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声音大的比声音小的先听到 声音用耳朵感知(1)

古代说不叫“说”,叫“曰”叫“云”,所谓“子曰诗云”。古代看不叫看,叫“睹”叫“视”叫“观”,“看”特指以手加额而远望。古代闻不叫“闻”,叫“嗅”。古代听不叫听,叫“闻”叫“聽”。现代语言文字中有许多现象不乏是语言文字演化过程中讹化的结果。

为什么声音大的比声音小的先听到 声音用耳朵感知(2)

声音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耳朵,所以古代用“闻”或“聽”表示这种感知。但後来不知为什么,把“聽”简化为了“听”。感觉声音不用耳了,改用口了,而把本来感觉声音的“闻”又客串去感觉气味了,没用鼻子去“嗅”什么事儿了!感觉器官的职能划分那叫一个乱啊!

为什么声音大的比声音小的先听到 声音用耳朵感知(3)

在古代,聽和听完全是两个字。《说文》:“聽,聆也。”《说文》:“听,笑貌。”我们先说说“听”字,听从口从斤,“斤”的本义就是斧头,“听”就是表示用斧头斫开的一个大口子,故《广韵》曰:“听,口大貌。”《集韵》曰:“大口谓之听。”《说文》所谓“笑貌”,“笑貌”应该是引申义,笑则现口大之貌。由于“听”的本义是指用斧头斫开了一个大口子,所以又会意为剖析、判断,打开口子以揭示真象,如听讼,听讼就是断案。断狱听讼主要是剖析、判断诉讼双方的辩词,辩词不仅是要用耳朵聽的,还要观颜察色,用心去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评判,故曰“聽”。

为什么声音大的比声音小的先听到 声音用耳朵感知(4)

“聽”字从耳挂玉,从目垂线,从心中矩。“王”在造字中指玉,玉是君子之器,温润祥和,挂在耳边象征耳有玉德,听中和之声。“直”就是从目垂线,我们知道铅垂线是定直的,从目垂线就表示直。在“聽”字中,心上面是一个角尺,古称矩,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心上面一把角尺就是要求用心要方正,不偏不斜。所以“聽”主要用耳,还要兼用目和心,就是不用口。

为什么声音大的比声音小的先听到 声音用耳朵感知(5)

聽字简化为听,不仅混淆了两个字各自的意义,而且掩盖了其中包含的多少古人的智慧和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啊!实在是一种遗憾!

为什么声音大的比声音小的先听到 声音用耳朵感知(6)

(文章为子夏故坛原创,插图来自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