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在使用单反相机时,搞不清楚色温和白平衡之间的关系,还会把两者搞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色温和白平衡这对“欢喜冤家”到底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色温6000和色温10000区别?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色温6000和色温10000区别(白平衡傻傻分不清楚)

色温6000和色温10000区别

很多小伙伴在使用单反相机时,搞不清楚色温和白平衡之间的关系,还会把两者搞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色温和白平衡这对“欢喜冤家”到底什么关系?

一、色温

“色温”这个概念大家经常看见,是什么意思呢?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要理解这句话,就要从“黑体理论”讲起。听起来很高深有木有?

现在假定存在一个纯黑的物体,它能够将所有落在其身上的热量吸收,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那么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不同温度的时候,黑体就会发出不同颜色(联想一下打铁的画面)。

铁块受热,颜色发生改变,从黑到红、黄再到白。

当【黑体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例如,当黑体在受到相当于 3000K(开尔文温度)的热力时,就会变成黄色,这时候我们把发出黄色光线的光源的色温就定义为 3000K。

因此,色温就是指光线的颜色。

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 ,例如:

1700 K:火柴光

1850 K:蜡烛

2800 K:钨灯(白炽灯)的常见色温

3000 k:卤素灯及黄光日光灯的常见色温

3350 K:演播室“CP”灯

3400 K:演播室台灯、照相泛光灯(不是闪光灯)等

4100 K:月光、浅黄光日光灯

5000 K:日光

5500 K:平均日光、电子闪光(因厂商而异)

5770 K:有效太阳温度

6420 K:氙弧灯

6500 K:最常见的白光日光灯色温

当色温越高的时候,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冷,大致是经历一个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渐变过程。

从色温上来说,红色的色温是最低的,然后逐渐增加的是橙色、黄色、白色,色温最高的是蓝色。

当我们利用自然光(太阳光)进行拍照时,因为不同时间段光线的色温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色彩也不一样。

案例:

晴天拍照,此时光线的色温很高,所以拍出来的照片是偏冷色调的。

日出/日落时分拍照,此时光线的色温较低,所以照片是偏暖色调的。

2. 白平衡

与色温息息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白平衡。

所谓白平衡,即是指将白色还原为白色的过程。

如果我们身处一个黄色光源的环境之中,那么这个环境中的白色会被渲染成黄色,由于我们人眼具有“智能色偏修正”的功能,即使我们进入这样一个环境,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适应这个环境的光源色彩,因此有可能感觉不到白色发生了异常。

人可以通过大脑的神奇来纠正这种色偏,但是相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白平衡的能力来实现纠正色偏的效果了。

相机的白平衡,就是为了让实际环境中白色的物体在你拍摄时呈现出“真正”的白色。

我们可以通过【为相机设置一个机内色温值】来实现白平衡的效果。

当机内色温值与外界一致时,相机就能正确地表现白色,例如现在外界色温是4000K,我们将机内色温也设置为 4000K时,白色就能被相机还原为白色,如果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 5000K 时,这时候画面就会偏暖,这是因为当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 5000K 时,机器就认为外界的色温是偏蓝色的,因此需要增加黄色来中和蓝色,以实现还原白色的效果,但是外界实际的色温是 4000K,因此这时候画面就会偏暖。

同理,如果外界色温是 4000K,当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3000K时,画面就会偏冷。

不同机内色温值形成的画面效果,通过设置不同的相机色温值,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画面效果,从而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色温值低,色调偏暖,色温值高,色调偏冷。

今天是霜降节气,秋意渐浓,北京的天空飘起了小雨。希望这篇分享为你送去温暖。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