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董广辉教授等人所写的题为“Multiple evidences don’t support the conjecture of China's Great Flood at 1920 BCE”的评论于10月25日以e-letter的方式在线发表在Science网站据介绍,由于史前大洪水治理可能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时期,该研究和争论意义重大,《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版已经批准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组织专辑深入讨论这一问题,通过争论以提高我国在自然灾害与文明演化相互关系的整体研究水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各个文明对洪水的记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各个文明对洪水的记载(质疑1920BCE黄河上游大洪水导致夏朝建立的评论)

各个文明对洪水的记载

10月27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董广辉教授等人所写的题为“Multiple evidences don’t support the conjecture of China's Great Flood at 1920 BCE”的评论于10月25日以e-letter的方式在线发表在Science网站。据介绍,由于史前大洪水治理可能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时期,该研究和争论意义重大,《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版已经批准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组织专辑深入讨论这一问题,通过争论以提高我国在自然灾害与文明演化相互关系的整体研究水平。

中国史前大洪水的传说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久远,并与夏朝的建立紧密关联,是追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一条有趣的线索,但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2016年8月5日,北京大学吴庆龙博士等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的研究论文,试图通过地质学和考古学的交叉研究,为探讨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依据。他们提:1920 BCE(“BCE”为“公元前”)黄河上游谷地发生大地震,导致齐家文化(2300-1500BCE)喇家遗址窑洞(房址F4)坍塌和古人类的突然死亡,并诱发其上游积石峡出现大滑坡堵塞黄河河道形成堰塞湖。随后一年内该古堰塞湖的溃决诱发黄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并认为其为支撑中国大禹治水的古史传说和夏朝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个假说充满想象力,随后被国内外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并在科学界引发了高度关注和较大争论。

该文发表后,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张帆宇副教授、刘峰文博士研究生、张东菊副教授和陈发虎院士,与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和日本滑坡所王功辉研究员合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学、年代学和考古学研究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多学科证据不支持吴庆龙博士等的观点。首先,此前董广辉教授等和陕西师范大学黄春长教授等都对积石峡堰塞湖沉积开展过系统测年,显示其在3600BCE之前已经消亡,远早于吴庆龙等认为的喇家遗址毁灭的年代(1920BCE前后)。其次,测年数据和考古证据都显示喇家遗址地震是发生在灾难现场人类死亡之后,不可能是导致F4房址人类死亡和积石峡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再次,地质证据和考古证据显示喇家遗址史前人类突然死亡是由泥石流灾害而不是地震导致的。

上述证据显示积石峡古堰塞湖的形成与溃决、喇家遗址以毁灭F4房址代表的史前灾害,齐家文化时期存在的古地震是不同年代发生的独立事件,不支持吴庆龙博士等提出地震诱发堰塞湖溃决形成的1920BCE左右特大黄河洪水事件,将其与大禹治水和夏朝建立进行联系的基础是不成立的。(兰州晚报记者 马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