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后倒过来控水正确吗(溺水后千万不能控水)(1)

溺水后倒过来控水正确吗(溺水后千万不能控水)(2)

这些都是错误操作。

溺水后倒过来控水正确吗(溺水后千万不能控水)(3)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高危地点。

溺水后倒过来控水正确吗(溺水后千万不能控水)(4)

昨起,我国进入了三伏天的中伏,“夏有三伏,热在中伏”。

今天,是24节气中的大暑,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

天气炎热,很多孩子都会去江边、海边和游泳馆玩水、游泳。但近期,多地接连发生的溺水事故令人心痛。

7月7日,山西永济6名学生溺水,5人遇难1人失联;

7月10日,湖南湘潭5人溺水遇难;

7月12日,广东三水,一名男子带儿子河里玩水,几十秒二人就被河水吞没,在家人眼皮底下溺亡;

7月13日,河南驻马店市,6名十来岁孩子在一公园湖里溺水身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7%,每年世界各地溺水死亡数估计为23.6万例。

今年4月28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首个全球预防溺水决议,并将每年的7月25日定为世界预防溺水日。鼓励成员国制定国家预防溺水计划,颁布施行水上安全法,将水上安全、游泳和急救课程纳入教学大纲等。

溺水

它是造成中小学生

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青少年溺亡发生地,80%以上是在野外开放性水域。

预防夏日溺水危险的第一步,就是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没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伴,绝对不可以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野外开放性水域。和小伙伴们相约去泳池或者水上乐园,也必须有成年人一起陪同。

此外,儿童溺水高发地远不止河边、池塘、水库等。

中国疾控中心曾公布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高危地点,其中1岁至4岁儿童主要为脸盆、浴盆和室内水缸;5岁至9岁儿童则为水渠、池塘和水库;10岁以上儿童的溺水高危地点为池塘、江河和湖泊。溺水不在于水多、水深,只要孩子栽下去呛到了水,或水面盖过口鼻就可能导致溺水危险发生。

误区

游泳圈并非救生设备

学会看懂溺水者发出的信号

关于溺亡事件,有些人也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给孩子戴上游泳圈,就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近日在江苏徐州,泳池内一名学习游泳的3岁幼童戴着泳圈游泳,突然一个“倒栽葱”头部浸入水中,这时正在隔壁泳道的男孩立即施救,才使幼童脱离危险。据了解,被救男童豆豆今年3岁,刚刚开始学游泳。从事发时的泳池监控中可以看到,此时泳圈已经滑到了男童腰部,在扑腾中男童双脚离开了水面,双手在不断划水。

中科院心理所儿童伤害预防教育专家张咏梅表示,充气的游泳圈严格意义上来说被定义为水上玩具。作为浮力的辅助工具使用是有条件的,比如说在泳池的浅水区,但它绝对不是专业的救生设备。当水情发生变化或者泳圈材料老化,就会失去浮力,导致孩子发生溺水的风险。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游泳圈不是救生圈,没有任何设备可以替代成人的有效看护。

另一个关于溺水的误区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会有,那就是溺水者会呼救,会挥手大喊,会使劲扑腾,总之,就是会发出求救信号,吸引周围人的注意。而专家介绍,事实上更多时候,发生溺水的时候,溺水者是无法呼救的。

孩子在溺水时,有两个过程,首先是呛水,然后才是溺水。呛水过程中,孩子会挣扎,会在水里起伏,但是这个过程很短暂。孩子会拼命仰着头,把头伸出水面外,以求能呼吸到氧气。这个时候,孩子进入“无声溺水”阶段。他们不会呼救,不会挣扎。看着像是在玩水,其实正在濒临死亡。所以,如果看到有孩子这样在水里,请旁边的人一定要进行救助。

张咏梅强调,孩子溺水时,从呛第一口水到溺水失去意识,孩子从水面上往下沉,往往就是下巴到嘴的距离。有句话很形象,溺亡不取决于水深水浅,而取决于是否呛了第一口水。如果在泳池中看到有孩子口鼻淹没在水下,眼神呆滞,胡乱划水,那么就要警惕,第一时间实施救助。

澄清

溺水后千万不能控水

众多医生、专家吐槽电视“科普”

溺水事件发生后,溺水者如果能得到正确及时的抢救,生存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因此让公众掌握正确的溺水抢救方式非常重要。

日前,电视新闻中有一段关于“溺水者上岸后,如何对其进一步施救”的科普内容,被急救专业人士吐槽了。

节目中,湖南岳阳消防救援支队队员称:对于尚有心跳呼吸,但明显呼吸阻塞的溺水者,应该先进行控水处理。

以急救科普为主要创作方向的微信公号“急救科普人”,对于新闻节目关于溺水抢救的这条内容进行了纠错:只要是溺水,就不能控水,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控水。

理由是:给心跳骤停的患者控水,会延误心肺复苏时间,导致患者被救活的概率下降。

给没有心跳骤停的患者控水,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这对昏迷患者将是灾难性的。

对于新闻节目控水的错误科普,大V“急诊夜鹰”也在其微博督促电视台发一条正确的溺水抢救博文,减少之前造成的恶劣影响。并表示:每日一催。

但对溺水者控水,有人科普,就会有人照做。7月3日,江西赣州发生了一起9岁孩子在水上乐园溺亡的事件,现场视频显示,一群人簇拥着扛着溺水孩子跑动控水。对此“急诊夜鹰”在微博中指出,控水是陈旧、无效的急救方法,其实是耽搁了急救时间,丧失了宝贵救命机会。

记者查询发现,对溺水者进行控水的错误科普,有些专业医学机构也在这么做。福建医科大学官网上迄今还保留着2013年6月3日发布的《溺水急救处理方法》一文,对于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急救方法步骤中,第二步就是:空(控)水。

一定要记住:水不会成为阻塞呼吸道的物体,没必要控水!各种国际指南和中国溺水急救专家共识都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控水!控水操作可能使溺水者胃内容物流出堵塞呼吸道,也会延误心跳停止患者开始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机。

科普

正确的ABCD四步急救法

如果患者还有呼吸,拨打120后将其翻身侧卧即可。

如果没有了反应和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从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开始,即:A-B-C-D。

溺水抢救的错误科普后果可能会有多严重?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溺水报告》,“报告”称:年龄是溺水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全球溺水发生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其次是5-9岁的儿童。在中国,溺水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综合医学界、丁香医生、科普中国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