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原是佛家名词,高僧鸠摩罗什翻译佛经《般若经》,样本27卷称为“大品般若,10卷略卷称为“小品般若”。

东晋南北朝玄谈与佛经融合,士大夫多读小品经,“小品”概念随之流行,其含义便是精要短小。

作为一种文体,“小品文”其实并非古来传统分类名称,而是起于现代的一种观念,其含义即为短文,此外并无任何特殊要求。

因而从内容分,可有政论小品、抒情小品、山水小品、风俗小品,科学小品等等。

从形式看可有散文小品、骈文小品、韵文小品等等。

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却极为宽广,大小事情均可涉猎,艺术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

优秀的小品文除了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外,一般寓意深刻,语言隽永,别具情致,读来发人兴味,耐人思索,别具美感。

所以,鲁迅先生认为小品文既有“仗着挣扎和战斗”,起到匕首和投枪的作用,也有能“给人愉快和休息”,增长知识和带来美的享受。

还有一类吟唱风物,精雕细琢,表现闲情逸趣的“小摆设”。他认为有活力、生存着的小品文终究还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作品。

现代人都比较忙,都喜欢读短文,如果是长文,必须是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故事扣人心弦,或者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

有许多长文配有音频,所谓读文章,一边看文章,一边听音频。也有的是一边做家务,或者一边散步,一边听音频,如果长文没有配音频,坚持读完的人很少。

相比较于几千字的长文,只有几百字的小品文比较受欢迎,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偶尔熬夜费脑,好不容易鼓捣出一篇长文,阅读量还赶不上我为了完成日更随便写的滥竽充数的几百字短文。

幽默小品文(关于小品文)(1)

注:

本文的前一部分内容是读书笔记,来自《晚唐小品文选译》一书,最后几段是作者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