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人脱离了社会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制约,就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为了一己私欲而无节制的去伤害他人,导致社会变得混乱。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句话:“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当一个地方狭小封闭,又没有律法铁条束缚,那么它很容易滋生罪恶,变成一个人间地狱。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1)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96年,英国警方收到了一条报警信息,一个牧师向警方指控自己的女儿在11岁的时候遭受了市长儿子的性侵,于是警方对这个案件进行了调查。

随着案情的进展,警方的发现越发惊人,女孩举报的犯罪内容像是一只手,揭露了当地罪恶行为的冰山一角。

这个女孩的所在地是一个岛屿,名字叫皮特凯恩岛,它曾经被翻译成皮特肯岛,是英国在太平洋地区剩下的最后一块海外领地,也是英国最小的一块殖民地。

皮特凯恩岛曾经因为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极为偏僻的地理位置而被大量游客青睐。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2)

英国警察在当地搜集线索,却很难从当地的人口中的到真实情况,因为地域狭小,人与人都彼此熟识,当地的人都互相包庇。警方只好将求证的方向转到曾居住在这座岛屿又移民了的人。

英国警方得知受害者有一个曾在皮特凯恩岛生活过的朋友,现居住在新西兰,于是他们前往新西兰寻找受害者的朋友。

在受害者朋友那里,英国警方得到了一个惊人的信息:

在皮特凯恩岛,根本没有少女能够保持处女身份到12岁,在这座岛屿上,强奸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女孩子们对于当地男人来说就是没有人权的性资源。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3)

其实,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皮特凯恩岛的罪恶,同它封闭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这座狭小而资源稀缺的岛屿上,当地的原住民彼此大多具有血缘或者姻亲关系,这就导致了人情社会大过律法铁条,法律束缚的松动让犯罪成本变成了一件风险极低的事情。

当一座岛屿上的大多数人都心照不宣地犯下强奸罪行,那么它就会在当地演变成一件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都不会有人觉得这是在犯罪。

根据英国警方的深入追踪和取证,皮特凯恩岛中有24位女性愿意站出来指控当地男人的罪行,而岛上有31个男人被她们指出曾经强奸未成年女童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31人是皮特凯恩岛上将近一半的男子人口数量。

如果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人们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岛屿不只是正在发生着罪恶,事实上自从有人踏足这里之后,它就从未停止过流血、斗争和侵犯,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罪恶之岛。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4)

逃亡的落脚点

18世纪中叶,英国还是十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人靠船只不断向外输送着自己国家的军队,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又一片物资丰厚的殖民地,然而殖民地的原住民却饱受压迫,粮食无以为继。

英国政府找到了一种树,这种树生长繁茂,产量极高,果实经过炙烤之后会有面包的口感。他们大喜过望,决定在殖民地广泛种植这种树作为奴役们廉价的口粮。

1788年,皇家战舰“邦蒂号”抵达了这种树所在的塔希提岛,收集好了规定的树苗数量,准备前往殖民地,却不幸遭遇台风天气,舰队只好在当地停泊等待台风过去,这一等就是6个月。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5)

在这六个月里,舰队中产生了一些悄无声息的变化,而舰长对此浑然不觉:船员们不满舰长——同时也是贵族老爷的威廉·布莱平时对他们非打即骂、颐指气使,他们决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叛变。

威廉·布莱尽管有十分丰富的航海经验,人品却不怎么好,他不但奴役自己的手下人,还将12个当地的土著女人掳到船上供自己享乐。

而想要叛变的这些人,因为害怕人手不够,也在当地哄骗了6个土著男人上船,以便叛变时做自己的帮手。

1789年4月28日,在舰队已经重新起航一段时日后,副舰长克里斯廷在船员们的支持下,绑架了船长威廉·布莱和其他18位中立者。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6)

他们将这十九人扔在一艘小船上,给他们留下了一周的口粮,随后返航回到了塔希提岛。

在岛上,这些哗变的人又分成了两波,其中16个人受够了在海上漂泊无定的日子,选择留在塔希提岛不再出海,而副舰长克里斯廷则带着8个选择跟随自己的船员和那6个土著男人、12个土著女人再次启程驶向了大海。

尽管威廉·布莱那群人在海上难以逃出生天,克里斯廷依然恐惧英国政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发现自己的罪行,千里迢迢来将自己吊上绞刑架。

克里斯廷的恐惧是正确的,威廉居然在恶劣的环境凭借高超的船技航行几千海里,最终安全返航英国。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7)

一上岸,威廉就将克里斯廷的哗变行为报告给了英国政府,皇家舰队迅速抵达他们采集树苗的塔希提岛,不费吹灰之力地将选择留在那里的16个人抓回了本土。

这16人中,有人死了,有人变成了奴隶。

荒岛求生

而克里斯廷一行人离开塔希提岛后,继续向东南方向行驶,漂泊了7个月,才找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岛屿——太平洋深处的皮特凯恩岛,9名英国人和18个土著开始了从无到有的荒岛基建。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因为物资稀缺,这些人常常打架。土著中的6个男人杀掉了以克里斯廷为首的5个英国人,而剩下的四个英国男人却策反了土著女人,反杀了全部土著男人。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8)

又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岛上只剩下了两个英国男人约翰和杨,除此之外,全是女人和孩子。

二人意识到再这样争斗不休,大家都得死在这座岛上,于是他们按着《圣经》对天发誓,从此以后不再伤害彼此。

一年后,杨死于哮喘病发,这座小岛上只剩下了唯一一个成年男性约翰。

1808年,英国一艘捕鲸船偶然发现了皮特凯恩岛,英国海军也因此得知了约翰的下落。

1814年,英国政府才派人来皮特凯恩岛着手处理当年叛逃的海员约翰的事宜,不过因为他年事已高,且罪行发生的年代过于久远,英国政府最终放他一马,并未追究他当年叛变和逃跑的罪行。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9)

约翰得以在皮特凯恩岛上安享晚年,寿终正寝。

1856年,英国政府曾经帮助这座资源奇缺的岛屿居民寻找到新的住址诺福克岛,但是依然有一些人不愿意远离故土。

此后,皮特凯恩岛大概维持着50人左右的常住人口,以当地稀疏的果实为生。

皮特凯恩岛的居民大多是当年舰队的后代,或者说是约翰的后代,他们生活在这个闭塞、荒凉、不通世事的岛屿上,作恶多端、藐视法律却未曾被发觉,直到1996年牧师的举报才揭开这座岛屿的罪恶。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10)

2004年,英国对这座岛屿半数以上的男人进行逮捕,宣布了他们的罪行。毕竟,尽管它地处偏远,却依然是英国的领土,被英国的法律笼罩着。

不过,逮捕行为却遭受了一些学者的反对,学者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岛屿的灭亡。一些受害人少女甚至也迫于压力选择撤诉。

但是错的就是错的,英国的法庭并没有赦免他们的罪行,并且斥资在当地盖了监狱,派遣了法官和律师。为了教化愚民,英国政府甚至派遣学者前往岛屿进行文化开蒙。

82年马岛战争纪实(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11)

尽管岛屿上的一些男人罪不可恕,碍于舆论和特殊历史背景,英国法院最终还是网开一面,对一部分人判了较轻的刑罚。

时至今日,这座岛屿依然存在并且有人居住着,希望罪恶的阴霾已离它远去,当地居民能够平静幸福地生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