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传世名画之一,生动记录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五米多长的画卷上一个时代的繁荣景象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可谁又能想到,仅仅二十多年之后,这座曾经名扬世界的都城就陷于熊熊战火之中。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汴京城的沦陷,北宋王朝的覆灭,由盛及衰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深层次的原因?自由作家郭建龙老师带来他的全新力作《汴梁之围》。作品以时间为脉络,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详实的历史资料复盘靖康之难前后的历史过程,深入探寻北宋王朝轰然崩溃的成因。
(一)军事上的孱弱无能
众所周知,国防力量的高低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关键。不轻易言战,战则必死战。可是几十年的无战事让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军备废弛,战斗力急剧下降。直接表现在和辽国的战斗中。面对已经被打残的辽国,竟然丢盔卸甲、一败再败,只能依仗投降过来的降将郭药师撑起门面,不由得让人可怜可悲可叹。随之而来的就是,面对金人铁骑的大举入侵,各地无不望风而逃,黄河天险竟然放任金兵用十几条小船用三天时间从容不迫地渡完。面对这样的大势,谁又能力挽狂澜呢。即便还有几位硕果仅存、赤胆忠心的良将,可军队整体战斗力的衰弱也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当守卫汴京的重任居然放在骗子郭京和他所谓的天兵天将身上,城市焉能不破,国家焉能不亡。
(二)外交上的一错再错
檀渊之盟的签订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这样的外交政策不能说错,可是将它作为一个大国的基本国策就让人无法苟同了。好不容易熬到了辽国开始走下坡路,却急于求成,选择联金灭辽,直接将又一个强大的对手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外交签订过程中的一再毁约又让对手看尽了自己的虚实。面对金国的步步紧逼,一味的忍让,甚至不惜牺牲张觉这样一心投靠的部下,又怎么不让臣民为之寒心呢。当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朝堂之上居然还在为是战是和而争论不定。一步错步步错,何况是在决定国家生死存亡时刻步步失分呢。难怪会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三)政治上的混乱不堪
都说奸臣误国,在当时“北宋六贼”就是最好的代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他们一个个把持朝纲、嫉贤妒能、贪赃枉法,弄得民不聊生,一步步把大宋王朝推向覆亡的深渊。可这并不是政治昏庸的真正原因,权位的最高掌控者才是一切悲剧的幕后黑手。宋徽宗也许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可绝对不是一名合格的皇帝。花石纲就是他奢靡无度的最好证明,在他的统治下,国力衰弱,百姓民怨沸腾。而他的儿子宋钦宗面对父亲留下的烂摊子,本有机会做出改变却没有抓住,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作为,乱作为,活生生地将自己和国家逼入绝境,最终沦为阶下囚,客死他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屈辱的帝国衰亡史,不时读到那一串串血淋淋的数字的时候,我们除了痛心疾首之余,又有着怎样的感悟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能被复制,悲剧更加不能被重演,屋里是你的家,屋外是你的国,无国乃无家。尤其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与启迪?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面对呢?相信这是我们选择阅读这部作品的原因,也是我们重温中华历史的意义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