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共收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或毒性小,中品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下品有毒,不能久服,该书成书后,经辗转传抄,有不少错误混乱,经历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的陶弘景决定对它进行校订和整理,写成《本草经集注》,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药物作了鉴别和补充,收的药增加到730种,对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诸方面的论述,有显著提高,在分类方面,从原来上中下三品,改为七大类,即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用(未经验证之药),书中又提出了一个,诸病通用药,的列记表,如治黄疸有茵陈,栀子,紫草等,此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唐《新修本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草经集注是谁的著作(陶弘景与本草经集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