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涌现过许多颇具传统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体育运动项目,其中角抵就是一项流传甚广、经久不衰的较力项目。

它兼具体育、娱乐、健身等功能为一体,参与者只需通过简单的力量较量方式、搏斗动作就能决出胜负,但由于其对抗性强,极具原始美感故而深受历代先民推崇,成为民间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运动。

简述胡服骑射及其意义(从习射御角力)(1)

一、“角抵”是一种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体育竞技活动,关于其起源的说法多种多样,但在先秦时代,它便已经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

角抵是古代的一种较力游戏,它是一种通过比较游戏参与者之间力量的方式,以最为简单、单一的搏击方式来决定胜负的体育运动。有关角抵起源,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述异记》的记载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时期,上古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蚩尤族在黄河流域与中原华夏民族的黄帝作战时,士兵们耳鬓两旁绑着剑戟、前额绑着长角,在近身搏击的过程中用头上的剑戟和长角攻击黄帝的士兵,让对方防不胜防。

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人莫能御”的作战方式,就是摔跤的最早起源。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蚩尤族的战法称作“蚩尤戏”,也是角抵运动的原始起源。

简述胡服骑射及其意义(从习射御角力)(2)

蚩尤

但是《管子》中又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据《管子》记载,东周时,每年春秋两季的某一天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市镇都会聚集一群身体强壮的男子,他们会在众人面前相互较量,展示各自的搏斗技艺。这一活动被称为春秋角试,也是古代角抵运动的起源之一。

不过不管来源如何,角抵运动在先秦时代极其风靡却是有据可循的。战国时,《事物记源》就曾记述,每一个诸侯国都在辖内一个或多个市镇设立较武场,在较武场内最常见的戏乐较武项目就是角抵。

由此可见,从远古的蚩尤戏到东周的角试,再到战国的角抵,尽管名称叫法不同,但该项运动的实质都有着清晰的历史连贯性。

当然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上述历史阶段中的中华大地正值前所未有的大乱世,林立的诸侯你争我伐,战事连连,尚武精神被国家上下视为不可或缺的民族品质。故而作为尚武精神一种重要的外在表现,角抵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十分盛行。

二、秦朝是“角抵”的高速发展期,由于秦始皇的钟情,“角抵”不仅得以再次进入宫廷,而且广泛吸取了各地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最终发展成了艺术性更高的“角抵戏”

不过,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由于相互争斗及吞并的战争需要,提倡武术运动,使得角抵成为了当时练武的重要形式及主要内容。但是那个时候的角力运动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而存在。

角力运动进入到宫廷的记载首次出现于《礼记》中,根据《礼记・月令》记载:

“天子命将帅讲武习角角氐。”

这段记述的发生时间是东周末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可以看做是周王室对当时民间流行角力活动活动的一种反馈。不过,角力活动的飞速发展期却并不在这个时候。

当角抵运动于秦朝民间流传时,在秦朝的皇宫大内,皇室贵族们奢侈糜烂的上流社会生活客观上推动了宫廷艺术的快速发展。而秦朝的宫廷艺术家们为了更好地为皇室贵族服务,不惜耗费巨大财力、人力到民间四处搜寻有趣的、新鲜的艺术文化元素。

简述胡服骑射及其意义(从习射御角力)(3)

在此背景下,角抵运动被吸纳流传进了秦朝的皇宫大内,并经过宫廷艺术家们的艺术加工而逐渐演变成了角抵戏。与角抵运动相比,角抵戏弱化了搏击武术的暴力内容,更像是一种舞蹈艺术。

秦统一天下,结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的局面之初,被削弱了搏击元素、增添了舞蹈艺术元素的角抵戏又重新回流到民间,逐渐成为过上安居乐业生活的百姓所钟爱的日常体育娱乐活动。之后,秦国君主正式将角力活动更名为角抵,并在民问及宫廷广为流行。

但由于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尚武精神的重要性,于是,角抵再次被引入宫廷之中,宫廷角抵活动迎来巅峰时期。此外,秦始皇非常注重角抵活动的发展,为了其显示对角抵的热衷,他还在经常在宫廷内开展角抵活动,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的宫廷娱乐活动。

除此之外,秦代将各地的不同的民俗风隋、音乐舞蹈形式以及娱乐项目汇集到秦朝的皇城咸阳,并将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与秦代角抵娱乐相融合。秦二世时期,更是将角抵活动与优俳放在一起,这足以说明该项运动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由此可见,秦代宫廷为发展角抵活动耗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且声势空前浩大。由于秦代的角抵活动融合了来自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华,再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配上适宜乐器,使得舞蹈与乐声的配合相得益彰。

简述胡服骑射及其意义(从习射御角力)(4)

在这种情况下,秦代在角抵活动的基础上开创了角抵戏。角抵戏是角抵活动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秦代提倡的是赤手空拳搏斗的角抵活动方式,并将这种方式的角抵活动设为体育比赛项目。

由于角抵在秦代宫廷成为了一种表演及娱乐的项目,常常被用来取悦统治阶级。因此,秦代的角抵活动逐渐成为供统治阶级寻欢作乐的活动。这使得秦代统治者终日沉溺于角抵之乐无法自拔,荒废国家政事,最终推动了秦朝的灭亡。

由此可见,角抵运动的风靡不仅带动了华夏先民尚武的风气,也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秦朝的发展和壮大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使秦朝成为中国古代角抵运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三、从先秦时期的“习射御、角力”和讲武之礼,到秦朝“息兵事、罢武礼”,角抵在不同时代的用途和功效皆有不同

“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避开农时,在冬季讲武练兵,为出征做准备是西周时期的惯例。一般是“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进行射御、角力等军事训练以增强军队战斗力,有时也在“季秋之月。

简述胡服骑射及其意义(从习射御角力)(5)

通过“习射御、角力”以练兵的方式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如《吕氏春秋·孟冬纪》载:

“天子乃命将率讲武,肄射御、角力。”

此时的“角抵”目的在于备战、增强战斗力,并不像秦朝之后的具有娱乐性特征。

同时,先秦时期也存在非军事训练的“角力”活动,这样的活动一般是两两相对,决出胜负,也未见有娱乐属性。但“角力”是通过扛鼎、摔跤、手博的形式抑或还有其他形式进行的仍难以确定。

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讲武之礼”娱乐化的现象,非军事训练的“角力”也出现了这种倾向。如《国语·晋语》载少室周与牛谈角力时“请与之戏”“角力”逐渐开始了从单纯的两两相较、力量比拼向“戏”转变的过程。

这样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秦人密不可分,如“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显然,秦武王好力士之戏,这给我们传递出“角力”已经具有表演性的讯号,其转变的彻底完成应该是在战国末年至秦代。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具有较强军事训练性质的“角力”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观赏性与休闲娱乐属性的“角抵”了。秦代的角抵活动是一种在宫廷及民间重要的娱乐活动,其一般都盛行于节假日期间,且大都集中在春夏季节进行表演。

简述胡服骑射及其意义(从习射御角力)(6)

秦始皇第一次将有着强烈表现力的角抵戏引入到宫廷娱乐中,同时将天下兵器收归国家,是为了实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稳定的中央集权制王朝之后,欲消除民间过去的尚武习气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将角抵加工成角抵戏推向民间,希望以此寻欢作乐的节目活动消磨民间武力反抗秦朝统治的意志。

于是才有了秦始皇成功“息兵事、罢武礼”的历史一幕。只不过,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被“阉割”的角抵活动没有消磨民间人士的反抗意志却将以秦二世为代表的秦朝贵族的尚武精神消磨殆尽,并最终推动了秦朝的灭亡。

然而不管如何,“角抵”作为我国古代先民的心血结晶,其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化底蕴都是不容置疑的。它的存在,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如今的各项体育运动和锻炼方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史记》

《述异记》

《睡虎地秦竹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