下了楼梯,后者送往医院医治无效死亡。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2)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3)

韦布仓皇逃跑,他的奶奶却在同一天去世,家中父亲卧床不起,与他关系恶劣。腹背受敌之下,他想要逃往救赎之地满洲里,那里有一头席地而坐的大象。

故事2:

高中生黄玲爱上了有妻室的教导副主任,17岁的她出身单亲家庭,母女关系紧张,母亲非但不给她温暖,反而嘲讽地告诉她小心被人搞大了肚子。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4)

当同学韦布邀请她去满洲里时,她拒绝了,因为她还对那个老男人有一份期待。

后来她与男人幽会的视频被传到了同学群里,长期的压抑终于爆发。

当男人的妻子找到她家中挑衅,黄玲露出了狰狞的一面,她手持棍子挥向了副主任和妻子,二人倒地后,黄玲丢下呆若木鸡的母亲,逃往满洲里寻找救赎。

故事3:

混混于成因为恋爱失意,睡了朋友的老婆,被捉奸后,朋友没有与他争吵,只是当着他的面跳楼自杀。于成将责任都推卸给朋友和他老婆,内心却被负罪感折磨,无奈下也渴望去满洲里。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5)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6)

故事4:

退伍军人王金被儿子儿媳赶往敬老院,孤苦无依的他只剩一只小狗陪伴,可当小狗被虐杀后,他失去了与社会联系的最后一根纽带,无奈前往了养老院度过余生。但他不甘心,决心带着孙女去满洲里——他年轻时当兵的地方。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7)

这四个故事看似互相独立,可彼此间却有着某种微妙的关联,这种关联又衍生了新的故事。

比如:故事3中的于成是故事1中意外身亡者于飞的哥哥,于成找韦布报仇,得知他的目的地是满洲里时,两人竟然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默契。

怎料韦布的同学持枪来解救韦布,一言不合向于成开枪,自己也持枪自杀。最后韦布带着自己和于成的双重愿望前往满洲里。

比如故事4中的老人王金和故事2中的黄玲是邻居,一墙之隔,两边都上演着人间悲剧。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8)

比如故事1、2中的主角是同学,他们互为好友却难以分享彼此的苦难。

当你在灰暗的镜头里沉浸四个小时,你会有一种无力感,分明处在一个城市,分明彼此是邻居、同学、亲人,可当我们都面临困境时,作为同类,我们给予彼此的只能是冷漠。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19)

四个人都被困在心迷宫中寻找出口,可被困其中的又何止他们。

导演胡波,观影的你我,都不能幸免。

人人皆孤岛,人人都寂寞。

那头席地而坐的大象,让皮哥想到了高中的课文《等待戈多》。

戈多与大象,两者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群被生活折磨到麻木的人,去等待与追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希望。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0)

正如老人王金说的,人间处处皆苦,所谓的救赎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受苦罢了。

片尾四人听到了大象的鸣叫声,算是一个开放性结局。

在小说里,胡波的处理则更为残酷,四个人终于见到了那头大象,才发现大象之所以席地而坐是因为前腿被锯掉了。

这是一部有着明显个人痕迹的“作者电影”,同样是现实主题,贾樟柯是客观冷静地记录,而胡波则是把个人情感植入到人物情感当中。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1)

《大象》中,上到学校的教导主任,下到街头混混,都充满了厌世情绪,胡波借他们的口说出了许多超出他们身份的人生慨叹与感悟,是有些违和感的。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2)

为了追求灰暗、朦胧的视觉效果,胡波刻意选择了井陉这个矿区县,每天在天蒙蒙亮与傍晚太阳落山时进行只有3小时的紧张拍摄。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3)

角色性格、情节、台词以及场景都不过是胡波的提线木偶,透过影片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胡波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内心世界。

▌电影之思:青年导演的呼吸权

一个导演自杀的猎奇故事,一个丧上加丧的小众电影。

以胡波之死为鉴,我们不禁要探讨一下青年导演的呼吸权。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4)

许多人说,是王小帅害死了胡波。

皮哥认为王小帅并没有做错。

身为一名资深的文艺片导演,王小帅的鉴赏能力毋容置疑。

他对胡波的指责也不无道理,4个小时的电影,各位扪心自问,你会去看吗?

即使你被胡波对艺术的追求深深打动,你又真能坚持看完4小时吗?

电影拍出来是为了让大众亲近艺术,理解生活,而不是因为片长被束之高阁。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5)

王小帅的另外一层顾虑,皮哥认为在于影片内容本身。

多线叙事的片子并不新鲜,《疯狂的石头》也好,《追凶者也》也罢,都是通过快速的镜头剪辑、不同故事线间荤素搭配的巧妙设置让全片杂而不乱,最后万象归一。

而《大象》四条故事线都是悲剧,镜头都是不紧不慢的长镜头,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鲜明的人物特点,只有一步步地向死而生的“丧”,这样的组合在普通观众看来就是“又臭又长”。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6)

我们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看客只是拿电影当消遣。

即使它艺术性很高,即使它贵为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它也不过是少数人的“自嗨”。

强如杨德昌,他的代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当年送审戛纳时,因为时长4小时被拒绝,后来东京电影节得奖的也是在发行方重重施压下剪辑后的版本。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7)

那么王小帅要求的剪辑2小时版本,完全是方便影片的上映与评奖,合情合理。

再谈到钱,作为一部电影的监制,首要责任是对投资方负责,赚钱是第一要务。

60万拍片,200万装进自己口袋,对于王小帅这个咖位的人来说似乎也合情合理,况且一部电影成本不仅包括拍摄成本、后期的宣传费用、参加电影节评选的费用,甚至打点人情的费用都不是小数目。

但王小帅的“圆滑”与“妥协”在艺术至上的胡波眼里有些“十恶不赦”。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8)

逝者为大,我们放过胡波的同时,也请放过王小帅吧!

只是胡波死了,以后的青年导演再拍摄文艺片时应该怎么办?

他们没有胡波的天才,作品无法染指金马奖;

他们没有胡波头铁,不敢用生命换取艺术的尊严;

他们就像普通公司的项目经理,谨小慎微地做着一个叫做“电影”的项目。

他们的身后是总监挥舞皮鞭,身前是手捧着的天平,一边装着艺术,一边装着票房。

这个项目做好了能赢取下一次投资,做差了基本告别了这一行。

所以身处导演这个高危职业,在多方压力下如何获得最大的呼吸权?

难道新一代的导演也要像贾樟柯、张艺谋他们老路,去国外电影节得奖,靠卖版权回本,曲线圆梦,九死一生?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29)

皮哥觉得本质上还是中国电影市场不健全,大众欣赏水平没跟上。

我们的商业片和艺术片还混在在一起,导致卖猪肉大葱的赚得盆满钵满,卖高档咖啡的赔得凄惨。

什么时候电影院有专门的影厅放映这种“四小时时长”、“致郁系”的文艺片,什么时候市场能培育出一大批有一定鉴赏力与审美需求且愿意掏腰包的观众,文艺片才有自给自足的一天。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一大批“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在上线,刘德华、徐峥、宁浩等一众商业片大咖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青年导演的创作困境,但还不远远不够。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30)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31)

6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这部今年惊艳华语影坛的电影)(32)

相信假以时日,青年文艺导演会迎来自由创作的一天,胡波之死也将作为一枚珍贵的标本被收藏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

文/皮皮电影特约作者:忍者爱吃鱼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