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部邦德系列电影中,特工007的欧米茄腕表总能在紧要关头扭转局势,令影迷惊喜不已。这些腕表是否遥不可及?虚实之间,科学佐证,我们将从技术角度揭秘这些科幻工具在真实生活中实现的可能性。

多年来,被誉为现实版“詹姆斯·邦德”(JamesBond) 的人物不胜枚举,他们通常都是作者伊恩·弗莱明(IanFleming) 于二战期间在海军情报局(NavalIntelligence) 打过交道的间谍和激进之辈。同样,在弗莱明小说中虚构的科学怪才Q博士的原型也不止一人。他在英国政府通讯中心(GovernmentCommunications Centre) 负责掌管“Q”部门(意为“军需后勤”部门)。在小说中,该部门为特工007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经典装备。

丹尼尔·克雷格回顾了他从《007:皇家赌场》到《007:无暇赴死》中扮演的詹姆斯·邦德,不断变化的世界让邦德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欧米茄邦德手表开箱(欧米茄詹姆斯邦德的腕间装备)(1)

丹尼尔·克雷格所饰演的二十一世纪邦德,与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Brosnan) 在谢幕之作中的形象一脉相承,但也不尽相同。他本应闪耀亮相,却潜形匿迹。他不喜杀戮,然而在影片《007:皇家赌场》(CasinoRoyale)中首次亮相时,便在洗手间里勒死了一个人,这是一段残忍而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这一幕以黑白色调拍摄,以展现它在这位特工内心所遗留的阴影。这种复杂的内心正是丹尼尔·克雷格所饰演的邦德的独特个性。

欧米茄邦德手表开箱(欧米茄詹姆斯邦德的腕间装备)(2)

他说道:“小时候想做邦德,可那只是想想,像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英雄梦。”而今,他将亲自饰演邦德,塑造一个立足现实而非虚幻的邦德形象。

影片《007:择日而亡》(DieAnother Day)虽然票房火爆,但之后制片人却开始另辟新径,让剧情回归现实。这种改变立竿见影——纵观007系列影片近60年的历史,故事情节曾围绕太空展开(确切地说是1979年上映的《007:大破太空城(Moonrake)》),而如今的回归现实让该系列更具张力,也更引人入胜。这一次,制作人更进一步,从这位著名特工的职业生涯之始来讲述他的故事。

我个人最喜欢的Q博士原型人物是克里斯托弗·克莱顿·赫顿(ChristopherClayton Hutton) ,他来自鲜为人知的军情九处(MI9)。该部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用覆盖欧洲的众多撤逃路线,协助被击落的战机机组人员和逃脱的战俘重返英国。而赫顿的工作是为“Escapeand Evasion” (意为“脱险”)行动提供装备支援,这个行动代号其实和电影当中邦德在执行任务时的境况相似,Q博士化名为秘密特工“Clutty”,专门设计了隐藏在扑克牌中的地图、藏在纽扣或领扣中的指南针、伪装成自行车打气筒的强光手电筒、多功能“逃生脱险刀具”,以及微型收音机和内置摄像头的雪茄点烟器。

制作微型装备是赫顿的专长,可以想见他也会着迷于邦德的故事,因为在007电影里,许多支援脱险(E&E)行动的设备都必须安装到007所信赖的装备中,比如欧米茄腕表。

然而,影片中特工007所佩戴的海马系列腕表的诸多功能,是否仅是编剧们天马行空的科幻产物?像赫顿这般特立独行的发明天才是否能将其悉数实现?欧米茄腕表在新片《007:无暇赴死》(NoTime to Die)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正是大家鉴赏全能腕表的绝佳时刻。

欧米茄邦德手表开箱(欧米茄詹姆斯邦德的腕间装备)(3)

观众将见证这款关乎生死的腕表在电影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可对腕表功能进行“Clutty可实现性评级”(CR),评估这位出色的装备专家在现实中成功实现这些功能的可能性。

无线电信号引爆器

过去25年间,邦德频频借助他的欧米茄腕表进行引爆,帮助自己逃离险境。在1995年上映的影片《007:黄金眼》(GoldenEye)中,特工007利用欧米茄海马系列腕表的排氦阀门(HRV)设定了多个水下爆破弹的定时顺序,而腕表则作为引爆炸弹的开关——这意味着Q博士在海马系列腕表中安装了无线电信号引爆器。

然而在影片中,吸附雷(一种固定在目标上引爆的炸弹)最终没有爆炸。因为由肖恩·宾(SeanBean) 饰演的反派亚历克·特弗莱恩(AlecTrevelyan) 再次按下排氦阀门,终止了倒计时。

这种功能设置是真实可行的,即便是在欧米茄腕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实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曾制作出号称有史以来最微小的调频(FM)无线电发射器。在石墨烯纳米机电系统(NEMS)的基础上,这个显微设备以100兆赫兹的频率振荡,通过一根微型天线就可以发射启动信号。即使不使用纳米技术,目前制造的传统超高频(UHF)发射器长度也不超过一颗米粒。

无论Q博士选择哪种类型的无线电信号引爆器,都需要装入电池以传输电力,这也是切实可行的。加州大学正在研究金纳米线电池,这种电池使用比人类毛发还要纤细的充电丝作为能量源。而且Jenax公司已经设计出一种名为“J.Flex”的可折叠、可弯曲的纤薄锂离子电池。因此,上述发明有朝一日定能安装在由Q部门改装的海马系列腕表表背之内。

激光束

激光器与詹姆斯·邦德有着不解之缘,在1964年上映的影片《007:金手指》(Goldfinger)中,邦德险些丧命于一束工业二氧化碳强激光下。在1995年的影片《007:黄金眼》中,激光器已经缩小至足以藏入007的欧米茄海马腕表中了。邦德使用激光束利落地切穿反派00号特工亚历克·特弗莱恩的装甲列车钢板,并在火车大爆炸之前脱身。激光腕表在2002年上演的影片《007:择日而亡》(DieAnother Day)中再次亮相,通过按压欧米茄腕表表面,利刃般的光线便从表冠中射出。在古斯塔夫·格雷夫斯(GustavGraves) 的冰宫中,邦德使用激光腕表从冰面上切割出一个洞(不可否认,这可比烧穿金属地板更容易实现)。

是不是觉得很匪夷所思?实际上,德国道具师兼“激光狂热者”帕特里克·普里布(PatrickPriebe)已成功将1500毫瓦的激光器安装在腕表表壳之内,所发射的光束能够射破气球、烧焦墙体以及切割强力胶带。这令人不禁好奇,光束能否烧熔钢材呢?事实上,光束目前尚未有如此强大的功率来完成这项任务。通常我们需要将激光强度提升到至少300瓦,才有可能切割金属。不过,目前的功率能让它点燃火柴。不难想象,对佩戴欧米茄腕表的邦德而言,点火简直小菜一碟。

普里布研发的激光腕表可以通过非常简洁的LED数字显示屏查看时间,可型格出众的海马系列腕表却并非采用数字显示屏。尽管波音(Boeing)和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Martin) 等公司都在致力于将激光制导和武器系统微型化,并开发微小的纳米激光,但目前这样的特殊技能只会出现在电影中。

起爆药雷管

在2002年上映的《007:择日而亡》的前情提要中,特工007从公文包中拿出一托盘钻石,而托盘底部则安装了C-4炸药。他打开海马系列腕表的排氦阀门,取出一根雷管插入C-4炸药中。

这是什么原理?我询问了海军准尉金·休斯(KimHughes) 。这位曾在阿富汗服役并荣获乔治十字勋章的ATO(弹药技术军官,即非军方的拆弹专家)解释道:“军用级炸药,如塞姆汀塑胶炸药或C-4炸药是相对不敏感的化合物。它们需要外力‘催化’才能发生化学反应,由此快速释放能量或被引爆。”

因此,邦德插入C-4炸药中的雷管含有少量的起爆药(初级炸药),可通过电路释放的热量触发。在影片中,邦德通过转动欧米茄腕表的表圈来启动爆炸装置。表圈向排氦阀门的雷管发送讯号,产生电流通过小导线,导线瞬间白热化(类似白炽灯泡),由此触发雷管,积蓄的能量致使C-4炸药爆炸。这一切是否真实可行呢?休斯认为这一系列原理是符合逻辑的。

起爆药和次发炸药

在1997年的电影《007:明日帝国》(TomorrowNever Dies)中,我们看到特工007的腕表同时配备了起爆药雷管和次级炸药(SecondaryExplosive) 。电影片尾出现了一张海马系列腕表的X光图片,精巧的机械结构及其内部运转美态令人叹为观止。

在狂妄的媒体大亨埃利奥特·卡弗(ElliotCarver) 的隐形船上,邦德从他的腕表侧面取下一个小部件。这是一块硬币大小的炸药,外部配备雷管。

邦德将从腕表上取下的引爆雷管和手榴弹一同放入一个玻璃罐中,由此组装出一个简易爆炸装置(ImprovisedExplosive Device,缩写为IED)。手榴弹和玻璃罐必须足够贴合,以防手榴弹的保险手柄飞出。邦德将这个便携微型炸弹用胶布粘贴在玻璃罐上。之后,他使用欧米茄腕表的表圈,向该装置发送讯号。这个发明上的少量塑性炸药(PlasticExplosive) 足以令玻璃罐碎裂,松开手榴弹手柄,点燃恶徒们肆意堆放的装满了易燃液体的大桶。一切就是如此轻而易举。

抓钩

《007:黄金眼》片头邦德从大坝上纵身跃下时,用手枪发射了抓钩和绳索;而在1999年的影片《007:黑日危机》(TheWorld is Not Enough)中,充气滑雪衣让詹姆斯·邦德在雪崩中幸免于难,欧米茄海马腕表在黑暗中亮起的强光灯为邦德带来了令人欣喜的一线生机。之后,当邦德被困在核掩体检查坑底时,用到了这款腕表配备的微型抓钩。岩钉装置对于Q部门而言确实是一项挑战。但弹药技术军官金·休斯告知我,现在的确已经有一种可发射带有绳缆抓钩的武器——泰瑟枪。

泰瑟枪使用压缩气体在电流通过时拉伸绳缆,但要将气缸缩小到符合海马系列腕表的尺寸,还是一项难度极高的任务。然而,超压缩微型气缸确实存在,并在医学上应用于自注入装置和吸入器。它们是否会产生足够的压力来启动岩钉,将其插入钢筋水泥中,这一点还有待考证。

BolaWrap100使用空的380弹药筒作为推进剂,以每秒200米的速度抛射出绳索,速度之快令肉眼无法看清。而对邦德和他的欧米茄腕表而言,BolaWrap的不足之处是大小与手机相当,需要进一步缩减尺寸。

或是装入ANT(Actuating Nano-Transducer,驱动纳米换能器),当它被一束微型纳米激光击中后,其飞散的金粒子可释放出巨大能量。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Cambridge'sCavendish Laboratory) 的陶丁(TaoDing)博士说道:“这就像是一次爆炸。当水分子使其周围的聚合物膨胀时,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就有数百个金球飞散开来。”这样的爆炸能够推出抓钩,而相同的技术可运用于制造ANT“引擎”,从而为旋转表圈提供动力,使连接在钩上的绳索回卷。

那绳索能否支撑特工007的体重呢?欧米茄于2020年推出的全新007版腕表不会采用高强度钢制作绳索(体积过大,无法内置于腕表中),而是采用某种全新材质,例如Dyneema纤维(比钢坚固15倍),或是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的材料,如在拉伸强度方面模仿蜘蛛丝特性的细丝——美国军方正在测试一种名为“龙丝”(DragonSilk) 的纤维,由改良蚕丝制成,其强度足以织成防弹背心。

起爆药

在丹尼尔·克雷格(DanielCraig) 主演的第一部007系列影片中,Q部门提供的欧米茄腕表装备仅用于读时。但在2015年上映的影片《007:幽灵党》(Spectre)中,腕表又再次配备特殊功能。当受到反派布洛菲尔德(Blofeld)的威胁时,邦德将搭配NATO表带的最新海马腕表取下并旋转表冠,时标闪动红光,由此启动倒计时引发爆炸。恶棍布洛菲尔德被炸离座椅,面部严重损伤。

金·休斯指出,很难在腕表中填充足以引发剧烈爆破的炸药。然而,他也坦承,新型烈性PBX炸药(塑性粘结炸药)可以加工铸形,并加以雕刻,从而替代海马系列腕表的表背(他补充道,还需要一个引爆雷管和电池才能进行操作),他估计由此产生的威力足以炸掉一只手。当然,假设的前提是Q博士未接触到比市面上现有的PBX炸药更为猛烈的炸药种类。但是否有人愿意整天佩戴这样的腕表,有待探讨。

最新机密

欧米茄海马系列007版300米潜水表,采用坚固且轻盈的钛金属打造。这款至臻天文台表将会在007系列电影《007:无暇赴死》中闪耀登场。

欧米茄邦德手表开箱(欧米茄詹姆斯邦德的腕间装备)(4)

欧米茄邦德手表开箱(欧米茄詹姆斯邦德的腕间装备)(5)

Q部门已竭尽全力为其打造了诸多全新功能,将其纳入备受邦德信赖的腕表装备中。这款时计还蕴含着哪些出人意料的惊喜,就让时间为我们揭晓答案。

编辑:殷娅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