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谋利,企业家谋局,普通人在谋表面的繁荣。

我听过最胆战心惊的话是这样的:

我等普通人有一部手机、一部电脑就能嗨的不行,女孩子买个口红就嗨的不行、儿子给70岁的老爷子买一部智能手机,从早嗨到晚,上厕所、吃饭都放不下。这些表面的繁荣都是谁教他们的?你想!

有个资源整合高手在讲座里反复说:你们有些人做公司赚了一点小钱,就嘚瑟的不行。但是告诉你,你普通的那些公司在我们平台眼里就是衬托我们的价值而已。

一个城市有没有牛逼的人?

当然有。但是在我们眼里那些所谓的牛逼的人,就是我们的研发中心。

哪怕这个城市我让给你,让你折腾一下,OK,我看懂你的套路。我全国几百个城市迭代复制一下。之后呢,再继续看你的表演,当你没有能力的时候,我直接覆盖灭了你!

当然,你还有另一个有牛逼的能起来,我立刻就复制你……

这叫什么?

这叫局面,这叫商业谋局。

小聪明在我们眼里一文不值。

一个有钱人需要知道幕后的幕后,谁真正在赚大钱。

而很多人只看表面的繁荣,并不知道谁真正在赚大钱。

狂飙中高启强说我看你有几分姿色(多少人想成为狂飙中高启强那样的人)(1)

这话,振聋发聩。但是,我听晚了,早听二十年,还能听进去的话,那天地就反转了。可惜,哪有回头路可走?这是最近的一个晚辈创业成功者说的,。很狂,但是是真话,很管用。然而,我听到晚了,我手低的那点家业折腾完了,都替类似这样的人做嫁衣了。

你仔细看看,那些在商场中高调做事的人,高调创新冒险的人,其实都是有钱人。

普通人做个生意赚个一两百万,感觉那厉害的要死。感觉全天下都是他的,最重要的是还藏私,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绝学讲出来,但他忘了一件事情,哪一个优秀的人不是在裂变?

做微商的哪一个不是裂变出来的?

做直播的哪一个不是裂变出来的?

连锁品牌哪一个不是裂变出来的?

做大事的都知道企业要标准化,文本化。

刚开始做企业老板都在第一线无所不至。所有的市场都是亲自打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懂得裂变都是死路一条,要累死。

狂飙中高启强说我看你有几分姿色(多少人想成为狂飙中高启强那样的人)(2)

为什么我们自己先前做事很累?因为没有标准化、文本化。而会干的早就把工作手册、执行手册写完。怎么样培养新人、业务过程中需要很多细节、细节是什么等等,那是百问百答,能找到答案。找不到答案的怎么办?继续补充。员工看完这些,恭喜,老板就解脱了80%。

一开始就长线化思考、全盘性思考,百折不挠。做一样事情要在一个城市把所有的困惑测试完了、所有的招人、留人、育人,都测试完了,将来做全国是不是就会少走弯路?

该招人招人该合作合作,前端流量团队推广,后端整合并购,中间做好战略布局。

而普通人赌上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不知道企业家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是整合资源。

你知道吗,就在全国疫情期间。一家北京的公司,靠低价回收破产企业的桌椅板凳,做到百亿市值,全国80多家分公司,业务更是横跨海内外。

这年头,根本不要纠结什么高端的商业模式。现在最简单粗暴的模式就是简陋。一鲸落万物生。老虎狮子饿死了,秃鹫豺狼才有吃的。赚钱这件事不要挑食。

我认识的那些渣男渣女大多数最后都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反而那些号称宁缺毋滥对伴侣要求极高的更容易家庭破裂、情感受挫。因为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一个根本不知道。

那些阅人无数的人面对婚姻,他们的目标更加简单明确,选择有钱的就做好自己的本分,选择安稳的就大概率能接受对方财力不济、情商堪忧的现实。

很多办公室的人高谈阔论别人赚钱,觉得很简单、很轻松,“出去随便搞搞,哪儿不能赚个万儿八千的!”夸夸其谈。只有自己亲自上场,最后才知道,现实面前,所有人都是孙子。

商业有句话,合法的范围内,别给我谈什么素质道德。成王败寇,兔死狗烹。我们不是科学家不是艺术家。

我还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打螺丝的小人物,说句内心话,对于已经卷的不行的普通人群体,你要比别人赚的多,要么你比他强,要么你比他脏。这年头吃得饱就不错了,谁还管吃得优不优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万物毫无偏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道也是如此,不偏不倚,中庸!

这社会有而且有非常多的人享受了社会的红利,是所谓的“既得利益者”,但是用这个封堵别人的上升通道,打击别人的努力就说不过去了,先上车的人占了个好位子,你是一等票,别人是站票,也没问题,但是你一上车就把车门堵死不让别人上来就有问题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机会。在这个即将经历的能源变革、认知变革、信息变革比过去几千年来加起来还要多,人海浮沉的速度,比起以前不知道超过以前多少倍。

互联社会的现在,无论你多少代的努力,都不可能打造出别人无法超越的壁垒。护城河有用,但是,人们并不是在护城河上撕个口子,也不是在下面挖个洞……人们会废弃你的“城”,另开新城,让你的“城”变成废城。

很多身边的高人,都是这么干的,他见到一个傻子就夸人家长得帅,见到穷的就夸人家勤劳,见到一个笨人就夸人家本分,见到一个小人就夸他聪明。他明明知道这个人干的事一定不行,但是他不提醒。

尽管这个人阅历丰富、产业众多,但是他也不去指点。我以前以为他冷血,但是他送我一句话——

“大部分人愿意在甜言蜜语中死去,

也不愿意在忠言逆耳中重生。”

狂飙中高启强说我看你有几分姿色(多少人想成为狂飙中高启强那样的人)(3)

清醒的残酷,残酷的底牌逻辑。只有面对聪明人,你才能够说:哎呦,你这件事做得不对,然后,给你指出一条路来。因为他是聪明人。他知道本来这件事本来你是可以不说的。

你说这些其实是好心帮她,让他多了一条信息、多了一个角度。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这么说。如果你的建议唤不起别人的改变,那不如说句好话,结个善缘,即使这个人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

很多时候,被现实的人噼啪打脸,才知道“好心当成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也只有被酸碱盐过一遍,被开水煮一遍,被社会吊打,才会明白一点点哦东西——那时别人早就明白的,而自己非得撞了南墙撞北墙,撞了东墙撞西墙才能明白这一点点。而这一丁点的东西,往往决定胜负。

残酷的是,我们都老得太快,而聪明的太迟。亡羊补牢的办法就是不断学习,不矫正,试错的成本尽量少一些、在少一些,尽量在年少时全经历。人生的真正改命换运的机会就那么一点,稍纵即逝。

现实对于一个某些人来说,充其量就是个棋子。自古候门深似海,不是他家房子有多多,而是在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代中他游刃有余,甚至有定乾坤的力量。这种人家的孩子不会研习所谓高雅的琴棋书画、冷兵器,也不会学中医,更不会学农工商。他们家族会在孩子中选择资治聪慧者研习王者之道、研习人心所向、研习人性本色,懂得这些才会乘势,甚至造势。

每每看到那些用下等人的行径,许上等人的心愿时,我都替他们感到悲哀。考上大学就傻的呵把自己当做人才,甚至误以为成为国家栋梁了,都想多了,病的不轻。

关于传承。很沉重的。如果你传授给孩子的东西仅仅只是为稻粱谋,还谈个屁人才哦,与国家栋梁更是扯不上边。稻粱谋不是国家栋梁成长的基础,在你没有传授孩子战无不胜的兵法、没有传授孩子统筹全局之策,这个孩子连栋梁之材的苗都不是。

栋梁之材,自幼研习脱产之道:“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所以有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之说。一个最底层的人能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骑毛驴上月球之路就不要设想了。

所谓的逆袭,就像《狂飙》高启强那样从小鱼贩子一路长成大鲍斯?你得有那股子狠劲,那个心劲儿,还得有那个机遇,身边才能聚齐成事的人,烘托出一个你来,即使这样,大战八方,一步差池,也还是万劫不复。在路上,交通规则之多,脱颖而出者真的是凤毛麟角,但想要登上时代的舞台,尚需要更多的外在因素。

能匡正时代风气的叫栋梁,能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叫人才,大多数个体都是忽略不计的。

我们需要地图。

要么你的父母有很多的见识,给了你很好地地图;要么你比其他人都更拼命,你敢压缩苦难快进人生。你觉得不公平是人家早你一辈把该吃的苦都了这才有了地图,才有了家学。

世家为何优秀?

不过就是浸润的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耳濡目染。音乐世家从小就练习贝多芬莫扎特;书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出口成章;商界巨贾从小就洞悉人性洞察商业。

你一个普通人你怎么拼?

如果不不是天资过人极度聪敏,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大城市。让大城市来浸润你,磨炼你,你会遇到更聪明的人,更狡猾的人,更有天赋的人,更无所畏惧的人。

在大城市,没人在乎你叫什么,没人在乎你爹妈是谁,没有人敢随意扭曲规则,你会遇到更多的挫折,会进入更难的模式,会接触到更先进的商业,你每天都在变强。

狂飙中高启强说我看你有几分姿色(多少人想成为狂飙中高启强那样的人)(4)

改善大脑思维质量——老办法很管用

第一步,承认自己不是上帝,承认自己的无知。

第二步,回忆自己一个愚蠢的观念,从而证明,自己是可以变得聪明的。

第三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自己的聪明程度,还能够再提高的话。那是不是就能改善自己的思维质量,减少错误的观念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再问自己,如果能够减少自己的错误的观念,是不是会让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到优势呢?

如果你的答案还是否定,那么写出来你的想法,凝视之,仔细想这世界上,有没有与你的想法完全相反的事件呢?这类事件是多,还是少?

有人说: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人间正道是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