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历史#

湖北省虽然简称“鄂”,但人们总习惯称其为“荆楚大地”。“鄂”的来源皆知源于远古时期的鄂国,“楚”的来源也知道其与古代楚国有关,但对于“荆”的真正来源,知道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人。作为湖北人如何不了解“荆”的真正来源,有可能被人笑话。

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身为湖北人若不知)(1)

何许有人会问,“荆”的来源不是应该与“荆山”有关吗?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既对又不对。之所以说他对,是因为“荆”的来源确实与它有某种关系。之所以又说他不对,是因为“荆”字的来源并非如此,要比“荆山”的出现早几千年。

所谓“荆山”其实就是指位于今南漳、保康一带的“南条荆山”。古书《禹贡》记载:“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大禹治水有功,舜禅让于他,成为当时中原一带部落联盟的最高统治者。大禹打破禅让制惯例,在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以荆山和衡阳为地理分界线,将荆山以南、衡阳以北的广阔区域命名为“荆州”。可见“荆”字在夏朝初年就已经出现。但是若据此认为“荆”首出于大禹之时,就大错特错。其实“荆”的来源要比夏朝建立之时要早,早多少年?早数千年,一直早到新石器时代之前。

其实“荆”的来源到底要早到什么时候,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因为远古时代没有文字记载,要弄清真相只有靠考古发现,没有考古发现就只能推测。以前历史界对“荆”字的来源有过各种不同的推测,有些观点现在回头看甚至很可笑,但是随着当代考古事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相关出土文物的相继发现,“荆”字的真正来源开始逐步清晰。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天门市石家河镇北侧约2.5公里处的邓家湾遗址进行再次发掘时,突破有了一个石破天惊般的重大发现。在出土的一件陶罐上惊然发现一处极其醒目的刻画符号,一个类似圆圈式的符号与类似“井”的符号相结合。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先生研究后当时就指出,这就是荆州的“荆”字的最早雏形。考古学家李伯谦也认为,石家河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文字有密切的联系,已经初步具备了原始文字的基本特征。

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身为湖北人若不知)(2)

天门石家河镇邓家湾遗址出土的“荆”字陶文

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身为湖北人若不知)(3)

石家河镇邓家湾遗址发现的“荆”字陶文字型

石家河文化是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门石家河镇邓家湾遗址出现的刻画符号,将“荆”字的源头追溯到了距今大约4300多年的远古时代。但是请注意这还不是“荆”字的最早源头。8年后又一次考古大发现,再次打破“荆”字来源的最高记录,将其历史又向前推进了约700年。

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身为湖北人若不知)(4)

天门市石家河文化遗址示意图

1995年,考古工作者根据工作规划对江陵县马山镇阳城村(今属荆州市荆州区)境内的古阴湘城遗址再次进行了科学发掘。此遗址于1991年首次被发现,至2001年前前后后共进行了五次发掘。在1995年的这次发掘中又突然发现了一例“荆”字陶文。

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身为湖北人若不知)(5)

荆州阴湘城遗址出土的“荆”字陶文字型

相关研究表明,荆州古阴湘城遗址主要属新石器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文化遗址,但上层被石家河文化叠压,作为一处古城址居然前后共使用了2000余年。此次发现的“荆”字陶文,比天门石家河邓家湾遗址发现的“荆”字陶文,其年代更为悠远,居然将“荆”字的历史源头向前追溯到了距今约5千年以前。

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身为湖北人若不知)(6)

荆州阴湘城遗址示意图

考古发现的两例“荆”字陶文,虽然在时间上相差约700年,在空间距离上相距约200公里,但两者之间明显具有承前启后的关系。其实这种承替关系凭普通人的肉眼也可以看出。这两例陶文“荆”字的写法,也与西周金文中的“荆”字的写法有明显的相似性,具有明显的内在逻辑关系,它们就是“荆”字的真正来源。

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身为湖北人若不知)(7)

邓家湾遗址陶文与阴湘城遗址陶文对比图

亲爱的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在荆州阴湘城遗存和石家河邓湾遗址中会出现“荆”字的陶文?有历史学家在细心考证的基础上己经给出答案,“荆”可能是江汉地区一个远古部落的名称,这个远古部落应该就是古“三苗集团”中的核心力量。

综上所述,现在人们常说的“荆楚大地”的“荆”字,其最早源头来自于远古时期江汉流域的部落联盟“荆”,其历史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