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10月29日在深圳福田区正式开幕,连续四天,每天为深圳人民送上六场精心准备的相声,中间还会有两场公益演出,一场在深圳街头,一场在深圳书城。从整体演出安排上看,这次非遗相声大会可谓诚意满满,演员阵容和相声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可事实上,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此前遭受了来自网络上的争议,有些人质疑该大会放在深圳举办没有意义,甚至还有人认为非遗相声大会本身就没有意义。此外,由于部分地区疫情政策非常严格,仅在前两天的演出中,原定的十二场相声居然有四场的演员来不了,被动缺席人数达到三分之一,这对相声大会的正常举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在深圳到底表现如何呢?得从几个角度来评价。

2023非遗相声大会都有谁(演员阵容不全的非遗相声大会)(1)

2023非遗相声大会都有谁(演员阵容不全的非遗相声大会)(2)

2023非遗相声大会都有谁(演员阵容不全的非遗相声大会)(3)

2023非遗相声大会都有谁(演员阵容不全的非遗相声大会)(4)

2023非遗相声大会都有谁(演员阵容不全的非遗相声大会)(5)

经典传承,不忘创新

方清平在演出时有个小包袱:“对不起各位,今天嗓子有点儿哑……这一天被他们拿小棍儿戳了三回”,上飞机验,下飞机验,到了酒店还验,一帮靠嗓子吃饭的人这回确实有点儿惨。

原定的演员来不了了,空下来的场次就由现有的演员补,有的演员本来演完可以回家,但也要临时留下来继续表演,不光要参加相声大会,还要参加公益演出。

比如,戴志诚和郑健这对老搭档又一次合作,拿出压箱底的经典《黄鹤楼》,这是他们年轻时就磨合好的段子,不论是表演还是配合都是炉火纯青的状态,演出现场气氛非常火爆,本来是“倒二”的他们差点抢了攒底的风头。

“他们的相声是念报纸,对口词”?“那些相声演员没有基本功,说学逗唱都不行”?说这些话的人里,有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些则是没听过没看过跟着人云亦云,如果是后者,如果他们真看到了非遗相声大会的现场表演,这种可笑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前两天上场的相声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多样性,有新作,有经典,有创新,有传统。

展示相声基本功的如窦晨光、常鹏旭的《对坐数来宝》,一如既往干净利落活儿瓷实。展示传统相声的如戴志诚、郑健的《黄鹤楼》,功夫深厚让人叹为观止。

以唱为核心元素的相声如李金斗、李建华的经典代表作《红灯记》,还有来自天津的刘俊杰许健《颂歌》。现场,刘俊杰分别用京剧、昆曲、评戏和二人转唱腔改编流行歌曲,有腔有调又歪又正,专业性和娱乐性强势结合,在现场赢得了满堂彩。

中外混搭,中英文混搭,颇具校园相声风格的董建春、李丁《志愿者》,不仅有八零后九零后的青春味道,还能让现场的小观众踊跃互动。

结合网络热词、讽刺网络乱象的付强、石富宽《综合之最》,把网络直播,网络诈骗和直播带货着实调侃了一把,赢得了现场网友们的共鸣。

反映时事,紧贴热点的方清平单口相声《清平乐》,冷漠的表情,絮絮叨叨的台词,傻乎乎的状态,把积极防疫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化为幽默,赢得了观众会心的笑容和感同身受的乐趣。

讽刺贪污腐败、封建迷信的逗笑逗乐《改大门》尺度也相当大,给局长设计的大门装修“苍鹰和下山虎”(苍蝇老虎一起打)、“两只吉祥如意乌龟”(双规)不仅辛辣还很巧妙。

赢得现场观众最多尖叫的则是第二天攒底的冯巩、贾旭明、曹随风、王彤、侯林林的《影视乐》,熟悉相声的朋友应该记得冯巩刘伟春晚上的那个经典作品《巧对影联》,《影视乐》这个作品对经典之作有创意和设计上的继承,同时在娱乐性上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从总体上看,仅仅是两天的演出,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火热,有经典,有传承,有创新。

现场反应打破质疑,深圳相声市场正热

“他们的相声光教育人不逗乐,没人爱看?”“深圳没人喜欢相声,跑到深圳搞演出就是因为深圳人不懂相声?”在活动之前,网络上不乏质疑声,可现场的反应给出了打破质疑最好的回应。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深圳拥有不错的相声市场,也有专业的相声团队,更有懂相声的大批观众。在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第一天的演出中,由于原定北京曲艺团的李菁、郭天翼没法赶来,组委会临时邀请了深圳本地的相声演员刘昭和刘迪替补上场。“这两位相声演员在全国相声界名气确实不怎么大,但两位的活儿是真好,他们的《节日游戏》非常受欢迎,基本功扎实不说,场面热闹而且效果火爆,属于典型实力远大于名气的组合。更关键的是,他们在深圳扎根十余年,不仅拥有小剧场也拥有自己的团队。”

如果深圳没有相声市场,这两位真正的“非著名相声演员”是怎么扎根十几年的?在专业人士看来,深圳本来就是一个由天南海北人组成的城市,演出现场演员和台下观众互动发现,观众里有广东人、上海人、湖北人、江西人、湖南人、东北人、河南人、贵州人、河北人、陕西人......有很多人从小就听相声,对相声非常喜爱,对这些演员也是相当熟悉。

对于相声演员来说,老是在北京、天津小剧场和茶馆里享受粉丝的追捧当然不错,这就叫舒适区。走出来走到一些非相声热点的城市,不仅是挑战,也是传播相声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要求不仅是要继承,还有传播、推广和提升。深圳是国际化大都市,在这里搞非遗相声大会,是传承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更是文化战略的需要。

其次,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的演出地点是紧挨着深圳书城的少年宫大剧场,能容纳七百人的剧场两天的演出全是满座。最值得注意的是观众的人群构成,年龄上看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十来岁的少年,还有六七岁的孩童,可以说是男女老幼全面覆盖。

两天十二场相声,有科普、技艺、讽刺、游戏和传统各种风格,全场观众始终笑声不断气氛热烈,让人感慨和感动。“能让天南海北、男女老幼各个人群都能听都喜欢的相声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相声。”

采写:南都记者张馨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