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

孩子特别不能忍受挫折,我该怎么教育他?

孩子特别受不了批评,我该怎么教育他?

而对于家长本身也有困扰,比如在遇到压力大到快要爆发时,怎么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我们都想让自己以及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强大的人,那到底该如何做呢?在《心理韧性》这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心理韧性如何赶走)(1)

一、心理韧性是所有人都可以具备的能力

在《心理韧性》这本书中涉及到一个词,就是本书的书名“心理韧性”,心理韧性就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即在经历挫折和挑战后不仅能够恢复原状,甚至能够获得成长。

心理韧性并不是极少数天赋异禀者才具备的一种稀有的能力,而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对环境的适应和调控能力,只不过表现程度有听不同而已。

有一些非常坚韧的人,他们似乎在面对艰难与困境的时候也能保持斗志。实际上,心理韧性强的人会主动寻求新的、有挑战性的体验,因为他们明白,只有通过挣扎与努力,通过迫使自己不断挑战极限,才能扩展自身的能力,他们在面对有风险或危险的情境时不会畏缩。

有心理韧性的人懂得失败并不是终点,当他们没有取得成功时,他们不会气馁。相反,他们能从失败中找到价值和方向,并运用自己从错误和失败中学到的经验继续向上攀登。

心理韧性强的人掌握了一些应对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能够通过思考和行动,积极地激发自身能力并解决问题。

心理韧性强的人与我们一样,也会感到焦虑和沮丧,但他们懂得如何避免让负面情绪压倒自己,因此他们能够从容地处理危机。

对心理韧性的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可以引导或有助于很多积极的结果,包括:

更强的适应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抗压能力;

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好地调节消极情绪;

减轻抑郁、焦虑和创伤后遗症的症状;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因生病而导致的缺勤;

身体更健康、疾病后恢复更好、死亡率更低;

减少冒险行为,包括酗酒、吸烟和吸毒;

更多地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心理韧性如何赶走)(2)

二、如何提升忍耐力?

既然心理韧性强的话有那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一定会希望我们的孩子有坚韧的品质,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

要提升心理韧性,人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耐挫力。提升耐挫力意味着你为自己接种了心理疫苗,让你更有免疫力去应对生活中不可预测的打击。可以说,心理韧性与我们管理挫败感的能力及此前建立的心理免疫力息息相关。

好消息是,人们是可以通过对认知、情绪、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调节,来提升耐挫力和心理免疫力的。作为自我提升的训练,下面这些方法既适合成年人,也适合青少年。

1.降低对事事顺利的期望

人们之所以会感到沮丧,是因为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时,可以改变对现实的期望。

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艰难的处境,接纳不如意是生活的常态,就像古人所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抱怨为什么坏事总是发生,不如接纳,生活本身就是充满挑战的。

例如,如果你对路上经常堵车感到心烦,不妨想下,一个城市有几百万辆汽车, 所以交通拥堵是难免的。如果你总是为孩子“气人”而大动肝火,不妨想 一想, 孩子就像棵小树, 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长出一些歪了的枝丫,家长就像园丁样,要耐心地修剪这些枝丫。

当你可以平静地接纳和积极地应对不顺心的事件时,你就能够更坚强地忍受挫折。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心理韧性如何赶走)(3)

2.避免特权感

很多人不能容忍挫折的原因是,觉得生活唯独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偏偏是我生病?为什么坏事都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就是我的孩子不够聪明?

其实不妨反过来问:在芸芸众生中,你有什么特殊的?为什么你就应该事事如意,别人就是芸芸众生?为什么你的孩子就必须是前几名,别人的孩子排名靠后就是正常的?

正是这种“坏事应该对我绝缘”的“特权感”,导致人们对生活有“万事皆如意”的高期望,从而对不如意的事感到特别不能容忍。

3.认识到负面事件对提升心理韧性的积极意义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减轻或避免压力,对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几乎是没有作用的;相反,只有积极地面对和应对压力,才能提升心理韧性。

证据表明,心理韧性来源于接触失败的感觉、理解失去的痛苦及体会挣扎的经历。换言之,心理韧性是通过“不适感”培养起来的,因此,要提升心理韧性和心理免疫力,首先,我们需要接触和战胜各种挑战;其次,我们要意识到负面事件对提升韧性可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种意识本身就能帮助我们提升耐挫力。如果得好的话,我们对某些事物就不会再感到恐惧。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心理韧性如何赶走)(4)

4.逐渐暴露于可控的压力

要建立耐推力和心理免疫力,核心方法是:逐渐暴露在可以控制的压力中。这种方法与应对恐惧的“系统脱敏”方法相似。

比如一个人特别害怕蜘蛛,首先让他接触一个最轻微的相关刺激,让他看蜘蛛的图片,一开始看到蜘蛛的图片,他往往会觉得特别难受,但治疗师会反复让他看蜘蛛的图片,直到他对蜘蛛的图片没那么敏感,接着,给他看蜘蛛的视频,反复的看,直到不再敏感,然后治疗师让他远远地看活的蜘蛛,反复的看,就这样到最后,反复的训练,他居然能把活的蜘蛛放在手上玩。

以上就叫脱敏系统,就是有计划、有系统地逐渐展示令人恐惧和有压力的东西,但控制在不让他崩溃的强度之内,通过反复呈现来减少敏感度,这种方法也叫“暴露疗法”。

如果你不想“玻璃心”,想让自己变得坚韧、勇敢、能够对抗任何的挫折,不妨试试以上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