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6年9月15日,26岁的李白在扬州一个旅馆内写下了这首封神之作,诗名《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别小看这首小学生都会背的五言诗,它的存在完美地诠释了我国古诗的意境美,其遣词之功更是达到了“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境界。千年来,这首诗得到了各路名家的一致好评,不但我们喜欢,也陆续登上了不少国家的汉语教科书。而在文坛,关于这首诗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诗中的“床”到底是什么意思,明代版和宋代版为何会有所不同,这首诗还有太多的谜团等着大家去解开。
而在此诗问世1195后,现代作家郭沫若先生也写了一首类似的诗,诗名叫《静夜》。这是一首现代诗,写于1921年,当时29岁的郭沫若正在外国留学,看着皎洁的月色,想起遥远的故乡,他写下了这首诗。重要的事说三遍,本人从不认为这首现代诗能媲美诗仙的千年经典!只是这两首诗的诗意和情怀确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郭先生这首诗也确实写出了属于现代诗的美。一句话概括下来:当李白的《静夜思》遇到郭沫若的《静夜》,同一个月亮,不同的美。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在《星空》里,大家对郭先生的诗作水平多年来一直褒贬不一,但这首诗无论是意境还是字句,在现代诗中算是不错的作品。全诗写得静谧而又悠远,读来如一曲清新的小夜曲,缓缓流过心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章节,第一节写景,后一节写情,和诗仙之作结构是一样的。
第一节和诗仙的作品一样,虽无“静”字,却句句写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晚景图:月光淡淡,照在松林上,也笼罩着林外的小村庄;白云簇簇成团,依稀露出些星光来。月光、村庄、松林、白云、疏星,一起将我们带入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中。“淡淡”、“团团”几个叠字的连用,写出了诗人心中淡淡的忧愁,正如李白“疑是地上霜”一样,一切景语皆有情。
第二节的抒情,诗人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一点和李白直接写”思故乡“相比倒是不太一样。“天河”指的就是远在天边的故乡,海雾模糊让他看不清家的方向。“鲛人在岸”是化用典故,朦胧的月色下,岸边或有鲛人在对月落泪,这一幕看似写景,其实是以鲛人自喻。对月流泪的又岂止是鲛人,在海岸的另一边,月夜下的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通读郭沫若这首诗,无论是意境的烘托,还是遣词用字,都是很美的。诗仙曾在《把酒问月》一诗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虽然现代诗是完全不能与唐诗相媲美的,但相隔1000多年,两位作者在月下对故土的眷恋情怀却是一样的。同一个月亮,不同的美,大家喜欢这两首诗吗?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