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珍梅

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饭菜是否卫生有营养,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为把民生工程做成暖心工程,市北区一直将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列为惠民实事和重点项目。无论是新建食堂,还是改建食堂,均为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和高效率运营。目前市北区共建设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91处,食堂自营率达100%,“互联网 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在校就餐学生8万余人。

学校食堂标准就餐人均面积(8万学生在校就餐)(1)

食堂(配餐)管理“用心”,处处体现“精致范儿”。市北区编制《中小学校食堂(配餐)管理工作指南》,修订管理制度优化机制形成常态。创新“区校”两级食堂(配餐)管理监督机制,全方位开展制度自查、定期自查和专项自查,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局开展联合督查强化常态监督,按下监督快捷键。实施“食堂智能化管理工程”,建设“学生午餐收费智能化管理平台”和“大宗食品采购监管平台”,实现线上数据实时监测和精准分析研判。开展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试点,确立课题引领试点的建设策略,形成“一校一课题、一课题一亮点”的建设态势。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食堂也是重要的育人场所。市北区各学校依托校园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安安美食居”“洛食苑”等80余个“食育文化品牌”。如青岛崇德小学开设“山海味道美食课堂”,师生秒变校园“小主播”,辨析绿色生态食材、分享美食小妙招,争做爱粮惜粮代言人;青岛博文小学建设“惜味园”音乐餐厅,开展“我是食堂小帮厨、小主人自主劳动管理、食育文化大篷车宣讲”等主题实践,让“食堂”变“学堂”。青岛开平路小学确立的“依托桂香新‘食’力,探索一体双翼育人体系的行动研究”、青岛启元学校开展的“基于营养健康计划干预在中小学生营养饮食中的应用研究”、青岛滨海学校实施的“基于搭建合理校园膳食结构全面促进学生营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等一个个鲜活的实践案例,多时空、全视角助力学生营养健康品质提升。

学校食堂标准就餐人均面积(8万学生在校就餐)(2)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