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泠

CCTV《心理访谈》栏目最近做了一期节目,题为“你家有师徒四人吗?父亲篇”,师徒四人指的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主持人和两位专业嘉宾依据心理学中的“大五人格理论”,分别对师徒四人的责任心、开放性、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定位,并据此探讨如果可以当父亲,四人将是怎样的父亲形象,又将导致怎样的亲子关系。

如果可以成家,颜值不高的猪八戒也许会成为一个几近完美的父亲。他对家庭的责任心强,既能在外挣钱,又恋家,还能整日乐呵呵地陪伴孩子。悟空也会和孩儿打成一片,幽默、快乐,吃好、玩好,但由于自身“欠熟”以及对孩子过于宽容,或许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老实本分、中规中矩的沙僧,由于会给孩子过多限制,容易压制孩子的天性。唐僧式的父亲,让孩子“高山仰止”,但他常常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与成长,伤及其心,让孩子敬而远之。天下父亲千千万,您又属于哪一种呢?

你认为唐僧是个怎样的人(唐僧式八戒式你是哪一种老爸)(1)

严宽有度的父教最难把持

“将来一定不像爸爸那样当爸爸”,这是少年时的大杨就有的念头。大杨的爸爸老杨是老三届高中生,当兵因为训练受伤,本来极有希望提干的他,复员回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恢复高考后,已经当爸爸的老杨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了县里重点高中的老师。大杨上初中时,老杨已是副校长。别人都羡慕他有个当校长的爸爸,只有他心里清楚自己有多苦。

从生活到学习,老杨对大杨进行军事化管理。小到几分钟吃完饭、先写哪一科作业,大到将来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老杨事无巨细地“关照”着儿子。大杨很争气,中学时期一直是学霸。然而,大杨生活得很压抑,只要爸爸在家,他就觉着空气是凝固的。憋急了,偶尔他也会反抗几句,但立刻会招来老杨劈头盖脸的训斥。“哪有时间让你放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哪里就累了?嫌累回爷爷家帮他下地干活去。”“起个早就算苦了?问问你妈我当年复习考大学是怎么拼的?”诸如此类。在大杨的记忆中,很少看到爸爸对他笑,即使考得再好,换来的也只是“没啥可骄傲的,别光看在咱县的排名,全市呢?全省呢?”长此以往,大杨便很少抬头看老杨那双永远散发着冷峻目光的眼睛。

你认为唐僧是个怎样的人(唐僧式八戒式你是哪一种老爸)(2)

斗转星移,往日的学霸少年,转眼成家立业,有了儿子小杨。因为曾经深受老杨专制统治之苦,从小就有“不像爸爸那样当爸爸”念头的大杨,把孩子的健康快乐放在第一位,对儿子基本采取放养方式。他对小杨要求的底线就是人品要好,不能做坏人,至于其他方面,皆顺其自然。于是,父子俩犹如兄弟俩,一起玩闹,一起打球,一起恶作剧,甚至小杨要追女孩子,都回家和爸爸一起商量“追恋方案”。

如今,大杨年过不惑,在高职上大三的儿子小杨,已开始考虑毕业实习和就业问题。国庆假期,一起爬山的父子俩,说起找工作的事,小杨突然说:“爸,如果当年你对我要求严一点,像小胜爸爸那样,没准儿我也能考上985,我智力不比他差吧?你看他现在牛烘烘的,看不上我们上高职的同学呢!”小杨的话让大杨心里一惊,儿子是在埋怨他吗?“儿子”,大杨斟酌着词句,“爸爸从小在爷爷的严格管教下很不快乐,生你之后我就发誓绝不让你重蹈我的覆辙。你健康、快乐就好。”“可是爷爷当年要是对你不严,你能考上西安交大吗?”

小杨的话让大杨陷入沉思。自己立志不做爸爸那样的爸爸,一心想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健康、快乐成长,可怎么换来的是儿子的质疑呢?

如果说老杨是唐僧式的父亲,那么大杨更像是悟空式的。大杨因为老杨的威权、严厉、霸道,失去了成长的快乐,却得到了立足社会、个人发展的良好教育背景和学历资本;小杨因为大杨放纵、散漫的家教方式,从幼儿快乐到成年,却在即将涉世之时就缺失拼杀未来的自信力。生为人父,何其难也!

中规中矩的父教有喜有忧

王利怎么也没想到二胎生的宝贝儿子王星会让他如此闹心。

王利出生在济南郊区一个半工半农的家庭,“本本分分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是他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处世原则。当年中考,他同时收到省实验中学和一所普通中专的录取通知书,父母认为先把农村户口考出去更重要,于是让他上了中专。四年后毕业,他去了济南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王利人品好,专业过硬,肯钻研,又吃苦耐劳,慢慢成长为业务骨干,在单位里口碑很好。提起当年的选择,他说:“去了实验又怎么样?上大学回来还不是要找工作。我现在工作挺好的,很知足。”

王利的妻子是他的初中同学,幼儿师范毕业后,在一家幼儿园当老师。两人的日子没有什么山高水低,和和睦睦、平平稳稳是常态。女儿王月出生后,生活中多了一些忙乱,但两人总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中规中矩的家庭教育,培养了王月优秀的品格,从小到大,她一直都是家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如今,从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毕业的她,已是济南一家三甲医院的护士,去年她还被评为医院的“最美白衣天使”。

因为女儿的乖巧,抚养培育孩子没费太多气力的夫妻俩,在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快决定再生一个。王月上初一时,他们有了儿子王星。然而,王星却非常“难淘”。这个“难”不只表现在能哭、能闹、调皮捣蛋上,关键是原来在姐姐身上好使的教育方法,在他身上全部失灵。

尤其让他们无法忍受的是儿子竟然喜欢养虫子。这一嗜好缘起王月带回家的一只蚕宝宝。3岁的王星对蚕宝宝的关注、关心和爱护程度让他们吃惊。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蚕宝宝完成了由蚕到蛹再到蝶的完美蜕变。可是,无法养在家中的蝶必须放飞,蝶飞走了,王星也跟着“意乱情迷”了。自此,他喜欢上虫子。最初是经常将长得像蚕的虫子抓回家养着,后来发展成连会飞的昆虫一起养。

你认为唐僧是个怎样的人(唐僧式八戒式你是哪一种老爸)(3)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年。王星该上学了,妻子对王利说:“该让儿子收收心了,整天玩虫子哪有心思学习?”正为此闹心的王利决定将装虫子的瓶瓶罐罐、小盒子、小筐子全部清理掉,而在备战高考的王月却说:“这样做会让弟弟受不了的,他对虫子感兴趣,好好培养,没准将来能成为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呢!”“科学家?做梦呢?”王利把虫子们装进垃圾袋,“本分人家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大学,将来找个稳当的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这就是我和你妈对你俩的希望。”

王利动用做父亲的威权,不管儿子如何哭闹,生生将其研究虫子的兴趣“掐死”。可是,没了虫子牵挂的王星却蔫了,整日无精打采,学习更是一塌糊涂。王利愁了,照这样下去,将来怕是连高中都考不上。

王利应该属于沙和尚式的父亲,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的样子。他们喜欢给孩子设定条条框框,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样子成长。这种家教模式,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比如王月;也有可能将孩子的创造力、探索精神扼杀于摇篮中,从而导致孩子学习、工作兴趣索然,最终一事无成。

做父亲也可以做到老学到老

近期播出的电视剧《大考》,因其引发的社会、学校、家庭、亲子关系等众多话题,而屡次登上热搜热榜。剧中各行各业的父亲里面,学霸周博文的爸爸和艺考生吴家俊的爸爸尤其让人难忘。

因为当年的一次工作变故,周爸爸成了“妻宝男”。在儿子博文的心目中,爸爸是一个只会玩电玩、打麻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不成器的父亲;但在妈妈眼中老公却是个宝,她尊重他、宠着他、惯着他,以至于儿子难以理解她的行为。然而,妻子的贤惠、温良在日常生活琐碎中如涓涓细流浸润、温暖、感化着“宝男”,儿子蓬勃昂扬、追高向光的精神风貌打动、感召着“宝男”,最终使其脱胎换骨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积极向上的父亲。

吴爸爸是一位好警察,也是一名八戒式的好父亲。他爱家、顾家,尊重儿子,与儿子保持亲密关系;同时,他又明是非,讲原则,工作中忠于职守。在紧张的婆媳关系、母子关系之间,他不急不躁,机智、有趣、乐呵呵地积极有效地斡旋、润滑、化解各种矛盾。

你认为唐僧是个怎样的人(唐僧式八戒式你是哪一种老爸)(4)

把《大考》从头看到尾的关涛,从周爸爸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从吴爸爸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关涛原本有正式工作,前年公司裁员,他回家待业。妻子甘菊在小区开着一家小超市,面对整日闷闷不乐的老公,她劝慰道:“别老在家闷着,不是喜欢钓鱼吗?约上钓友出去钓鱼。家里有我呢,咱有小超市,保证一家三口的温饱没问题。”这一放松,关涛便散了性子,钓鱼成了他的主业,家中大小事情皆由妻子一人操持。

一次闲聊,关涛问正上初三的儿子准备考哪所高中,儿子反问他:“和你有关系吗?你的世界里不是只有钓鱼吗?”关涛淡然一笑,说:“爸这辈子就这样了,把你培养好就行,你看儿子多棒,班长,三好学生。”“我好跟你有关系吗?你培养过我吗?”儿子语气强硬,“我的优点,都是从我妈身上学的。”关涛被儿子怼了个语塞。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一家人正吃晚饭,甘菊说约了师傅周六上午来家修热水器,自己陪着在卫生间转悠不方便,要求关涛周六上午先别出门。关涛听了开玩笑道:“怕啥?怕人家看上你?看上正好,再换一个。”没想到正吃饭的儿子“啪”地把筷子拍到桌上,吼道:“要换换你,我永远跟着我妈,你就是个窝囊废加白眼狼,你这样的爹我受够了。”说完,起身摔门而出。

关涛愕然,彻夜难眠。第二天超市开门,他出现在了门口正在卸货的妻子身旁……

《心理访谈》栏目的专家说做父亲的总则有两条:一是要做真实的自己,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平易近人,感受到温暖和爱;二是永远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位父亲,不要跟孩子一起流于放纵和散漫,不要忘了为父者还有制定规则和引导孩子成长的责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