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WHO看WHO健康

警告:内容太甜,单身狗人士请谨慎下滑……

你会和艾滋病人相处么(你会和HIV感染者谈恋爱吗)(1)

在医院里,经常可以看到来就诊的患者成双成对。他们有的是两个HIV感染者一起组建的温馨家庭。也有两个阴性的小伙伴一起来医院定期检测。

还有的,是一对“阴阳恋”的伴侣一起来医院取药、体检。

什么是“阴阳恋”呢?

“阴阳恋”是大家给一对特殊的伴侣所起的名字,指的是一名HIV阳性的感染者和一名HIV阴性的健康人组建的恋爱关系。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有bl小说的设定……

我们都知道,爱可以不分种族,不分性别,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HIV感染者也拥有爱别人与被别人爱的权利,而且这样的权利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伤害。

长期关注W君的小伙伴,都了解“U=U”的理论。所谓“U=U”是指“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中文即“检测不到=不传染”,这意味着一个HIV感染者在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将不会通过性行为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你会和艾滋病人相处么(你会和HIV感染者谈恋爱吗)(2)

“U=U”帮助了HIV感染者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完成自己的梦想,给“阴阳恋”的同志伴侣提供了最权威的理论基础,让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像大多数伴侣那样“普通”。

你会和艾滋病人相处么(你会和HIV感染者谈恋爱吗)(3)

但是,由Dr Steven Philpot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阴阳恋”的同志家庭还不能简单地认为和其他人一样“普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会和艾滋病人相处么(你会和HIV感染者谈恋爱吗)(4)

这项研究共邀请了21名成年男性,其中有6对同志伴侣,还有9名以个人身份参加。也就是说,团队直接或间接访谈到了15对同志伴侣。他们所组成的同志关系中,都是由一名HIV检测呈阳性、另一名呈阴性的男性组成。

受访对象

参与访谈的21名男性中,有一名西班牙裔,一名意大利裔,其他都是高加索人;年龄从31岁至61岁不等;有一人为双性性取向,其他人都是男男同性性取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有大学学历或研究生学历。

15对伴侣中,有10对已经“在一起”1至5年,2对在一起10至15年,还有3对情侣在一起已经超过16年了;

12对伴侣住在一起,3对伴侣分居或异地。此外,13对伴侣其中一方检测为HIV阳性在关系建立之前。另外2对伴侣是在关系建立后,其中一人才检测为HIV阳性。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在家里和在外面,“阴阳恋”伴侣的体验是不同。所有的受访者一致认为,尽管HIV有关的问题经常出现,但是它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居家生活给“阴阳恋”的伴侣提供了一个熟悉而受保护的空间,让他们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而在公共场合或者社交环境中,“阴阳恋”伴侣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家庭生活的安全感

有受访者认为,“病毒检测不到”意味着“阴阳恋”的伴侣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HIV:

受访者说:“所有证据表明的不仅仅是交叉感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会发生,而且还告诉我们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这件事情完全不需要我来担心。”

也有的受访者认为,HIV仅仅是他们“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需要考虑的健康问题一样:

受访者说:“我不想让HIV变成一个需要讨论的议题,不想让HIV变成一个必须考虑的事项。它自然而然地存在,只要处理就好了。就像我有高血压,那我就吃一片药而已,但这不会变成一个必须要考虑的事项。这只是我们日常需要做的事。我的意思是说他了解这些,我也了解这些。我们只是做我们该做的,然后就自然而然地继续我们的生活……所以,这只是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罢了。”

几乎所有的“阴阳恋”伴侣,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居家生活提供给他们一个私密、安全的空间,在家的时候,提醒阳性的一方服用抗病毒药物,已经成为两个人共同的责任:(PS:这也太甜了吧!)

受访者说:“时间久了,我发现我的他总是不拿吃药当回事,总会忘。所以几乎每天早上我都问他:宝贝,你吃药了吗?”(这恋爱的酸臭味)

换句话说,“阴阳恋”伴侣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让HIV一直是生活中不太重要的方面。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在家生活的这种“普通性”的话,血液也许是个别情侣会担心的问题。尽管血液交换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发生,但是少数提到这一问题的人表达了对血液的格外担心:

受访者说:“如果我在厨房不小心弄伤自己,我会有强迫症,必须要把食物丢掉,虽然我也知道暴露在空气中的病毒很难存活。”

这名受访者知道HIV病毒在人体外无法存活,但是他还是忍不住会担心传染的可能。尽管他体内的病毒已经检测不到,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精液没有传播HIV的风险,但是他仍然会担心血液的传染性。这种担心仅仅出现在很少的人身上,因为日常生活中意外的皮肤割伤很少发生,因此也就不需要格外地注意。

歧视与污名化

在公共场合中,“阴阳恋”的伴侣发现,他们共同处理HIV相关的问题会更难。当他们把自身的情况告诉朋友或家人时,他们没办法掌控这些人的反应。21名受访者中,有19名认为HIV仍然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存在高度的污名化

受访者说:“歧视还是大量存在的,我也经历过很多被歧视的状况。我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另一半、我的工作,以及我的家庭和家人,我也担心别人会区别对待我。”

“阴阳恋”的伴侣会选择在公共场合中对HIV的问题予以保密,或者仅告知那些非常亲近的家人及朋友,而且似乎只有阳性的一方能够决定是否告诉其他人。但是在受访者当中,有一对伴侣,阴性的一方虽然完全尊重对方告知的意愿,但他仍然希望人们不要对此讳莫如深

受访者说:“我一定程度上希望人们去探讨‘阴阳恋’的伴侣是什么样的,所以当这个研究项目启动的时候,我觉得这也许是我俩的一个机会去和其他人讨论我们生命中这个奇妙又私密的部分。”

在公共社会中,对HIV的歧视与缄默,常常将“阴阳恋”伴侣的生活,从家庭中的“正常”推向社会性的“非正常”。

受访者说:“当我们准备出去的时候,我经常会提醒他不要忘记带药,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在的时候,我就没有办法直接问他:你是不是已经装好药了?”

对于大多数”阴阳恋“伴侣来说,居家生活与在公共场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尽管大多数伴侣在他们的关系中已经完全接受了HIV的参与,但是他们始终感到HIV在他们的社交生活有一种“沉默的聒噪”。他们期望HIV在公共场合中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是他们意识到歧视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也是“阴阳恋”的伴侣所与众不同的地方。

局限性

作者指出,这项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是高加索人,他们都在31岁以上,且有较高的收入和学历,所在国家的HIV治疗与病毒载量监测可及性高。期待研究者能够在不同人群中开展类似的研究,以验证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否值得推广。

知识链接——“U=U”

能够让“阴阳恋”的伴侣像其他伴侣一样“普通”,最重要的基础就是“U=U”的理论。前文已经提到,所谓“U=U”是指“病毒检测不到=不传染”,由美国Prevention Access Campaign在2016年提出

你会和艾滋病人相处么(你会和HIV感染者谈恋爱吗)(5)

*以下内容摘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9月9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即全病程管理》)

“U=U”的适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检测不到病毒”等同于达到病毒学抑制,实指血浆病毒载量

低于200拷贝/ml

根据所使用的药物不同,患者可能需要治疗6个月以上才能获得完全病毒学抑制。

HIV感染者须遵循医嘱服药,一旦停药即不适用与“U=U”的理论

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病毒载量监测

理论上,“风险小到可忽略”等价于“不具传染性”“没有实际风险”

下面这句话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病毒载量达200-1000拷贝/ml的LLV(低病毒血症)患者比例较高,“U=U”概念不适用于此类患者

在北京佑安医院开展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MSM(男男性行为人群)患者以AZT 3TC EFV(n=17)或TDF 3TC EFV(n=2)治疗,6个月后,73.7%的患者在血浆中病毒载量<50拷贝/ml,而精液中仍可检测到HIV病毒载量。所有患者PBMC(单核细胞)和精子细胞仍能检测出2 LTR DNA(HIV持续复制标志物)。

你会和艾滋病人相处么(你会和HIV感染者谈恋爱吗)(6)

也就是说,在我国,血浆和精液病毒学抑制不一致患者比例高,有可能会造成HIV性传播风险。

在中国推广实践“U=U”的理论具有以下的挑战

1.病毒载量监测可及性及持续性

“U=U”要求高频且持续监测患者病毒载量,更严格的病毒学抑制标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HIV感染者,帮助推行“U=U”。

2.HIV感染者及患者服药依从性

应选用患者服药依从性更高的基于INSTI的复方单片制剂,需加强患者依从性教育,避免漏服、停药或擅自换药。

3.医疗宣传能力和社会接受度

“U=U”的概念较新,基层卫生机构提供感染者教育的能力有限。同时,获得持续病毒学抑制患者仍收到社会歧视。需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消除对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

小编:文章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真的有被这些参与研究的“阴阳恋”伴侣甜(ningmeng)到

,如果你也正处于一段“阴阳恋”的关系之中,或者期待这样一段关系的到来,那么就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你会和艾滋病人相处么(你会和HIV感染者谈恋爱吗)(7)

参考文献:Philpot SP et al. The ‘normality’ of living as a gay serodiscordant couple in Sydney, Australia.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online ahead of print, 7 August 2020. https://doi.org/10.1111/1467-9566.13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