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为什么能三迁(究竟是个咋回事哦)(1)

孟母三迁,是一个汉语成语,说的是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以教育孩子,多次迁居,最终把孟轲培养成“亚圣”的故事。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在古代许多典籍中记载了此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典籍中是如何说这件事的。

典故出处

西汉宗室大臣、文学家刘向《列女传》记载: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孟家居住在马鞍山下的山村,山麓坟莹处处,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孟子也就跟小伙伴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样子,扮演丧葬的过程。

孟母看到这个情况,就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小孩子居住。"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十里外的庙户营村。

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每逢一、三、五、七单日,远远近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喧嚣热闹。

这场面对小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耳濡目染,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

孟母为此忐忑不安,孟母既不愿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不屑于儿子沾染唯利是图的市侩气,她一定要重新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

住了半年后,孟母又再次迁居,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虽然房子狭小不堪,但是孟母带着儿子还是安安心心地定居下来。

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常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

这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感慨地说:“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

于是,孟母最终决定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

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刘向的《列女传》首次出现“孟母”这个词,以后也成了孟子之母这个专用名词。

孟母为什么能三迁(究竟是个咋回事哦)(2)

孟母教子有方

《孟母三迁》的故事,有许多个版本,但所述的情况都大同小异,如汉代赵歧《孟子题词》,有"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在这里,豹眼就不多啰嗦了。

毫无疑问,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以赞颂孟母。

但孟母的伟大之处,却不仅仅在于三迁居住之地、只重视教育环境这么简单。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孟母能够把孟子培养成“亚圣”,除了给孟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子有方。

孟母,相传姓仉(zhǎng)氏,战国时晋国人。据《孟子世家族谱·世谱》记载:“亚圣祖系出自鲁桓公允,允生庄公同,同有弟三:长庆父为孟孙氏,庆父四传庄子速,速七传激,字公宜,激娶仉氏,魏公子(仉)启女,于周烈王四年四月二日己酉生轲,字子车,又字子舆。”“魏公子”即魏国公子仉启,关于仉启,史籍无考。

孟母,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仉启之后,可谓名门闺秀,并不是普通小户百姓之女。

孟子的父亲名叫孟激,字公宜,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为了有更大的发展,光耀门楣,抛别娇妻稚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

三年后,带给孟轲母子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就独自承担起教养孟子的责任。

孟母为什么能三迁(究竟是个咋回事哦)(3)

断杼教子

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

孟母三迁后,孟子开始了学业。

有一天,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当儿子回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拦腰剪成两段。

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远离祸患,今后永远就只能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深刻印象,从此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终成大器。

杀豚不欺子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就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到:“煮肉给你吃!”

孟子十分高兴,就等着吃肉。

孟母忙过了这一阵,自觉失言,但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

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劝导孟子

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即使在成亲之后,就连夫妇相处之道,孟母也为他时常操心。

《列女传》记载:孟子妻独自在家时,箕踞而坐(即蹲在地上,这在古时是一种不符合礼仪的坐姿),孟子见后勃然不悦,甚至对孟母说:“要休了妻子。”

孟母了解情况以后,对孟子说:“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心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所以恐见人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袒而在内,踞而视之,是汝非礼也,非妇无礼也。”

意思是说,你进门既不打招呼,也不出声,不是你妻子不懂礼节,而是你不懂礼节。

孟子深感自己孟浪,于是心中芥蒂尽除,与妻子和乐,相处如初。

孟母为什么能三迁(究竟是个咋回事哦)(4)

豹眼评语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多么聪颖,都不过是一块璞玉,只有精雕细琢,才能成就大器。

作为一位女性,孟母的伟大之处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又岂止“三从四德之道”。

她最重要的是能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按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儿子的前程。

据说周文王的母亲妊娠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周成王的母亲怀孕期间,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独居不倨,虽怒不骂。

这就是“胎教”之说的最早由来,孟母深深体会到“胎教”的重要,《韩诗外传》就载有她的一段话,说:

“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仅仅从这一件事就足以看出孟母的非凡之处,有这样伟大的母亲,孟子不成大儒都难。

明万历年间,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

"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豹眼认为,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但不是选择了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后,就万事大吉了。除了在孩子一行一动中注意观察、督导外,还需要家长以身作则。

这并不是说多么有能力的家长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起码父母在人格上,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孟母为什么能三迁(究竟是个咋回事哦)(5)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