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平时的印象,辛弃疾的诗词属于豪放派。但事实上从总体来看,《稼轩长短句》收纳的600多首诗词当中,大多数并不属于豪放派,充满现实生活的气息。《青玉案·元夕》就是其中一首,但是这一首又有自身的高明之处。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1)

词牌名青玉案,按照一些解析文章的注解,案念wan,三声。这是恢复古声的读法。最近看到多处这样的例子,部分古籍中的字词按古声来读,这样造成了众多的多音字。老严的高见是,既然读音都已经变化了,不必要再恢复古音,造成很多人无所适从。这和复兴传统文化无关。

元夕,指的是元宵节。宵和夕是同一个意思,都指的是晚上。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2)

东风夜放花千树。按照中国农历,一般是在春节前后立春,多数在春节之前。立春之后,东风吹起,春天就渐次来了。而且南宋是偏安江南,辛弃疾所处的地理环境,元宵这天吹东风是完全可能的。

元宵节这天,人们把彩灯绑在树上,就好像树上开了各色的花。作者直接把这些灯比喻为花,直接写这是东风吹出来的,这种手法叫隐喻。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3)

更吹落,星如雨。这一句的主角还是东风,但是读者的视点还是在灯。许许多多的灯飞上天去,然后冉冉降下来,就像东风吹下来的流星雨一样。

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就是骏马,但是在这里泛指马。雕车,指的是雕刻着花纹的车,具体是车身上有花纹的雕饰,还是车厢属于镂刻的,或者兼而有之,最好大家自己去想象。但是这些车是一定有车厢的,虽然东风吹起来了,但是大户人家的士女们都会假装怕冷,没有车厢的马车显得非常寒碜。

男人们一般都骑马,只有女人才坐车。女人身上都带着香料,她们的车走过去,留下一路的香味儿。香满路,说明不是一个两个马车,而是众多的马车。车来车往,人来人往,这就是当时的境界。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4)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萧大家都知道,用竹子做的,人们喜欢在竹子表面雕龙刻凤,所以有凤箫的称呼。当然这里是以点概面,指的是在元宵节演奏的所有乐器。随着乐器的声音响起,整个场景好像动起来了一样,这一个只有懂音乐的人才能理解吧。

用玉雕刻的壶,在古代是比较多的,大大小小都有。所以才有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把作家冰心装在了玉壶里面。但是这里到底比喻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指的是月亮,有人说指的是彩灯,老严认为,既然是光转,也就是说发着光,而且在转动,那应该是在空中的。相比于在空中飘渺的孔明灯,月亮用“转”来表达更为形象贴切。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5)

玉壶,老严拍摄于新疆地质博物馆

鱼龙,指的是形状像鱼像龙的灯,这些灯一般是提在手里的。当然你要把龙解释为舞龙也可以,老严之所以倾向于解释为灯,是因为这首集中于灯上面。花千树,是固定的灯,星如雨,是放飞的灯。鱼龙,是随着人行动和运动着的灯。在这灯火辉煌,千姿百态当中,夹杂着马车流。

这是一种极端祥和的情景,这是一幅非常奢侈的画面,这是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这是一个幸福安宁的社会。可能有人会问,这是辛弃疾想象出来的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金国虎视眈眈,怎么会有这么富裕?事实上还真是这样的,南宋经济发展程度非常高,公务员的待遇好,民间的富商土豪也很多。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比汉唐时候的生活要滋润。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6)

蛾儿雪柳黄金缕。说的是三种妇女装饰物,但是老严只知道黄金缕,就是用金丝织成的网套,用来装发髻的。网上说蛾儿和雪柳都是宋代的妇女在春节到元宵这段时间的头部装饰物,但是具体是什么形状的,像一条狗还是像一部手机,没有明确描述。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在古代的民间,就算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南宋,很多普通人家的女人为穿衣吃饭操劳,哪可能为了一个节日专门去带头饰?

辛弃疾用了三种头饰来借代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子。既然是富贵人家的女子,那就一定是坐着宝马雕车来的,车都是有帘子的,然而现在这个女人被辛弃疾看到了,就说明她已经下车来了。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7)

笑语盈盈暗香去。写的还是这个女人,她和同伴的语笑嫣然,一边说笑一边走路,辛弃疾肯定是站着看,这个女人走得越来越远,最终身上那淡淡的香味儿也闻不到了,随风飘散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在古代没有他和她之分,用一个字代表男人女人。后来在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之中,有人发现英语居然有she和he之分,因此不甘落后,创造了个她字。也不知道辛弃疾当时心里在想什么,总之这个女人和她的同伴走了,已经消失不见了,他突然想起来又去找。然而找来找去,满眼都是女人,却总是找不到。当然这里只说了在女人群中找了她千百回,“没有找到”这句话并没有说出来,但是大家都理解。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8)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非常形象,因为辛弃疾是看着她走远的,所以朝那个方向去找。在再也找不见的情况下,不经意时间回头一看,这个女人正在灯火稀疏的地方站着。这个女人显得很独特,虽然跟同伴们喜笑颜开,但那只是表面文章,她并不喜欢这热闹的景象,因此离开了繁华,站在灯火很少的地方。

上半阙写到的那种立体空间的灯火表演,在街市上几乎是毫无缝隙的。也就是说,这个女人真的要站在灯火阑珊处,那需要在距离人群很远的地方。老严揭秘,南宋时代虽然经济发达,然而社会并不安宁,占山为王的,拦路抢劫的,偷鸡摸狗的,拐卖人口的,杀人放火的,应有尽有。一部《宋史》的南宋部分,几乎每一年都要写到朝廷和这些人之间的斗争。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9)

个女人不管性格多么独特,把老严家的白狗的胆子借给她,她也不敢一个人站在灯火阑珊处。所以,这个女人是作者虚构的。然而这个虚构那么真切,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所谓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就讲的这种场景。

大家别说辛弃疾也有七情六欲,因此注意到了一个女人这样的话,其实这个女人就是辛弃疾自己。这不是说辛弃疾去了一趟泰国,而是他刻意虚构一个女人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再一次强调,南宋时代经济发达,而且当官的有意引导和布置,因此许多节日非常辉煌奢侈。作为从山东过来的辛弃疾,他的家乡已经被占领,他贯穿始终的爱国之心始终未能伸张,看着这种表面繁荣,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10)

所以在众人狂欢的时候,他虽然也参与狂欢,但是心在流泪。在《沁园春·杯汝前来》中,辛弃疾就写到自己在歌舞中喝酒的情节。也就是说,辛弃疾并不是一个不合群的人,然而在一大群包括他在内的狂欢众生相之中,辛弃疾心中那种永远抹不去的愁苦挂念,让他与众不同,让他倍感孤单。

这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真正的诗词,好的诗词作者的情感都不是直接表达的,都是蕴含在艺术之中。然而蕴含的方式多种多样,《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通过周郎的雄姿英发和自己的头发花白做对比的方式,《沁园春·雪》是通过抑古扬今的方式,《渔家傲·秋思》通过情感错落的方式,而辛弃疾的这首词,是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方式。他几句话塑造了一个人,让读者自行分析这个人的心理。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11)

这是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但是因为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出背景,所以显得比较隐晦,因而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作品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塑造了一个空中地面立体的节日景象,极度绮縻烂漫,极度繁华。

对辛弃疾了解比较多的人都知道,作为武将出身的他,并没有把诗词当作自己的主业,仅仅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而已。老严就经常调侃他是一个被岁月和理想活活熬成的诗人。他的诗词有时候会出律,遣词造句也比较随意,不像陆游苏轼姜夔等人那样刻意打磨,因此显得很粗放。比如老严经常不以为然的“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遍去嗏”,实在是太粗了。

青玉案元夕哪里可以听(青玉案元夕谁家女人如此惹人怜爱)(12)

而且他特别喜欢用典故,往往用几个字来牵出一大片故事,增加诗词的内容含量。然而这首词,以上几点都不占,是一首格式非常工整、语言非常锤炼的词,和当时名家相比毫不逊色。而且也没有用让人厌烦的典故,上部分写情,下部分写人,上部分烘托繁华,下部分落笔孤单,行云流水一样,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这是这首词的第三大特点。

因为第一和第三个特点,这首词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尤其是那个躲避狂欢的女人形象,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心中。这也成了中国古典作品的著名形象之一。而且,古典文学中用小说来塑造形象,让人一见难忘,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然而用诗词来塑造形象,让我们过目不忘,这是极其罕见的。

老严没有直接写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然而大家都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