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陈畅

编辑 / 阳一

似乎也有意摆脱“苹果依赖”的果链巨头立讯精密,还是“沾”了苹果的光。

日前,业内有传闻流出,苹果可能会把部分iPhone 14订单从富士康转移给立讯精密。消息传出后,立讯精密股价在10月31日应声上涨,当日大涨了7%。此后几天内,公司股价持续上扬,截至11月7日收盘报32.39元/股,一周内累计涨幅近20%,总市值2299亿元。相较于10月28日,立讯精密市值上涨了408亿。根据持股比例计算,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的身家也随之增长了80亿元。

“新的iPhone 14供应商,抢进!”在股吧里,有投资者信心大增地高呼。《财经天下》周刊就此询问立讯精密方面,但对方只回复称“一切以官方公告为准”。

除此之外,在前不久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财报中,立讯精密业绩也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2.52亿元,同比增长79.30%;实现归母净利润64.00亿元,同比增长36.48%。相比之下,同属果链阵营的蓝思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5.76亿元,同比下降6.9%;净利润同比下降了77%。

“天下苦苹果久矣”。一直以来,立讯精密和蓝思科技、歌尔股份被业内称为“果链三巨头”,它们依靠苹果的订单撑起了自身业绩,但同时也不得不长期和苹果“绑定”。

为了摆脱对苹果的依赖,果链巨头们都纷纷布局新业务。在今年,立讯精密就曝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布局,与奇瑞达成深度合作,同时试图进军VR/AR甚至是电子烟领域。但是,它的业绩增长,仍然还离不开苹果。

深圳富士康iphone产量(iPhone14让)(1)

图/视觉中国

依赖苹果的果链龙头,也想“造车”?

立讯精密最新财报业绩亮眼的秘诀,仍然离不开苹果。

立讯精密的营收中,主要构成为消费性电子、电脑互联网产品及精密组件、汽车互联网产品及精密组件、通讯互联网产品及精密组件及其他业务。

在三季度财报中,立讯精密并未直接写明各项业务营收占比,外界只能从机构研报和公司的对外发声中得窥一二。中泰证券报告中称,立讯精密Q3的实际业绩接近了预告上限,主因是大客户新品发布带动了其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随着大客户新品持续上量,加上旗下公司立铠精密TopModule(电脑配件)份额提升叠加盈利改善,以及Watch量价齐升的逻辑不断兑现,公司展望Q4仍有大幅增长。”

中泰证券报告中所提到的“大客户”和Watch,显然指向了苹果公司和它的相关产品。今年9月8日,苹果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iPhone 14系列产品,该系列上市前三天在国内的销量也达到了98.7万部。第三季度,苹果iPhone的营业收入达到426.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67%。

但值得玩味的是,在今年,关于立讯精密最大的新闻,就是它与奇瑞合作,入局“造车”。手机代工厂要“变身”成汽车代工厂,这样的举动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我相信与凤凰齐飞的必是俊鸟。”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这句用来形容立讯精密与苹果“亲密”关系的话,曾广为流传,但现在,它和苹果之间的关系也略显微妙了。

立讯精密与苹果之间的关系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2016年以前,立讯精密主要为苹果生产Mac Book/iPad连接线、电源线,以及iPhone转接头。在2016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AirPods,立讯精密则在第二年就拿下了AirPods的整机代工,成为其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在2020年,立讯精密切入iPhone12 mini组装,随后又切入了Apple Watch与iPhone 13的组装。

随着逐渐深入果链,立讯精密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公司营收在2015年还是101亿元,2021年就增至1539.46亿元,其中来自苹果的收入达到了1140.56亿元,占比74.09%。

正当立讯精密为破千亿元营收大关庆祝时,和苹果过度绑定带来的问题,已经体现在了公司业绩中。

在2021年第三季度,立讯精密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只有0.21%。这主要是海内外疫情影响,上游芯片供应短缺、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此外,部分重要产品线因客供物料供应不足,均发生量产落地与出货时间递延的问题,立讯精密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存货、营业费用等当季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到了2021年第四季度,立讯精密实现净利润70.72亿元,同比下跌了2.12%,出现了近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此外,立讯精密作为手机代工类企业,其盈利能力并不突出。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长年在20%左右,在2021年前三季度更是下跌至16.11%。这一毛利率,是低于国内美的、格力等家电制造企业的。

立讯精密也开始开拓苹果订单之外的新业务。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就成为其看好的新赛道。

2022年2月11日,立讯精密发布的一则公告,震动了业界。公司与奇瑞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ODM整车研发及制造。同时,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拟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相关股权。

立讯精密认为,自己在消费电子领域具备产业积累及ODM能力,奇瑞在传统车领域经验丰富,两者结合,有利于实现公司在未来三个五年内实 现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 1(一级供应商)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说干就干。公告发布后的两个月后,立讯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8亿元,奇瑞控股也发生工商变更,在股东名单中新增了立讯有限,持股19.88%。据公司披露,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产品布局为汽车线束、连接系统、智能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驾舱等。

深圳富士康iphone产量(iPhone14让)(2)

图/视觉中国

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立讯精密显然是看中了其背后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70亿美元,连接器和智能座舱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可达到194.52亿美元和738 亿美元。2025年,国内智能驾舱新车渗透率或将超过75%。

与车企合作造车是目前果链企业的一种转型大势,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果链企业转型造车,在生产线方面是具备了一定优势的;并且在供应链方面,它们相比其他新入局的玩家而言会更有保障。

在10月底立讯精密接受197家机构调研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显示,“汽车”二字被提及了多达31次。

公司表示,立讯精密目前在奇瑞品牌以及奇瑞服务的其他品牌车型上,相关项目都如预期进展正常,有部分甚至超预期在推进中,并表示今年汽车业务整体成长预期在50%以上。

立讯精密表示,汽车客户较消费电子领域相对分散,因此未来在不断扩大自身资源的同时,会把资源集中在海内外领先不超过20家的核心客户上。

除汽车外,立讯精密也在原有的消费电子领域拓宽了业务线。“公司搭上元宇宙、AIoT智能生活以及高速传输等风口,稳步有序丰富产品线类别,包括声学产品TWS蓝牙耳机、智能终端类可穿戴手表手环、AR/VR/MR等。”立讯精密在财报中写道。

中泰证券认为,AR/VR作为消费电子未来最重要创新方向之一,公司从零组件、模组到系统级产品均有积淀,将核心受益于AR/VR产业带来的创新机遇。

除此之外,10月底,立讯精密子公司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电子烟、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生产、出口。这一变动,也被业内认为是立讯精密有意向电子烟上游进行布局。

但《财经天下》周刊翻阅立讯精密财报发现,2021年年报中,消费性电子业务营收占比为87.46%,汽车互联网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占比仅为2.69%;在2022年半年报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为85.34%和2.5%。

在接受调研时,被问及汽车对公司业务的拉动性时,立讯精密曾表示,“可参照我们近年来在消费电子产业的情况,且汽车产品的延续性更强,预计会有比消费电子更长的生命周期,按照公司目前在汽车产业投入和布局的状况来看,预计对公司贡献的拉动效果可以看到2035年。”

陈佳也认为,当下从财务角度去计算汽车业务对转型造成的果链企业贡献率,并非最佳时机。毕竟果链企业在苹果订单领域的财务回报率是长期稳定处于高位的,目前还没有其他产业链能与之相提并论。

至于VR/AR板块,目前也不足以支撑立讯精密的营收增长。今年5月,立讯精密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永远不会缺席这个市场,无论是零件、模组或是系统。但是,关于VR/AR部分今年在报表上的体现不多,到明年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富士康最强打工妹”的逆袭

立讯精密能够被传闻接到iPhone 14的订单,也和公司的起家历程相关。事实上,回顾王来春一手创办立讯精密的过程,与富士康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来春也曾被外界冠以“富士康最强打工妹”之称。

1967年出生的王来春,出生在广东汕头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家庭。1988年,21岁的王来春看到了一则富士康的招工启事,公司在深圳建厂,面向社会招收100多名员工。王来春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而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当时的富士康工厂环境非常艰苦,很多女员工吃不了苦离开,王来春却在里面埋头苦干了10年。期间,她的能力被公司认可,晋升为管理上千人的课长。

然而,在此时,32岁的王来春却毅然辞职创业。她拉来哥哥王来胜一起,拿着双方的积蓄收购了香港立讯。多年的从业经历,让她受到了富士康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影响,因此香港立讯也和富士康一样,从事研发、生产连接线和连接器的业务。

王来春“出走”后,正逢富士康工厂订单增多,郭台铭索性选择与昔日信任的老下属合作,向王来春的公司输入大量订单。这种帮助对王来春无疑是巨大的。2004年,王来春在深圳创办了立讯精密。

2010年,立讯精密上市,募集基金12.61亿元。此后,立讯精密通过收购昆山联滔电子等“果链”公司股权,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并逐渐成为苹果产业链中的重要龙头之一。2017年,苹果CEO库克来华访问,还特地来到了立讯精密的昆山工厂参观,对公司的管理和制造能力表示了肯定。这也令立讯精密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2020年10月,立讯精密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超过了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成为果链企业中市值最高的“第一股”,上演了一出“富士康打工妹”的逆袭故事。2022年,王来春以700亿元财富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

深圳富士康iphone产量(iPhone14让)(3)

库克参观立讯生产线,图/立讯精密官网

而在成为果链龙头之后,转身牵手车企,进军汽车领域,立讯精密也仍然和“老大哥”富士康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它不是造整车,而是想要成为Tier 1中的头部厂商。

果链企业谋转型,回报尚需时间

事实上,受近两年消费电子行业增长乏力的影响,大多果链公司都在未雨绸缪,做出了“转型”的打算。汽车和VR/AR领域成为被不少企业瞄准的共同目标。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此前用一年时间,推出了纯电动SUV Model E、电动巴士Model T、中型SUV Model C、纯电两厢车Model B和电动皮卡Model V五款电动汽车,其造车“野心”可见一斑。鸿海科技董事长刘扬伟更是放出豪言称“希望有一天可以帮特斯拉造车”。

深圳富士康iphone产量(iPhone14让)(4)

图/视觉中国

另一家果链巨头蓝思科技自2015年起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2021年底,蓝思科技的智能汽车组件与电子信息综合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其位于黄花园区的车载募投项目也预计在2022年底建设完成。如今,蓝思科技与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以及传统车企保时捷、宝马、奥迪等均有合作,产品涉及中控屏、B柱、仪表盘等。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汽车业务收入增长了50%。

欧菲光原本一直是苹果镜头业务的稳定供应商,但在2021年3月被踢出“果链”,损失惨重。在回复最新关注函中“公司生产经营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这一问题时,公司表示,目前正推动战略升级,大力发展智能汽车、VR/AR及IoT生态等新领域的创新业务。

在2022年半年报中,欧菲光称,公司已取得了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车载摄像头已实现量产,并不断拓展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产品线。不过,创新业务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作用还有限,上半年其智能汽车类产品营收占比仅为7.66%。

歌尔股份则从2012年起就看中了VR/AR业务。公司对外表示,VR/AR是元宇宙的重要入口,智能硬件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和立足点。2021年,歌尔股份智能硬件业务收入首次超过以AirPods为代表的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营收占比为41.94%。2022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6.90%。

今年4月,立讯精密的实控人之一、副董事长王来胜斥资2亿元增持了自家公司股票,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公司转型预期的信心。

然而,在陈佳看来,“短期内国内应该还很难出现果链企业能主动、完全地摆脱‘苹果依赖’。这连富士康都做不到。立讯精密要将业绩落地,需要进一步做好产投研和技术市场方面的足够积累,这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