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1)

从芜湖广济寺“进香”后,算是取得了前往九华山的资格,我们开始坐火车到铜陵,然后再乘汽车前往九华山。

九华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青阳县西南,坐落在九华盆地的九华街。迎面便是九华山石牌坊,上书:九华山,中间写道:莲花佛国,点出了位置、名称、属性。内外有联,我喜欢抄联,不由录下:“佛国庄严呈玻璃界,普门辉煌现慈悲主”、“五岳三山脉脉龙兴归此地,九华千佛洋洋凤翥见真藏”。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2)

不远就到了祇园寺,这里食宿便宜,我们就住在这里,过起了僧人生活。祇园寺,原名叫祇树庵、祇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规模为全山寺院之冠。寺前铺石雕莲花、金钱图案甬道。传说与印度信徒用金钱铺地买下波斯祇陀太子园林迎请释迦摩尼说法的典故有关,故而叫“祇园寺”。

祇园寺山门正对着九华街,外观与其它寺庙不同,黄色墙壁,覆盖黄色琉璃瓦,具有九华山的代表性,很标致,一般游人多愿意在此留影。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3)

而且也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建筑,既保持了我国古代寺庙的雄伟庄严,又结合地势灵活布局,一层高一层的殿宇,层叠回旋,显得非常壮观奇巧。大雄宝殿三尊大佛也为九华山寺庙中最大的佛像。

我们就在这里吃住参观,斋饭早已光盘行动,吃多少打多少,不准浪费,是寺院的规矩。院内也有晨钟暮鼓,因我们住在这里自然不时听到,一声声,一阵阵,不由联想写下一首诗:“因果轮回何处寻,大千世界展沉沦。晨钟暮鼓经天响,难唤世间迷路人。”目的是批评那些不择手段,贪得无厌的人,“回来吧,回来哟!迷路贪心的人。”

化成寺就在九华街芙蓉山下街中心,原名地藏寺,是九华山佛教起源最早的寺庙,成为开山祖寺,又为地藏菩萨道场。始建于晋代隆安5年,印度僧人曾在此筑室为庵。唐至德2年,当地山民闵公在峭壁岩洞中发现了苦修的金地藏,便向青阳县豪绅诸葛节建议为他建寺。诸葛节到了金地藏住的山洞,见他吃的、住的非常艰苦,也深受感动,就献出重金,与闵公合力筹建寺院。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4)

寺院建好后,起什么名字?诸葛节想起了《法华经》一个“点化成城”的故事:佛祖释迦摩尼一次和一个小徒弟下乡布道,走到中途,小徒弟饥渴难忍,不想走了,释迦摩尼说:“前面就是一座城池,可以前去化斋。”小徒弟顺着师傅指的方向走去,果然化到了斋饭。诸葛节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众人听,从此,这座寺院就叫化城寺,请金地藏居住。到了唐建中二年辟为地藏道场,皇帝赐匾额“化城寺”。此后,化城寺声名日盛,使九华山发展成为佛教圣地。

地藏菩萨是主管“阴间”的,担负着救世的重任,又称“幽明教主”。一是孝道,二是为众生担荷一切苦难,三是满足众生需求,四是驱除疾病,是佛教精神的突出体现。中国有众多的信徒,希望地藏菩萨有个定居之处,这样就与九华山佛教的开创者金乔觉联系起来。从此,金乔觉也就成了替身——地藏菩萨。所以,九华山就以地藏菩萨的道场著称。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5)

九华山的寺庙最出名的是肉身宝殿,原名地藏塔,俗称肉身塔,为金乔觉的塔院。金地藏志行高洁,他在九华山修行长达75年之久,唐开元十六年农历7月30日夜,在99岁时,召众诀别,跏趺坐化。徒众将他殡殓在缸中,肉体3年不腐,颜面如生,徒众信为菩萨化身,特为他建起了肉身宝殿。传说肉身塔建成了,夜间常常放出圆光,这里又被称为神光岭。到了明万历帝又赐名“护国肉身宝塔”。

这里有一联,上书地藏菩萨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从此,农历7月30日被视为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日子,当作了地藏菩萨的生日。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6)

这又来到东峰,峰北有一黑色岩石,称东岩。相传金地藏苦修时经常在此打坐,乃称“东岩晏坐”。因巨石方正,高耸峰顶,形如石舫,加之终年白云环绕,又有“东崖云舫”之称。明万历年间扩建为“东崖精舍”,内悬古“幽冥钟”,钟声浑厚绵长。殿南悬崖建有飞弘桥,连接大殿与悬崖,致使天堑变通途。

据说明万历年间,(北京)宛平僧海玉,号无暇禅师,从五台山至此,在东岩峰顶一山洞而居,苦心修持,长年采集野果为生。平时以石板为桌,划破舌头,蘸血抄写经卷,到了110多岁,终于抄写完九九八十一卷,枯竭而逝,人称“百岁公”。

遗体跏趺坐于缸中,3年后启缸,颜面如生。信徒们认为菩萨转世,将肉身装饰成金像供奉起来。明崇祯皇帝得知后敕封“应身菩萨”,并御题“护国万年寺,钦赐百岁宫。”并在摩空岭上,依山建起万年寺,又称百岁宫,以示纪念。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7)

关键是,近四百年过去了,无暇和尚的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完好,这不仅是九华山的一个奇特,也是佛门的一段佳话。就在“文革”“破四旧”之时,还有三个和尚奋不顾身,把这座肉身像挖坑、垫石、覆盖埋藏起来,直到1977年10月,才重见天日,肉身像依然完好无损。如今,无暇和尚肉身像依旧供奉在寺内玻璃龛中。

到了这里,这就不得不说,九华山的来历了。九华山原来叫九子山。《太平御览》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期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到了唐朝,大诗人李白三游九华山,都留下诗篇,故而改为九华山。

李白第一次来九子山是唐天宝年间。李白被谪离京,寓居金陵,好友高霁来信,邀他到池州来玩。李白顺江而下,来到后说,“君家真乃神仙府也”。高霁说,“秋浦之美,不及九子山一二。”李白问,“九子山,在什么地方?”高霁说,“夏侯回,就住在九子山下,我也邀他来了。”李白等不及,就与高霁去了夏侯回家,恰遇韦权兴也来看李白,四人相聚。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8)

李白说,“我看此山,九峰如莲花,不如叫九华山。”大家附和,“这名字改得好”。李白说,“既然诸公都同意,不如我们来个更名联句吧!我先说;‘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高霁接吟:“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韦权兴道:“积雪曜阴壑,飞流歕阳崖。”李白拍案叫绝,接吟道:“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高霁说:“就联到此吧!说尽了到不美。”韦权兴说:“再请李白写个序。”李白挥笔写道:“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诗名叫“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从此,九华山叫了起来。

李白第三次来九华山,是应青阳县令韦仲堪之邀,而且还在山上无相寺、神光岭、甘泉书院住过。传说,在甘泉书院讲学时,还为山民修了一口井,现在叫“太白井”,还有“李白书堂”。为了感谢韦仲堪的盛情,李白特意写诗送给他:“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九华山一日游最好的寺庙(九华山莲花佛国)(9)

也就是说,李白不仅是为九华山定名的人,而且也是用诗歌赞美九华山的第一个人。从此,唐代的刘禹锡、杜牧,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等等都曾来过九华山游览,写出许多赞美的诗篇。

不由我也写一首:“莲花佛界九华中,最是肉身佛有情。地藏开源成圣祖,李白诗咏壮芳名。”

九口 2023、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