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美国电影《碟中谍》作为“进口分账大片”被引进中国大陆影院观众们为影片中“易容术”和“口香糖炸弹”的奇招而惊呼,为高科技装备而惊奇,更被特工伊森·亨特的飒爽英姿所深深折服彼时,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动作英雄”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史泰龙、施瓦辛格和布鲁斯·威利斯等塑造的硬汉英雄——他们往往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肌肉虬结,粗犷豪放而汤姆·克鲁斯(昵称“阿汤哥”)饰演的特工亨特则有着如雕刻般棱角分明的俊美面容,矫健身手,不凡气质,是一名兼具硬汉气质和时尚气息的特工精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阿汤哥早期的电影全集 从间谍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阿汤哥早期的电影全集 从间谍到

阿汤哥早期的电影全集 从间谍到

1997年,美国电影《碟中谍》作为“进口分账大片”被引进中国大陆影院。观众们为影片中“易容术”和“口香糖炸弹”的奇招而惊呼,为高科技装备而惊奇,更被特工伊森·亨特的飒爽英姿所深深折服。彼时,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动作英雄”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史泰龙、施瓦辛格和布鲁斯·威利斯等塑造的硬汉英雄——他们往往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肌肉虬结,粗犷豪放。而汤姆·克鲁斯(昵称“阿汤哥”)饰演的特工亨特则有着如雕刻般棱角分明的俊美面容,矫健身手,不凡气质,是一名兼具硬汉气质和时尚气息的特工精英。

《碟中谍》并非汤姆·克鲁斯的成名作,而是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一己之力打造的个人动作电影品牌。从此美国有了自己的“007”,阿汤哥也成为新一代的动作巨星。系列电影第一部的导演是被誉为“当代希区柯克”的布莱恩·德·帕尔玛,这位悬疑电影大师将《碟中谍》塑造成一部风云诡谲、疑窦丛生的经典谍战作品。除了伊森·亨特,每一个配角都忠奸难辨、身份存疑。全片走的是冷酷的“后冷战时代谍海搏战”路子。特工亨特在片中一枪未发,以高科技和智慧取胜,甚至连打斗都很少。全然不同于007式轻浮而喜好离奇大场面的花花公子,以亨特为代表的特工小组IMF成员们个个果断精准,深藏功名,“低调而华丽”。

作为系列电影,《碟中谍》的故事遵循固定模式:以阿汤哥为首的特工小组,拥有高科技装备、豪车和美女,共同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阻止一群反人类反社会的坏蛋危害世界。系列的每一部电影都设定一些固定的经典桥段和元素,比如,每一部中亨特都接到一个会自动销毁的任务指令,他在世界各地追捕敌手,都有“炸弹设定”倒计时等。每一部也都会创造一两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场面。首部中,阿汤哥吊在空中窃取情报和高速火车外的搏斗两场戏已成影史经典。如阿汤哥所言,电影说的是“一个不靠CGI技术去执行任务的特工故事”,所有的动作戏都由他亲身上阵,实地完成。

除了当主演,阿汤哥还是《碟中谍》系列的制片人,整个系列可谓是“铁打的汤哥,流水的导演”。系列电影试图用不同的导演风格给影片注入新鲜血液。到了2000年的《碟中谍2》,阿汤哥将橄榄枝抛给当时闯荡好莱坞的华裔导演吴宇森。吴宇森另起炉灶在片中尽情挥洒“暴力美学”——慢镜头,鸽子,飞车追逐……抛弃了原先冷酷的谍战基调,往香港动作片靠拢,连前作中亨特一头干练的短发都被留长。虽然这部在全球相当卖座,但不少观众认为它失去了最初的谍战灵韵。

低潮中用《碟中谍》系列证明自己

2005年,阿汤哥的人生经历着过山车般的巨大变化。在奥普拉的脱口秀上,陷入热恋的阿汤哥突然癫狂地跳上沙发表达对新女友凯蒂·霍尔姆斯的爱恋;在《今日》节目上怒骂提及他信仰的主持人,媒体此时不失时机地把他的私事拎出来添油加醋地嘲讽,从他儿时就患有“阅读障碍症”和狂躁症,到他的两次失败婚姻、历任女友和同性恋传闻……

种种失态行为和负面舆论让阿汤哥的声名受累,跟他合作了14年的派拉蒙影业也宣布结束二者的工作关系。

不过,就像总能力挽狂澜、绝不会被打败的亨特一样,阿汤哥也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勇气用电影证明自己。2006年,他斥资买下一家濒临倒闭的制片公司,依旧担当制片人,把《碟中谍3》的导筒交给从未拍过电影的电视导演JJ·艾布拉姆斯。事实证明阿汤哥的冒险是值得的,在对动作场面的营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本部的水准比第二部只高不低。阿汤哥再次亲力亲为挑战极限,从梵蒂冈的城墙上直坠而下,还飞身跃过切萨皮克湾的断桥,用指甲挂住边缘。作为一部与中国有缘的电影,亨特这次来到上海和西塘,片中最惊险的场面莫过于亨特从上海中银大厦跃下做50英尺自由落体。

此时,爱情甜蜜的阿汤哥有意无意间让本片成为全系列中在情感表现上着墨最多的一部。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亨特遇到美丽的未婚妻,并决定组建家庭退居幕后,但部门里的女特工被恶人绑架,亨特不得不重新踏上救人征途。稍微细心一点的观众会发现,片中扮演亨特未婚妻的女演员米歇尔·莫娜汉与阿汤哥的妻子凯蒂非常相像。2006年,43岁的阿汤哥也迎来了他和凯蒂的第一个亲生女儿苏瑞。

2011年在全球上映的《碟中谍4》成为阿汤哥在“过气”传闻中徘徊多年后的一次绝地反击。片中IMF小组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阴谋,身陷解体的绝境。片头就是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被炸毁,恐怖分子将其嫁祸于IMF小组,引发美俄对峙。影片再次辗转世界,在俄罗斯、迪拜和印度上演惊险的动作戏。片中的阿汤哥玩命成瘾,在迪拜塔的外墙上倚靠“壁虎手套”攀援、在沙尘暴中驾车追逐……

此外,第四部由创作了《美食总动员》的皮克斯金牌动画导演布拉德·伯德执导,他加入了许多对以往经典套路的调侃——阿汤哥用蛮力销毁无法自动销毁的任务盒子,易容面具没能完成等等,让影院里笑声不断。这种自嘲成为本集的取胜法宝,该片最终狂揽全球超5亿美元票房。

有人说,《碟中谍》系列越来越倚靠阿汤哥本人不惧危险,挑战不断升级的高难度极限动作场面来吸引观众。看“老汤哥”还能不能亲身上阵,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也似乎成为观众一大兴趣。然而,53岁的阿汤哥用2015年上映的《碟中谍5》要告诉观众自己宝刀不老:影片中,特工亨特以扒住空客飞机的反常惊险场面开场。据称,阿汤哥自己要求设置这个极限场景,一共拍摄八次,每次都要上升到五千英尺高空。没有特效,没有替身,没有任何保护装备,仅靠一根细细的缆绳把他和飞机相连。另一段潜水盗取绝密名单的戏,同样没有特效和替身,一镜到底。为此阿汤哥在卡门群岛刻苦训练潜水,创造了不戴任何呼吸器潜入40尺憋气6分钟、能媲美职业潜水员的记录。为完成这些高度原始的场面,阿汤哥几乎是在自虐玩命。

时间是把残忍的杀猪刀。影迷们在《碟中谍4》中或许会失望地发现,年届五旬的阿汤哥在外形上已呈老态——眉眼低垂,皱纹尽显,再没有年轻时的明朗锐利。《碟中谍》系列也走入创作瓶颈,如果说第四部是用自嘲致敬自己,用一次是情怀,用多了就是不思进取。IMF本是冷战的产物,谍战依靠的是智力而非拳脚枪弹,但如今为了挑战视觉震撼,动作戏已经取代了心理战,使得电影越发沦为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动作片。

犹如特工小组遭到彻底裁撤变为CIA旗下小部门的遭遇一样,《碟中谍》系列在银幕外也困局重重。作为制片人的阿汤哥开始寻找出路,拥抱改变。

《侠探杰克》更具现实批判色彩

2013年电影《侠探杰克》应运而生,阿汤哥在其中饰演一位生活在美国某普通城市的西部牛仔式孤胆英雄杰克。他参过军,内心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痛,他行踪神秘,独来独往。相比侦探,他更像是成奸除恶、匡扶正义的浪子侠客——哪里有犯罪和阴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事毕之后,他默默离开。

该片导演也是执导过《碟中谍5》的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侠探杰克》改编自英国作家李查德的系列小说《浪子神探》,这部投资中等的动作悬疑片,具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硬汉动作片的老派写实风格。片中也几乎没设置特效营造的大场面和炫酷的高科技装备,代之以简洁的枪战、老套的追逐戏和硬枪硬马的肉搏。片子情节简单,节奏缓慢,悬疑性不强:一开始就把幕后真凶告诉观众。

然而,《侠探杰克》中的阿汤哥依旧勇气可嘉,身手不凡,枪法神准,三拳两脚就能制服年轻的后生。在动作戏的背后,影片更提出罪恶滋生的源头——美国对外战争与有权势的政府官员。在续集《侠探杰克:永不回头》中,杰克要面对的恶势力是腐败的军队高层。在美国经历过“9·11”和“棱镜门”事件之后,这些设置让影片具有极为大胆的现实批判色彩。

2012年,阿汤哥和凯蒂的婚姻走到尽头,小苏瑞的抚养权也归凯蒂,这些投射进两部电影中,我们会发现,杰克所到之处虽备受女性瞩目,但他从未与漂亮女主角燃起爱火。续集中,杰克与女军官、冒牌女儿的年轻女孩一同踏上破案之旅,三个人几乎像是一家人,“父女”之爱是整部影片最柔软的一笔。片中“女儿”问杰克“你会孤独吗?”,杰克回答“有时候会”。最终,他也只能回归孤独。

面对阿汤哥的这两部新作,有人欣赏它的不落俗套,内敛硬气,提供可供回味和咀嚼的东西;有人斥其沉闷平庸,毫无新意。不管怎样,继“特工亨特”之后,阿汤哥已准备继续探寻一条“侠探杰克”的新路。令阿汤哥欣慰的是,不仅《侠探杰克:永不回头》自10月21日起在中国上映,《碟中谍6》也将于明年上映。

海明威说,一个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而阿汤哥或许会老,但他绝不会服输。

【汤姆·克鲁斯简介】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1962年7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制片人。1981年进入演艺圈,1986年凭借《壮志凌云》成名,代表作有《雨人》、《夜访吸血鬼》、《碟中谍》系列电影、《最后的武士》、《侠探杰克》系列电影等。他曾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16年,以5300万美元列《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男星第四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