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其狭长的身躯跨越了季风区、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多种气候与地形的杂糅,造就了它的多副面孔,在众多面孔中,令人惊喜的是,还存在着美丽的冰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兰州祁连山余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兰州祁连山余脉(百科甘肃②天境祁连)

兰州祁连山余脉

甘肃,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其狭长的身躯跨越了季风区、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多种气候与地形的杂糅,造就了它的多副面孔,在众多面孔中,令人惊喜的是,还存在着美丽的冰川。

受到全封闭保护的祁连山透明梦柯冰川和雪山(2017年1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连绵的冰峰如同翻动的银色浪花,层层叠叠,涌向湛蓝的天空。特殊的气候和地貌条件,让祁连山冰川成为甘肃特有的自然景观,哺育着河西走廊荒漠戈壁中的绿洲。

冰川何来?

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透明梦柯冰川(2012年12月18日摄)。

祁连山甘肃段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地势高峻,终年寒冷,年平均气温多在0℃以下,地表常被冰雪覆盖或埋藏着多年冻土。祁连山降水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并且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部高山区达800~1000毫米,西部山地凭借高海拔截获了西风急流所携带的水汽,降水也可达800毫米左右,这些为高山冰川的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透明梦柯冰川(2014年2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根据中国科学院原冰川冻土研究所的统计,祁连山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达2060平方公里左右。远望雪山,凝华积素,犹如堆琼垒玉,白光闪闪,仿佛银汉回环山间。

千百年来,祁连山冰川如同一座座高山固体水库,天暖季节融化,成为河西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环境演变与干旱区绿洲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甘肃境内著名的祁连山冰川有透明梦柯冰川和“七一”冰川。

透明梦柯冰川

透明梦柯冰川起始处(2014年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有着姑娘般名字的透明梦柯冰川,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祁连山西段,是老虎沟内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储冰量2.63立方千米,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透明梦柯”是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雪山,这是冰川学家王宗太于2001年重返老虎沟时取的名字。

受到全封闭保护的祁连山透明梦柯冰川(2017年1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受到全封闭保护的祁连山透明梦柯冰川(2017年1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透明梦柯冰川规模较大,冰面景象丰富,冰谷、冰蘑菇、冰斗、冰瀑布、冰裂缝等特有的冰川地貌在这里随处可见,变幻奇特。突兀的雪峰险峻嶙峋,纵横交错的冰谷曲折迂回,冰洞神幻奇妙,冰壁高耸陡峭,冰瀑布好似银河倒挂,各种景观惟妙惟肖。冰川两侧巍巍雪山,皑皑帷幔。

透明梦柯冰川一角(2013年10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摄

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变暖和游客攀爬等人为因素,透明梦柯冰川消融严重。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发现,与20世纪50年代末相比,最近60年,透明梦柯冰川末端退缩了400余米,储量减少了1.5亿立方米,尤其是近年来冰川末端退缩速率呈加速消融状态。为更好保护祁连山生态安全,减少对冰川的人为影响,从2017年5月起,透明梦柯冰川开始禁止游客攀登,彻底向旅游说了“再见”。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美景(2013年1月14日摄)。

“七一”冰川,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的祁连山腹地,距嘉峪关市约116公里,是整个亚洲地区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1958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前苏联冰川学专家登上了这座冰川,并以此日期署名,它的被发现,标志着中国冰川研究的起步,有着特殊地位。

海拔4400米的祁连山中段拍摄的“七一”冰川(2015年5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七一”冰川局部(2008年3月17日摄)。

“七一”冰川景观奇特,远处眺望宛如银河倒挂,白练垂悬,近看则是冰舌斜伸,冰帘垂吊,“青山不老,为雪白头”正是对这座形成于2亿年前冰川的生动写照。1986年8月10日,“七一”冰川正式开放,成为河西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

一位游客在祁连山“七一”冰川上流连忘返(2008年3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七一” 冰川适宜在夏秋季节旅游,冰舌处雪水融化,水流四注,瀑布飞泻,声荡山谷。山坡上有雪鸡栖息,雪莲与冰晶争芳斗妍。山下草坡牛羊成群,牧人帐篷炊烟袅袅,一派生机勃物的景象。为加强冰川保护、涵养西北生态,“七一”冰川于2016年10月15日起停止对外开放。

(整理:常瑞芳 实习生李鍌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文甘肃·地理卷山川锦绣》、兰州晚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