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3.本质: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4.金属键的强弱和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反之,金属键越强。

(2)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金属键与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金属键

离子键

共价键

形成微粒

金属原子

与自由电子

阴、阳离子

原子

实质

静电作用

形成元素

金属

活泼金属

2.金属晶体的物理通性及解释

延展性:金属矿物在外力作用下的一个特征就是产生塑性形变,这就意味着离子能够移动重新排列而失去粘接力,这是金属键矿物具有延展性的根本原因。 导电性:金属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远程迁移,形成电流,呈现良好的导电性。

导热性:由于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3.石墨的晶体类型

(1)结构特点——层状结构

①同层内,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碳原子中所有的p轨道平行且相互重叠,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平面中运动。

②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

(2)晶体类型

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范德华力,属于混合晶体

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金属晶体的性质

(1)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熔、沸点: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①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如Na、Mg、Al)熔、沸点升高。

②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如碱金属)熔、沸点降低。

③合金的熔、沸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

④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如汞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38.9 ℃),而铁等金属熔点很高(1 535 ℃)。

2.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比较

运动的微粒

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温度的影响

金属导电

自由电子

物理变化

升温,导电性减弱

电解质溶

液导电

阴、阳离子

化学变化

升温,导电

性增强

3.金刚石与石墨的比较

金刚石

石墨

晶体类型

原子晶体

混合晶体

构成微粒

碳原子

碳原子

微粒间的作用力

C—C共价键

C—C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碳原子的

杂化方式

sp3杂化

sp2杂化

碳原子成键数

4

3

碳原子有无

剩余价电子

有一个2p电子

配位数

4

3

晶体结构特征

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

平面六边形层状结构

物理性质

高熔点、高硬度、不导电

熔点比金刚石还高,质软、滑腻、易导电

最小碳环

六元环、不共面

六元环、共面

金属晶体半径怎么看(金属晶体知识总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