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谁家的姑嫂饼好吃(乌镇故事乌镇姑嫂饼)(1)

姑嫂饼在乌镇至少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了,在清乾隆年间乌镇同知董世宁原修、卢学溥续修的《乌青镇志》卷二十的《土产篇》有它的“传记”:“用极细麦粉和糖及芝麻印成圆饼,有椒盐者,有白糖者,味甘而润,远近著名。”说起它的来历,有这么一段故事:

一百多年前,乌镇镇上有户姓方的人家,夫妻俩开了一间“天顺糕饼店。”因为本钱少,开不起作坊,只好从大作仿里批发点普通糕点来卖,藉以糊口度日。后来,两口子生下一男一女,增丁添口,这小本经营已难以养活一家人。夫妻俩就动脑筋,扩大营业,他们见大作坊里做的酥糖的配料,细料精制,用炒熟的面粉、熬过的白糖、去壳的芝麻、煎熬的猪油、精心搅匀,蒸煮后用范本压制成一个个小酥饼。这种饼,虽然在原料上跟酥糖大致相仿,但由于制作考究吃起来方便,一上市就深受顾客的喜爱。以后生意越做越好。到儿子娶媳的时候,这家小小糕点店已经扩大两件门面了。

天顺糕点店的店主心里明白,只有独家经营才能生意兴隆。为此他订出严格的保密条规:自己亲手配料,自己人动手制作,工具不外借。制作方法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姑娘。这样制作方法是保住了,但是家庭却不和睦了。姑娘想想不服气,我是亲生女,却不让我学,爸爸太不公平了!姑娘对阿嫂更加嫉妒,因为怕爸爸有话不敢讲只有把气朝阿嫂身上出。一次,姑娘等阿嫂走开以后,急忙到灶间抓一把盐,在阿嫂制的那堆粉料里拌。她想,这一回阿嫂做出来的饼,味道变咸,看爸爸今后还教不教她做!谁知道这次做来的小酥饼卖出去以后顾客都赞不绝口,说这次的小酥饼既香又甜,甜中带咸,特别可口。这样一来,小酥饼不仅誉满乌镇,美名还传到外乡。天顺糕饼店的生意更加兴隆。店主人为了招揽生意,就借题发挥,加大宣言,说是他家姑娘阿嫂两个合作配料制成的,将饼的名称改成“姑嫂饼”。乌镇姑嫂饼就这样出名了。

后来,这家店越开越大,乌镇的四栅都开了分店,姑娘阿嫂相互之间也再也不怄气了,同心协力制作姑嫂饼,这种小点心也成为了乌镇最为著名的糕点。

来源:乌镇旅游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