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300字重构《骆驼祥子》?

掐头去尾,大概是这么个故事。

二十出头的小明,有一个梦想:住上属于自己的茅草屋,过上不交房租的生活。他每天早出晚归,去山上砍树,把茅草落成堆,把稻草搓成绳子,一点点搭建他的梦想。

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每天离梦想实现又近了一步。三年后,小屋造成了。突然来了一伙匪徒,强占了茅屋,还要把他掳走当佣人。

他费尽周折跑了出来,依旧没有抛弃他的梦想。于是他又起早贪黑从头搭建他的梦想。

又过了三年,茅屋再次快完工了,正准备住进去。来了个西装革履的人,警告他违章搭建,要么把茅屋交出来,要么把他抓进去。

他没法,只能把即将完工的茅屋交了出去。

第三次重新开始,他还是继续苦干,不放弃他的梦想。搭房子间隙,还娶了个老婆。不过婚后,感觉自己身体没有那么得劲儿,体力大不如前了。

后来老婆难产,没能救了。他把搭茅屋的材料抵押质换,作了医药和丧葬费。

再后来,他就颓废了,想想租房子住也没啥大不了。反正人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图个什么劲儿。

《骆驼祥子》讲得大概也是这么个故事。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1)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颓废失意

祥子从一个热情饱满的有志青年,到自暴自弃混沌度日的痞子车夫,中间经历了三起三落。

每次他都充满希望,咬紧牙关直面生活的考验,可每次他又四处碰壁头破血流。

从祥子身上,我们既感受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民艰辛不易,也为他低层次努力的执着而顿生感触。

那么,究竟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从低层次努力的漩涡里拔腿而出?

也许,老舍通过《骆驼祥子》这本书,是想告诫我们,要远离这三个谬误。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2)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祥子拉车

过度沉湎于个人力量,终究抵挡不住时代的浪潮。

祥子的身量与筋骨都发展到了岁月前边,这是他最骄傲的资本,却也是最重的负累。他以为只要卖力拉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祥子始终沉迷在自己编织的梦境中,想着通过自己努力拉车,积攒财富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祥子的腿跑的再快,口碑再好,他一天拉车等人的次数是有限的,能攒下的钱是有限的。

要是有了平台有了团队,你的个人力量和努力才会被成倍放大。

像今天有了滴滴打车,司机登陆APP就可以收到平台派发更多的订单,比以往等在路边守株待兔,有了更高的工作效率。平台上还根据客户评价反馈,设有星级评价系统,让“品质”和“口碑”真正富有含金量。

以前大胆发声畅谈观点的渠道很少,能传播的范围也很有限,现在有了头条抖音等平台,设计了精准推送的算法,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声音分享你的故事。使得那些有想法的人不至于埋没了声音,在角落里孤芳自赏。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3)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攒钱买车

同样的,机会也曾出现在祥子面前,车厂刘四爷建议过祥子,可以给他提供低息贷款,让他先买上车,再慢慢还。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早早过上“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幸福生活,不用再租车交份子。

可祥子却没有当成是个机会。他拒绝了,因为在他心里,不愿意在金钱上与他人产生纠葛,总是要同他们敬而远之。

在时间的洪流面前,他经历了从年富力强到腰酸背疼的衰退。光靠卖力气,靠个人奋斗,终究会有穷时。

就像书中提到的小马儿他爷爷,辛勤劳动也买上了自己的车,可到老了还是落得个食不果腹的下场。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4)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殊途同归

一条道走到黑,不会因时制宜,是要吃大亏的。

祥子的梦想很纯粹,从始至终,就是要拉好车。

当他手里牵着三匹骆驼,其实是笔隐形巨款的时候,他想着赶紧卖了换钱好继续攒钱买车。

当虎妞告诉他还有几百元钱,可以去做些生意的时候,他还是想着要买车拉车,从此不用再租车交份子钱了。

当主顾太太建议他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佣人高妈建议他小额放贷或集资买车的时候,他都谢绝了。

他眼中的火焰,都为了“攒钱买上一辆新车”一个目标而燃烧,一丝额外的风险都不愿意冒。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5)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贱卖骆驼

可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拉黄包车门槛低,技术含量有限,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完全靠体力吃饭,总归是年纪越大越不吃香。汽车时代一来,人力车夫很快就会失去生存空间。

固执己见有两种,一种是愚昧,一种是勇敢。前者是见识狭隘导致的孤注一掷,后者是拨开云雾后的胸有成竹。

刘翔如果没有中途改道,依旧在跳高项目里苦练,那他可能就会被埋没,奥运会上也就少了这么一位“亚洲飞人”。

鲁迅如果没有看透时局,依旧埋头于药理医术之间,那他能拯救的人、造就的影响,都远不如他拿起笔杆子做刀枪,中国文坛上就会少了许多独树一帜的白话文小说,少了这么一位“文学斗士”。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6)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固执己见

如果说坚定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那根据现实灵活选择道路调整目标就是锦上添花。反之,蒙着头往前冲不撞南墙不回头,可能就是徒留惋惜。

把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咎于环境,非智者所为。

祥子经历三起三落后,最终还是把失败归咎于环境了。

第一次失败是拉车送人去清华,别人都远远的躲着,生怕灾厄祸及。祥子却自信双腿跑得飞快准没问题,最后还是被兵匪扣押了车,差点还被充作杂役。

如果收起内心的贪欲,多看看周围的反应,也许第一辆车就不会被收缴。

第二次失败是给曹先生拉包月,主顾惹上反派躲了起来,祥子却被侦探讹诈了钱财。

如果不是平时光顾着拉车,跟同行抢单把关系搞的太僵,又或者在茶馆里多听听跟人唠唠嗑,关注一下敏感形势,也许没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第三次失败是婚后拉车淋雨生了大病,看诊花了不少。后来给虎妞下葬,低价贱卖了车,最终花光了积蓄。

要是当初就听了虎妞的话,把几百块钱拿去做了小生意,就算盈利有限,也不至于买车卖车间白白损耗了家财最后一穷二白。

祥子把这一切不幸的根源归咎于社会治安乱、人心不古、婚后体力下降快,却很少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7)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大病缠身

《了不起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大脑有着一种“迷之自信”的自我服务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哪个方向开心往哪个方向想,事成了就夸自己,事败了就怪环境。

有时侥幸成功了,太看重自己的作用,会盲目乐观目空一切,以为算无遗策人定胜天。陡然失败了,又抱怨环境黑暗不公,不知道怎么改变自己,最终落得个自我垂怜的下场。

老舍说“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祥子身上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能否客观地看待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妥善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8)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自怨自艾

书中讲到祥子的结局:以前从不偷懒的他,学会了磨洋工;从前神采奕奕的洋车夫,只剩一个高大的骨架,四处摇晃。

原本自以为脚踏实地的辛勤工作,最后被击败得支离破碎。那些曾经自我感动式的低层次努力,最终都被狠狠拉回了现实。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可以看得很通透当个大明白。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又很迷茫很无助。

骆驼祥子面对挫折的态度(人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摆脱低层次努力)(9)

何大齐插图《骆驼祥子》:坚定不移

其实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个脚印都作数。

无论跌倒了多少次都不可怕,只要能爬起来往前走总还有机会。真正可怕的是每一次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而自己还察觉不到。

希望我们都能在大胆试错中不断前行。

希望我们都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天空。

希望我们都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