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偶然翻到了马广盛所著的《社会主义资本论》(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一书作者在序言中介绍本书的内容时,首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谁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概念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谁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概念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来到世上)

谁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概念的

近期,偶然翻到了马广盛所著的《社会主义资本论》(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一书。作者在序言中介绍本书的内容时,首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社会主义为什么来到世上?”

作者的回答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事先条件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相互分离的关系:在劳动生产就业过程,商品价值产出的过程,又是劳动和资本这两个当事人统一在一起,共同实现的事项;可是,到了生产结果出来时,到了产出的核心利益归属的时候,却把两个当事人在直接生产中统一在一起的关系又分离开来、让资本当事人带着利润好处去生活去自由去民主发展,让劳动当事人带着工资好处去生活去自由去民主去发展;资本和劳动又把共同产出的排放污染和破坏东西扔给全社会、全人类‘公有’等。

一一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的前史的残酷性不必赘述。

一一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来到世上的。……”。

很显然,作者这里所指的社会主义是指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我们就把它当作科学社会主义吧。

社会主义为什么会来到世上?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会产生无产阶级的运动?为什么会产生共产党这种体现劳动阶级利益要求的组织?为什么会暴发以推翻资产阶级和其它剥削阶级的革命?

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决定的。

“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满足的和稳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性的生存的现实。这个阶级,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在被唾弃的情况下对这种状况的愤慨,这个阶级之所以必然产生这种愤慨,是由于它的人类本性和它那种公开地、断然地、全面地否定这种本性的生活状况的相矛盾。

由此可见,在整个对立的范围内,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无产者是破坏的方面。从前者产生保持对立的行动,从后者则产生消灭对立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从这里可以看出,是人的本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决定了劳动者必须起来斗争,必须通过革命消灭私有制。“无产者只有消灭自己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共产党宣言》)。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

在现代社会,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资产增殖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绝大多数工人的收入是作为成本、作为人工费用出现的,而企业经营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和盈利最大化。因此,企业愈是发展,工人的收入就愈会降低。因此,私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带来两极分化的结果,这已经为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和实践所证明,也为我国几十年的实践发展所证明。

相反,如果我们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采用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按照“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模式进行生产成果的分配,我国的经济就会在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使绝大多数人走向富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采用按劳分配的方式,就是因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在消费需要和劳动投入方面存在着差别,按劳分配正是为了反映这种并在分配上体现由于这种差别而形成的不同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否定个人利益的所有制形式,而是体现个体利益的形式,它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区别在于:它是体现绝大多数人个体利益的形式,而不是体现少数人的个人利益的形式。因此,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是照顾绝大多数人的人性化的客观要求。

了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有一个“经济人”的假设。“经济学的假设不止一个,但是最基本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人’假设”(《教你认识经济学》第12页。丛书组委会编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6月出版)。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把人抽象为利己主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这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同样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资产者和无产者受着不同的利益待遇,有着不同的利害感受,从而会产生相互对立的意志与行为。这就是阶级矛盾的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正是这种基本矛盾的必然性,导致了无产阶级运动的必然性,导致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于是,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地产生了。

人都是自利的。“在经济学世界里,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们所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总结起来,所有人都自利的”(同上书第13页)。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是仅仅有利于资本家、股东等少数资产所有者;同一种生产方式,两样的产权型企业,对资产者而言是不断增加的财富积累,对无产者而言却是贫困的再生产!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的人性,正是基于对这种生产方式实质的认识,于是,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断斗争。这种斗争首先在俄国取得了胜利,然后又在东欧、中国等东方国家取得了胜利。

“‘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同上书第16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基于这一人性的自利性,认识了资本主义社会两个阶级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这一人性的自利性,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认识了剩余价值规律,认识了在这一规律作用下的资产阶级社会灭亡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