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寄语:中国古文中蕴藏了许多有用、有趣的知识,希望我能用我浅薄的文言文翻译和白话文作文能力来引起大家对古文的兴趣吧因是做引导之用,不是专业文言文翻译,所以还请大家不要太计较翻译当然,有错误的地方,敬请指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说的不能受孕的有科学依据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说的不能受孕的有科学依据吗(祈嗣真诠袁了凡先生治疗不孕不育)

古代说的不能受孕的有科学依据吗

编者寄语:中国古文中蕴藏了许多有用、有趣的知识,希望我能用我浅薄的文言文翻译和白话文作文能力来引起大家对古文的兴趣吧。因是做引导之用,不是专业文言文翻译,所以还请大家不要太计较翻译。当然,有错误的地方,敬请指出。

正文 积善篇 第六章 具体善行

从前面我们了解行善积德的好处以及善的定义和区别,那在生活中具体有善行可以做呢?顺应机缘、救济大众,善行的种类繁多,把它们总结分类一下大概有十种。

第一种,与人为善。

昔日舜在河滨看见强壮的打渔人都争抢着去潭深鱼多的地方,留下老弱的只能在急流浅滩之中捕鱼。身为当地的领袖,舜恻然哀之,于是舜想了一个办法。

后面舜看见那些争抢去潭深鱼多的地方的人,就故意不理睬他们,默默地不说话,看见有人谦让的就大声极力表扬自身也效仿。于是第二年,大家就都学会谦让这潭深鱼多的地方,都能捕到很多的鱼了。同理,其耕种和制作陶瓷也一样。

以舜的明睿难道就不能直接用言语教导大家怎么做吗?这是特地不用说教而是身体力行做示范,良工的良苦用心啊。

我们现在处在末世,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压制别人,以自己做了哪些善行去比较别人,以自己的才能困扰阻碍别人。我们应该收敛才智,若无若虚。看见别人的过错时,且先包容并帮对方掩盖,一则可以叫他改过,二则可以让其有所顾忌而不敢再放纵。看见别人有些小的长处、些微的善行,都应该学习,且把值得称赞的这些广而告之。凡是在平日间发一言行一事不是为了自身为万物做榜样的都是以天下为公的大人气度。

第二种,爱敬存心。

从表面行为来说,君子和小人没有什么区别。节义、廉洁、文章、政事之类的,君子能做,小人也能做,常常容易相互混淆。唯有存心这点,善恶立即就分别出来,像黑白那样分明。

故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存的心是仁、是礼,做任何事都已从仁、礼出发。仁、礼又为何物呢?仁者爱人、有礼者尊敬人,所以君子常存爱人敬人的心。人有亲疏、贵贱、智、愚、贤、不肖等等区别,万品不齐,但却都是我们的同胞,与我们一体,哪个不应该值得我们爱敬?大概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不违背礼法、道德去追寻外物、去生活,就能通达众人的意愿,也是通达圣贤的意愿。圣人的意愿是什么?就是想这个世界、这些人民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我们相亲相爱、世界安定,这就是圣人想要的安定。古时候的圣贤都是因世界万物起慈悲之心,因慈悲而成正觉。《大学》曰:明明德于天下。舍去天下也就没什么好明明德的了。

第三种,成人之美。

玉还在石胚里面时,丢弃了也就跟瓦砾一样,而一旦打磨过后却变成贵重的礼器。所以但凡看见有人在做善事,或者看见他人的志向有可取之处且其资质有发展空间的,都需要导引扶持去成就他。给他勉励,或者给他物资维持,或者替他分担诬陷和毁谤,务必要先让他成功然后再考虑自己。

大概人都不喜欢不是跟自己同一类的人。善良的人少,不善良的人多,所以看见有人做善事了会有更多的人争着非议他毁掉他,善良的人在世俗难以立足啊。且善良、豪杰之人都是骨气铮铮,不太喜欢过于修饰自己的形象、做事斤斤计较,容易被人指指点点。所以做善事常常容易失败,善良的人常常得到诽谤,常常不能以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善事。唯有仁人、长者能辅助他们和匡直这种现象,在一乡可以恢复一乡的元气,在一国可以培育一国的命脉,其功德最大。

第四种,劝人为善。

生为人类,谁没有良心?但人的一生都在劳碌奔波、追名逐利,很容易没溺在里面。所以与人相处时应该适时提醒对方,解开其疑惑。就像其在长夜大梦,我们使其觉醒;就像其久陷烦恼我们使其头脑清醒,这是最为普遍的善行。

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跟与人为善相比较,劝人为善虽有形迹,但对症下药的话还是时不时有奇效的,不可荒废这种行为。不过劝人时需要用适当的语言,如果说错话,就应该反过来反省一下自己了。

第五种,拯救人于危急。

患难颠沛,人人都会有的。当遇到时,就像病痛缠身,应速度解救。比如用言语开导他(她),释放一下委屈和压抑,或者联合多人的力量来帮助救济他(她)。崔子说:善行不在大,在于能救人之急。这就是仁人说的!

第六种,兴建大利。

小到一个乡村,大到一个国家,只要有益的项目,最宜兴建。比如开通沟渠流通水路、筑建堤岸防患水患、修桥修路以便行走、布施茶饭以救济饥渴等等。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第七种,舍财作福。

佛门有万种修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就一个字——舍。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缘会、一切功德,没有不舍的。如果还不能做到,可以先从钱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所以钱是看的最重的。我从容舍去,内可以破自己的吝啬,外可以救济他人的燃眉之急。一开始会很难很勉强,慢慢就习惯泰然处之了,这最是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着和吝啬。

第八种,护持正法。

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睛。没有正法,如何参赞天地,如何把钱财变成百姓需要的物资,如何脱离尘世解转,如何经世出世?所以凡是见到的圣贤肖像、经书典籍,都应当敬重并维护修整。如果有宣扬正法、上报佛恩的,更应该勉励对方。

第九种,敬重尊上。

家里的父亲兄长、国家的君王长辈、年高德高位高识高的人都应该加意奉侍。在家要侍奉父母,要使深爱的人婉约宽容、柔声下气、养成习惯成本性,这就是和气可以感通上天的资本。在外面侍奉君主时不要以为君主不知就自己放宽要求。处罚人的时候,不要以为君主看不见就利用威权滥施刑罚。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的家庭,子孙没有不绵远而昌盛的,切记谨慎对待。

第十种,爱惜物命。

人为什么是人,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求仁者求的是这个,积德积的也是这个。

《周礼》:春季首月,拜祭用的牲畜不要用雌性的。孟子说君子远离庖厨就是因为有恻隐之心啊。所以前辈有四不吃的规矩——听见杀生不吃、看见杀生不吃、自己养的不吃、专门为我杀的不吃。看见它生气勃勃不忍心看着它死,听到它的声音不忍心吃它的肉。听见杀生看见杀生以及自己养的被杀了,只要有仁心,都会不忍心吃。学者未能断肉的应当从此戒肉了,慢慢戒,慈悲之心就会慢慢增长,防范吃肉、杀生就越周全。

故意杀生这个应当戒掉。生物含有灵气,都是有生命的。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至于手误伤的、脚误踩踏的,不知有多少,都应当小心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厚也!

善行无穷,不能一一阐述,由上面的那十件去推广,则万德可备矣。前辈有十大方便的说法,跟这里说的有所不同,应该一同参考然后再来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