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中共邯郸市委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聚焦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形成50件惠民实事任务清单,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常委会、市级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23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一把手亮相50件惠民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推动邯郸大地兴起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截至11月底,全市50件惠民实事已全部完成。
老旧小区改造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图为改造后的丛台区朝阳路11号院。记者刘学维摄
改造老旧小区改出新面貌,扮靓新生活
12月19日,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复兴区庞村街道邯钢路社区的几位老人带着孙辈来到小区的小广场。老人们在长廊里围坐,拉着家常;孩童奔跑玩耍,笑声朗朗。
“老了还能享受这样的福分,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居民王建伟谈起小区的变化,一脸满足,“短短一年时间,从‘脏乱差’到‘美如画’,别说外人认不出来,就连我们自己也觉得变化很大。最近全市评选最美小区,我们小区获得了‘最生态社区’第一名!”
住房是民生之要,改善居住环境事关百姓福祉。
今年,邯郸市更关注“安居”,提出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平安社区,让所居之地成为温暖港湾。
老旧小区怎么改?秉承“一小区一特色”的改造理念,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坚持“9 X”改造内容,充分利用小区现有空地和闲置空间,引入“居民设计”,为小区“量身定制”设计方案。其中,六二社区被列为全省绿色社区典型,百五小区、德源小区、酒务楼小区、清水苑包揽全省老旧小区改造优秀设计方案前四名。
“别只看表面的‘光鲜’,居民楼的‘内部’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居民纷纷称赞,各栋居民楼前都安装了监控、照明和消防设施,有的楼道内靠墙一侧装有辅助扶手,方便了老年人上下楼。如今,465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工,也实实在在“改”到了大家心坎上。
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困难怎么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对于有空间的小区,通过政府牵头、街道实施、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在公共空地或原有的自行车库(棚)增建、改建充电车库(棚)。对于空间紧张的小区,通过设置小型集中临时充电桩,满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需求。
“充电桩设计方便,拿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直接充电,同时也减少了电动车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丛台区滏山花园郡星物业经理张勇昌介绍,该小区安装了11组充电桩,可同时满足220辆电动车使用。在小区里1块钱可以充电4个小时,充满电后自动断电,未使用完的费用将按原支付路径自动退回,既经济实惠又安全放心。目前,全市有381个小区已建设电动车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和充电桩,完成率为381%。
“改”出新面貌,越来越多的市民期待“幸福来敲门”——
改变棚户区居民的“蜗居”窘境,市建设局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818套,建成14224套;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全市启动16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实际启动44个,完成率达275%;市公安局推进技防入户,已完成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建设的小区2840个,完成率100%……
提升城市颜值要“面子”更要“里子”
早晚带着小外孙到小区门口的小游园锻炼身体,或向西一转弯来到滏阳公园散步……这是家住邯山区水利北路原种场院居民张云玲每天的“必修课”。之前因环境脏乱差而不愿出门的她,现在每天脸上挂着笑。
“之前门口又脏又乱,现在路平整了,环境也好了,就像住在小公园里,这心里能不美吗?”
寻常巷陌,百姓门前,关乎民生。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实施主城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改善“巷子里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对标文明城市建设标准,清理公共空间私搭乱建,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全面开展整治,拔线杆、除黑线、拆围挡……可谓下足了“绣花功夫”。目前,主城区已完成542条背街小巷的全方位提升改造。
背街小巷改造让老旧路有了“新模样”,打通“断头路”则让老百姓开启了“新生活”。
扬帆路是条南北路,之前被一座5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堵成“断头路”,困扰百姓通行近十年。“车多,加上有个市场,早晚高峰这条路上车堵得满满的,横着竖着都有。”周围居民怨声载道。
还路于民迫在眉睫。讲政策、做工作,5天时间,邯山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将水利北路、扬帆路2000平方米的违建全部拆除,打通了“断头路”,解决了居民之困,扬帆路也从165米拓展为280米,水利北路与扬帆路从此畅通。
丛台区居民李印武细心地发现,自己经常散步的青年路,原本在空中纵横交错的各种“电线蜘蛛网”不见了,整条路变得整洁亮堂许多。
架空线以及路口繁杂的通信杆、电线杆在逐步被整治、移除,这让城市重现清爽“天际线”。截至12月15日,中华大街、滏河大街、青年路等71条主次干道和129条小街巷累计完成捆扎架空线缆20多万米,清剪架空线缆12余万米,各类架空线缆和线杆实现了规范有序、整齐美观。
城市“面子”更靓了,“里子”也更实、“底子”也更厚——
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使雨污“各行其道”。今年以来,全市雨污分流改造任务累计完成58.8公里,66处易积水区域完成整治,有效保障了雨水的排沥通畅、主城区安全度过汛期。
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助力城市供热“温暖工程”。全市推进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工程,着力提升城市供热管网承载能力,现已改造完成供热管网19.665公里,超年度目标。
城市旱厕清理让“小厕所”有了“大改观”。6月底,市内完成298座旱厕改造,全部接通自来水,实现了公厕“布局合理、数量达标、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
主干道沿街建筑物外立面清洁重现楼宇“洁净美”。中华大街和人民路道路两侧楼体进行“洗脸”,城市更加干净。
关注“一老一小”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一老一小”照护问题,关乎社会和谐稳定。
“平时我在外工作,最牵挂的就是独居在家的老母亲。”刘女士在复兴区工作,而住在丛台区的70多岁母亲无人照顾曾让她感到束手无策。“现在小区里建成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母亲住得舒心,我也放心。”
正是市民政局稳步推进的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解决了刘女士的苦恼。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向来是民之所望、政之所为的重点。今年以来,市民政局聚焦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35张,完成率158%;改造康复护理型床位2555张,完成率112%;新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106个,完成率151%。
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民生之基。
12月16日中午12时,在丛台区春光小学三一班的教室里,参加午餐供应的孩子们已经吃上了营养均衡的一站式配送套餐;下午4时30分,在复兴区百花小学的各专用教室中,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正津津有味地学着茶艺、演着戏剧,享受着“走班式”特色课堂的乐趣……能够享受到这样全托管式暖心又贴心的教育服务,得益于邯郸市开展的主城区小学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工作。
破解困扰家长已久的“午餐难题”和“三点半难题”,需要政府来“带娃”。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主城区85所小学开始推行午餐(学生自愿、费用自理)管理,7万余名小学生吃上安全高质量的营养午餐;全市小学全面开展免费校内课后服务,并明确提出“有需求的学生100%全覆盖、有条件的学校100%全覆盖”的“双百”目标,实现了“课后服务”这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比例达到99.81%,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
呵护祖国的花朵,“护校安园”措施更加扎实。
主城区及县城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治安秩序提升工程中,全市公安机关同教育、城管、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集中开展校园周边行业场所清查整治,防范化解各类影响校园安全的风险隐患;安装或升级改造智能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让校园安全防范更智能;启动校园周边高峰勤务机制,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市公安局还加强“警校家 ”护学岗建设,建立了“公安 学校 家长 社会”四位一体的护学体系,实现了“护学岗”全覆盖。
破解停车难题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走在邯山区兴华路上,一排排蓝色泊位上停放的机动车整齐划一。去年,这条繁华的街道,因周边医院、商超、餐馆等公共场所较多,停车“一位难求”。
在主城区,停车难、停车贵,一度让方便出行的事情变得非常麻烦。
作为全市50件惠民实事之一,“主城区共有泊位免费停车”工作一经公布,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不负人民所望。按照“利民便民、应划尽划”的思路,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多次到社区、医院、学校等处实地调研,围绕居民停车需求,重点在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停车需求量大的部位,在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停车需求,增设临时免费停车泊位。市城管执法局全面开展边角地、闲置地块泊位勘察规划工作,对具备条件的增设公有免费泊位,在营造停车管理良好秩序时,持续加强停车秩序管理,逐步形成配建车场为主,公共泊位为辅、路内为补充的停车格局,全面优化主城区停车秩序。
“以前接孩子苦于没有停车位,有时开着车围着学校转好几圈,现在增设了临时免费停车泊位,方便多了。”在丛台区实验小学门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对新划出的免费停车位感到满意。
长期以来,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前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但随着临时停车泊位的设置,加上交巡警路面执勤维护秩序,接送孩子的车辆即停即走,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高度赞扬。
目前,市主城区新增10562个、翻新4500个,共施划15062个道路内蓝色免费临时停车泊位,超额完成免费停车泊位施划工作。同时,全市智能泊车车位日间免费停车时间由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夜间免费。
公有泊位免费停车得到群众拍手称赞,无障碍停车位的增设也让残疾人享受到关爱。全市新增无障碍泊位50个,同时,主城区统一无障碍泊位标识、标线、指示牌等标志,推动700余个无障碍停车泊位升级改造完成。
优化窗口工作假日“不打烊”,服务更贴心
“派出所的服务现在真是人性化,周末也能给办业务,很方便……”
11月20日是星期六,正在家中休息的市公安局丛台分局苏曹派出所户籍民警张亚楠接到求助电话,市民耿女士说她要出趟门,可户口簿、身份证都找不到了,急需补办。张亚楠将孩子交给家人后立即赶到所里,很快为耿女士办好了业务,耿女士对公安机关的优质服务不住地夸赞。
这是市公安局开展的户籍业务窗口“节假日双休日不打烊”服务。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原有户政服务延时办、错峰办、上门办、自助办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在市区所有派出所及各县级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开展节假日双休日“不打烊”预约服务,户籍窗口在节假日和周末实行预约模式,在约定的时间为群众办理紧急户籍、身份证业务。
“实行预约办理,办事群众可随时打电话预约,在其方便的时候前来办理业务,非常方便。”张亚楠介绍。
窗口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截至目前,邯郸公安机关户政窗口在节假日和周末通过预约为群众办理紧急户籍、身份证业务10163人次;工作日期间为群众采取延时、错峰办理紧急户政业务6860人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上门办理户政业务1213人次;通过“绿色通道”为群众办理居民身份证业务1139人次。
用“小切口”解决“大民生”,车驾管业务窗口同样随时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办事群众在双休日可通过互联网办理26项车驾管业务,高铁站流动服务车随时为返乡群众和日常没有时间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快捷服务;全市各机动车检测站双休日办理机动车检测业务,核发检验合格标志;驾驶人可预约周末时间考试,满足群众需求。今年以来,邯郸公安机关车驾管业务窗口周末“不打烊”,共办理车驾管互联网业务24万余笔,核发检验合格标志22万余笔,办理驾驶人登记业务7.4万余笔,高铁站流动服务车为群众办理各种业务1544笔。
聚焦医疗保障坚定不移兜起百姓幸福
“要不是‘微笑列车’,我们真不知道到哪里去看病,更不可能享受到免费手术。”一位唇腭裂患者家属的话引起了许多患者及家人的共鸣。
这是市卫健委依托市中心医院等医疗资源,为唇腭裂小儿患者免费手术开展的“微笑列车”惠民实事。今年以来,市中心医院共完成手术200例,累积为患者减免150余万元。
围绕重点工作下功夫,驶向群众需求最深处。
在基本医疗服务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落实“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要求的践行者,护航着全市790余万农村百姓健康。今年邯郸市将“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惠民工程”纳入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有38家社区服务中心和194家乡镇卫生院通过了省级复评,达到基本标准;2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5502个村卫生室和8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同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行政区划全覆盖。全市219辆负压救护车,9辆移动核酸车全部配备到位。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全市50家二级以上医院共派出支援医师350人,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各县(市、区)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知识培训18179人,掌握核酸采样技术的基层医务人员15193人。
患者负担降了再降。邯郸市慢特病患者29万多人,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占比较高。市医保局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少药品从生产企业到医疗机构的中间环节,促使药价大幅降低,价格平均降低69.39%。其中,二甲双胍每片降至0.057元。目前,集中采购的13个中选药品已在邯郸市药采平台挂网,医疗机构均可正常采购,全市城乡居民“两病”患者可用上降价药品。
医保惠民生,枝叶总关情。城镇职工慢性病医疗保障待遇扩面提质,慢性病病种范围由原来的8类11种扩大为12类29种,符合门诊慢性病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
……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市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市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我为群众办实事”50件惠民实事全部圆满完成,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凝聚起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伟力。(记者杨溪)
来源:邯郸日报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