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一向是高贵优雅的标志,极少数动物能像鹅那样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古诗中,鹅是最受欢迎的词之一。诗人往往把鹅的灵动和鹅的高贵描绘得淋漓尽致。

鹅鹅鹅古诗知识要点(古诗词中的动物)(1)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说起咏鹅,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骆宾王的这首《咏鹅》。作者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副最为常见的鹅戏图,奠定了鹅在诗歌中的形象,开启了咏鹅的先声。

诗一开篇,就是三个“鹅”连用,反复吟唱,极大地增强了感情效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同时,描绘了鹅的声音。接下来,则是描绘了朝天长鸣的形象,展现了鹅优雅的身姿。最后,通过“白毛”“绿水”的颜色对比和“浮”与“拨”的动静结合,表现出一种生动感。

鹅鹅鹅古诗知识要点(古诗词中的动物)(2)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鹅黄是一种明亮的颜色,代表着温暖,希望,是生命的和煦。

诗人描绘的是一群在船边游动的鹅儿,很是可爱。鹅儿的毛色像黄酒一样黄。作者把面前的黄酒比作水里的鹅儿,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这两句作者用了两个“鹅” 字,两个“酒”字,复沓吟咏,恰似儿歌,有童趣在,极为巧妙。

鹅鹅鹅古诗知识要点(古诗词中的动物)(3)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唼喋(shà zhá):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也指鱼或水鸟吃食。

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巴发出吃食声,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空中飞舞轻盈。

作者运用了“栀黄”这一比黄色更有辨识度的颜色,使得描写更为具体;同时,诗人着重描绘了鹅的嘴,更加细腻生动。

鹅鹅鹅古诗知识要点(古诗词中的动物)(4)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据《太平御览》卷二三八记载,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地方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

由此诗人说,此次贺知章回乡,恐怕也会有道士上门求书。所以,这二句表面上是叙述王羲之的故事,实际上是借此故事来写贺知章,赞美贺知章书法的高超。

鹅鹅鹅古诗知识要点(古诗词中的动物)(5)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溪畔芳草萋萋,鹅足蹒跚,青草的颜色,在清风的吹拂下,染绿了河塘。

鹅儿,黄色中带着绿色,类似于嫩草的颜色。青草、鹅儿在微风中欢快地摇摆、游动,那柔嫩和谐的色调,透露出生命的温馨与活力。

鹅鹅鹅古诗知识要点(古诗词中的动物)(6)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徼(jiào):边界

双鹅飞出,显示了洛阳凶兆,五马渡江是中原变乱。

这里运用了典故:云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二月,洛阳东北方向的步广里突然地陷,出现了黑白二色鹅,然后刘元海、石勒相继作乱。

鹅鹅鹅古诗知识要点(古诗词中的动物)(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