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安康是陕西蚕桑主产地和丝绸商品供应地,与丝绸之路密不可分。安康蚕桑因历史悠久,产业基础稳固,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体系完备,成为陕西蚕桑产业的核心地域,安康丝绸成了陕西茧丝绸行业最响亮的名片。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1)

每年从这里出口蚕种5-8万张 近日,记者在安康市蚕种场了解到,始建于1956年的安康市蚕种场,至今已经走过了6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三级原种繁育能力1万张,一代杂交种生产能力达到35万张,注册的“金康”牌商标已成为陕西省和全国的知名品牌,并每年出口蚕种5-8万张。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2)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3)

“我们不仅担负着蚕种的生产、供应工作,而且还担负着蚕品种的培育和试验等工作,先后经历6次蚕品种更新换代工作,推广优良新蚕品种40余对,繁育一代杂交种1200万张以上。同时,还保留蚕品种资源60对,桑品种资源283个。”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保华对记者说:“我们蚕种场还先后获得省、市科技成果10余项,两次获得全国丝绸行业创新企业荣誉称号,单位多次被农业部、省、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目前,生产规模名列全国第五,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名列全国前两名,蚕种综合质量经农业部质检中心检验名列全国前三名。”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4)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安康市蚕种场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延长蚕桑产业链,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自2013年开始,安康市蚕种场在搞好蚕种生产经营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延伸产业链条,用自己独有的削口茧开发生产“金康牌”蚕丝被,以传统工艺无化学添加精制而成,以品质纯正、天然环保赢得市场,目前已成为安康市、陕西省知名品牌。同时,自主开发生产的蚕沙枕、桑叶茶畅销市场,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丝路之源、幸福安康”添彩。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5)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6)

打造全国优质蚕种繁育基地 张保华表示,他们将推进蚕种繁育基地建设,对场内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快建立一体化蚕种生产基地。创新原蚕基地建设管理模式,结合生产实际和区域特点,有机地把资源优势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实现生产技术与管理制度同步创新,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优质蚕种繁育基地。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7)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8)

同时,结合蚕桑产业文化建设和安康旅游资源优势,计划利用目前在国内仅存的50年代标准结构蚕室建筑,利用60多年来保存的栽桑、养蚕、制种等方面的设施设备、传统工具、技术流程、图片文字,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织绸工艺及历史人文资源,普及蚕桑知识,弘扬蚕桑丝绸文化,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打造集蚕桑丝绸文物展览收藏研究、科研成果展示、丝绸文化挖掘弘扬、产品展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展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9)

石泉蚕种第一批(安康蚕种从这里走向世界)(10)

“结合国家提倡建设现代旅游观光园的发展思路,我们正在建设融蚕桑生产、研学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丝路之源’文化旅游长廊,满足人们对日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张保华满怀信心地说:“今后,将形成比较完善的蚕茧蚕丝品制作、销售、体验、旅游、休闲、文化传承的循环蚕桑产业链,本着‘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的原则,找准历史和现实结合点,增强安康的文化自信和产业发展自信。” 文/图/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