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谱序中所透露的信息

昨天在为株洲图书馆整理谱牒时,见刘氏老谱中有此一篇谱序。此谱序是光绪丁未年(1907年)刘青选前辈撰写的。谱文中充满了刘选青前辈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谱文见证了当时苦难的祖国,正处在风雨飘摇之时,各国列强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这块肥肉,中国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可能。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一点,刘青选前辈便是这千千万万的有识之士中的一员。我们的先人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担心着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

现在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这些帝国主义强盗的后代们,仍在亡我之心不死。美帝国主义利用,肆意挑衅中国的主权,佩洛西这个老巫婆不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窜访台湾,向蔡英文当局发出错误信号。他们还把中国当成是一百多年前贫穷积弱的中国。这些仍沉浸在一百多年前做帝国美梦的帝国主义分子们,你们也真该醒醒了。鉴此,我决定将此谱文呈现给读者。希望大家学习先人的爱国精神,树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团结一心,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强大,这才是对这些帝国分子及佩洛西这样的跳梁小丑最好回击!

下面是谱文及译文

刘氏二修谱

(原文)

今天下一大变矣,驭轮船、设电线、修铁路、驾火车,科举顿废,学堂特兴。随世俗之转移,伤世风而不古。且外洋各国,自交通以后,百计图维。俄则狼顾于北,倭则虎视于东,英、法、德张牙于西,意、美则振辔于南。将来四方风动,祸结兵连,入我邦家。实逼处此,恐人民离乱,骨肉(月,古肉字之写法)难全。国家未卜,安堵何论乎?复我邦族,是则谱牒之修,鸟容而已乎!我族始迁祖彭公,发轫西吴,毓钟南楚。得牛眠之叶卜,封墓白沙。俾骏业之宏开,建祠黄谷。水之源由此发,木之本于以生。噫!数典难忘,遗模犹在。数百余年之统绪,自同治壬戌而始。编四十六戴之流传,越光绪丁未以续辑。幸阖族皆有志士也,一倡百和。挈领提纲,尊卑长幼之序,以明依然;堂开百忍,生娶卒葬之要,以录几同。鉴上千秋,饬纪敦伦,尽其事因,仍踵创立其谟。今虽时局变洋务兴,朝代之盛衰靡定,人生之造就有期。兹值谱牒告成,爰述旧章,引申新政。庶使若子若孙,开卷而知,难事而易说也。

光绪丁未 裔孙杏村

青选谨序

译文

现今天下变化太大了。开轮船、架电线、修铁路、驾火车,科举一下子废除了,学堂四处兴起。随着世俗的转移,伤风败俗人心不古。况且外洋各国,自从和我国交往以来,千方百计地有所企图。俄罗斯狼顾于北,日本倭寇虎视于东,英、法、德张牙于西,意、美兴兵于南。将来会四方风动,祸结兵连,进入我家邦。一旦逼至于此,只怕人民离乱,骨肉难全。如果国家前途未卜,哪里还能有什么安居乐业呀!要兴复我邦族,谱牒之修,岂能草率!我族始迁祖(刘)彭公,开始于西吴,后至湖南祥和繁衍。得到了牛眠宝地之佳墓,彭公葬于长沙。使我族之骏业宏伟,建祠于黄谷。从此我族木本水源,连绵不断。噫!祖宗之典故难忘,祖宗之规划还在。数百年之宗族源流(此应指修谱),从同治壬戌年(1862年)开始,编撰了这四十六年之流传,至光绪丁未年(1907年)再续修。幸好我族全是有志之士,一倡百和。谱牒挈领提纲,尊卑长幼之秩序,明明显显;族人们和平共处,生聚卒葬之记载,记录得丝毫不差。根椐祖宗留下的千秋规矩,饬明纲纪,敦叙人伦,凡事齐备,但仍然建创要有规划。现在的时局虽然洋务兴起,但朝代的盛衰很难料定,人生的一切都有定数。正值谱牒修好之际,于是引述旧典,应用新政。这样使后世子孙,一阅此谱便会清清楚楚,难事也会变得简单了。

光绪丁未 裔孙杏村

青选谨序

附:谱文虽是文言文,但并不难译。喜欢文言文的朋友可自己先把谱文断句,然后译一译。这样是提高文言文水平的最好方法。

另外里面有二个典故,在此解释一下。

一、堂开百忍:

唐高宗李治闻刘公艺家九代同居,究其原委。刘公在一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御赐其百忍堂。作者在此喻家族和睦。

二、牛眠叶卜:

晋代陶侃父卒,忽家中牛失。侃觅牛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后陶侃拜相。

古谱解读全部(老谱序中所透露的信息)(1)

古谱解读全部(老谱序中所透露的信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