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乌江空余恨(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1)

(个人认为那么多项羽扮演者中,只有冯绍峰把项羽霸王一面演的淋漓尽致)

关于项羽之死,历史上以及现在都有很多争议。目前最为大众接受的是,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描述的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ˊ”。小编不敢也无资格为历史翻案,只是在近期读史中产生了一些疑惑,想与各位大神探讨。

项羽,自号霸王,其人勇猛无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实乃现实版的“万人斩”,破章邯,灭秦国,分封天下。即使在楚汉争霸时期,也杀的刘邦一败再败,欲仙欲死。在彭城之战中,杀的刘邦急急如丧家之犬,甚至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车!

项羽本纪中说,项羽率领仅有的二十八骑突围而出是向从骑证明“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能跟随项羽突围的必然是其亲兵卫队性质的,他们对项羽的能力应该是最清楚的,项羽突围是为了向从骑证明自己,实在不通。此为疑惑之一。

项羽本纪又写到,突围之后“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各位注意了,项羽是“欲东渡乌江”的!既然如此,可是后来又写道“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有人说可能是项羽看到自己身边的江东弟子所剩无几,心灰意冷了。但是,项羽能够称霸天下,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怎么会如此举棋不定?!能够带领二十八骑突出重围的,岂会是心性不坚之人?此为疑惑之二!

而且同样是在《史记》中。明确有“身死东城”的描述,结合《史记》前面对项羽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兵法也不成描述的疑惑(这样三分钟热度的人能称霸天下?),我个人认为,历史对项羽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小编臆测,项羽欲度乌江是真,无颜见江东父老是假,不能渡是真!至于不能渡的原因,很有肯能是无船可渡!这恐怕才是项羽感叹“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真正原因!

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个人读史疑惑,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