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其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对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今天,深刻领会五四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启蒙意义(1)

全民族的觉醒是近代中国实现国家独立的思想前提

只有全民族的觉醒,才能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才能战胜强大敌人、建设伟大国家。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处在封闭的自给自足小农生产方式状态,浑然不知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卷起的现代化历史洪流,已经对中华民族构成威胁,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大清王朝的失败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顽固根基及其形成的封建思想、旧礼教、旧道德、旧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觉醒严重桎梏,迫切需要一场冲破这些桎梏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

鸦片战争之后,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中国贫穷落后挨打的根源,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实施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始了从“器物”到“制度”、从改良到革命的探索历程。但是历史证明,真正觉悟的先进分子是当时中国人口当中的极少数,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沉睡于封建思想的迷雾之中,这些探索没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最终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五四运动爆发,先进青年的运动牵动了社会各界,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全国各地,他们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少数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五四运动就是“睡狮”觉醒后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发出的全民族的怒吼。

全民族的共同奋斗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坚实保障

鸦片战争前的1818年,被嘉庆皇帝严辞驳斥的英国贸易使团团长阿美士德在与拿破仑的谈话中将中国比喻为“泥足巨人”,他眼里的中国表面强大实则软弱。1896年10月17日,英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将中国人比喻为“东亚病夫”,英国人在华的鸦片贸易毒害着中国人的肉体和灵魂。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榨使中国社会贫穷软弱,任人宰割。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的分赃是“弱国无外交”定律的赤裸裸演绎,也让我们看到了要改变民族的命运只能靠自己。

马克思曾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受够了压迫和凌辱的中国人,通过五四运动的爆发,引发了全民族的搏击,中国青年在斗争中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全民族的共同奋斗来实现。

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和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奋斗是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坚实保障,是抵御各种风险和攻坚克难的强大战略定力。近代以来的历史如此,未来同样如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肩上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风险更具不确定性,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只有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的共同奋斗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作者系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柳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