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人居环境基本情况(村屯颜值升级引投资青睐)(1)

旅游公司在村里投资建起四季采摘园。

黑龙江日报5月19日讯 走在汤原县汤旺朝鲜族乡金星村,稍有留意,就会发现,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是“阿里郎”“三千里”等一个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店名招牌;村中心广场旁,一座现代化的泡菜产业园正在建设收尾中。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因为外出打工而差不多走空了的村落,如今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正在给这里重新注入生机和活力。

在汤原,不只金星村,还有北靠山村、北向阳村等众多村庄,如今都通过人居环境改善而充满活力和创业魅力。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地有效投入和县乡村三级干部实打实的努力,汤原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已经走在全省前列,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已初具雏形,这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政府“投入”引来企业“投资”

“全县137个村屯,现在有80多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那就是村路全部是硬化路面,路边沟都有衬砌,村村都有路灯,房前屋后见美见绿。”汤原县新农办主任张少龙,对县委县政府历任领导持续抓村容村貌建设情况最熟悉不过。他介绍说,3年来县里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2.1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25亿元,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贷款1.9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1.2亿元,这些钱都集中用于农村环境整治。

整洁漂亮得令人惊讶的北靠山村,是汤原县的一个标杆村。村妇女主任郭晓娟说,过去我们这里有这样一套嗑:“从东往西看,最烂北靠山”,这是俺们北靠山村的一个心结,自从县里下决心抓村屯环境整治,北靠山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立志,家要有家样,村要有村的脸面。在县里的硬投入支持下,9条村道全都硬化了路面,建设了垃圾堆放场、粪肥堆放场、柴草垛堆放场、粮食晾晒场,彻底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模样,成为省级卫生先进集体,晋升为省级文明村。

从干净到富美,北靠山村的颜值升级,吸引来民间资本的青睐。

北靠山村,距离汤原县城9公里,距离国家4A级景区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10公里,是个绝佳的旅游线上的节点。2016年,黑龙江方圆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看好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大手笔投入规划改造。他们改民房办民宿,将简单的农家乐改建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态园。汤原县政府及时抓住这个难得的招商引资机会,将服务延伸,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通往景区的百里景观大道。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其结果是农民受益,北靠山村的农民可以以房屋入股,以房屋租赁,合同由企业与农民直接签订,一签10年。现在,北靠山村民的房子增值了,房价比以前涨了10倍。

同样,在汤原县北向阳村,在北京创业的尹刚,回到家乡注册了大亮子河餐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预计投资6200万元开发家乡的旅游事业。

靠长效机制保持村屯“颜值”

驱车行驶在汤亮公路,以汤旺朝鲜族乡金星村为南起点,北至渠首陶花湾,途经北向阳村、北靠山村、太平川乡竹青村、香山村、腰营林场,直达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8个精品旅游区和示范村串珠成链,行车十余分钟就有一处风景入眼,和这些景色相配的,是这里整治人居环境的长效机制。

汤原县将县城周边11个村屯污水处理并入市政管网,将8个村屯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处理,新建鹤立镇、香兰镇两个生活垃圾处理厂,形成了覆盖7个乡镇的垃圾集中处理网络。对暂时没有实现垃圾集中处理的乡镇,实施了垃圾集中收储项目,新购置垃圾桶2000个、移动式垃圾压缩箱3台、挂桶式垃圾收运车3辆、垃圾中转站2座,有力提升了垃圾收储转运能力。完成鹤立镇和香兰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日处理能力达到4500吨。积极推行室内水冲式厕所及室外卫生厕所改造,累计完成改厕9030户(座),占全县改厕任务数的62%。

“我们的初衷只是想把村屯环境拾掇好,可慢慢发现,我们解决的不只是收垃圾倒脏水的问题,更多的是村里人的生活习惯。”太平川乡太华村党支部书记徐洪洋说。

结合扶贫工作建设宜居乡村

汤原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扶贫工作一直都紧紧相连,环环相扣。从改造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到保洁员招用,都体现扶贫优先的原则。

张少龙主任说,今年,汤原县将以“四清一改一绿”为重点,打响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外河塘沟渠、农户庭院、农业生产废弃物四个重点,开展春季清洁行动,完成68个村屯、2535亩年度绿化任务。投资6608万元,建设汤原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持续抓好厕所革命,选择基础条件好、干群积极性高、有示范作用的中心村,整村推进室内水冲式厕所、卫生旱厕改造任务的落实,到2020年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