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喜马拉雅#《王蒙讲孔孟老庄》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今天我们讲关于中庸之道。

让传统闪耀现代的光芒(传统和新时代的碰撞)(1)

孔子的超然之道

当我们阅读论语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各方面的问题说的恰到好处,说的那么准确,那么合适,添一分就胖了,减一分就瘦了。他为什么能恰到好处呢?我们举一些例子。

比如说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的意思就是你不是很符合原则,符合正义,符合一种君子的理念。但是你获得了某种事业上的成功,富贵有了地位了,这个对我来说就跟天上的一块云彩一样,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我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让传统闪耀现代的光芒(传统和新时代的碰撞)(2)

这个话我们听着很普通,你再想一想,他说的非常的有分寸。第一,孔子很高尚,很高雅,他根本不在乎谁富贵不富贵;第二,你要富贵,你得符合大义、符合原则、符合正义,你不但是在富贵地位和财富上取得成功,而且在道德上文化上取得成功才行,所以他说“于我如浮云”。

但是他又没说什么很极端的话,没有说什么很愤怒的话,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毒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臭大粪”,这个你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孔子并没有这么说,他只说是“于我如浮云”。

因为在任何的社会的情况下,有些人有靠小聪明,靠拉关系,甚至是靠运气,他赶上点了他就富贵了,他并没有什么真本事,也不值得人真正的佩服他。但是这样的人他又没有违法,至少在当时没有违法,当时还没有这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它还没有,因此你也用不着痛骂。

另外一个本身贫贱的人,不要轻易的流入一种仇富的情绪,不要流露一种红眼病的情绪。所以他说到“于我如浮云”,他是多么的高尚,他是多么的文雅,他是多么的超然,让人佩服不已。

细说“中庸”二字

再比如说有人说应该以德报怨,这个话是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的。当别人对你做了坏事的时候,你要反过来对他做好事,要做有利于他的事,要做让他感谢的事,要做让他忘不了的好事。

别人越对你坏,你越要对他好。这个说法也很有意思,就是你还要爱你的敌人。当人家打了你的左脸,你干脆把右脸也给他去让他打,但是这也是比较夸张的说法。孔子听了老子的这个说法,他也笑了,他说不一定以德报怨,你能以直报怨也就行了。

请注意,中国汉字里的“德”里头,已经有了直的字形和字意。孔子说以直报怨,就是他们对你使坏,他害了你,他或者败坏了你的名誉,或者挑拨离奸了你和其他人的关系,这种情况之下,你不太可能感谢他,但是你对他应该很正直。

你不能因为他给你做过一点坏事,你也干脆就跟他较起真来,而且你也用比较不太高尚的方法,比如说你造我的谣言,我也造你的谣言,你挑拨我和别人的关系,我也挑拨你和别人的关系,那不行,一个好人不会这样做的,所以他以直报怨。

让传统闪耀现代的光芒(传统和新时代的碰撞)(3)

像这些例子都给我们一种感觉,就说这孔子他说话做事,怎么那么有准了,他那么靠谱,恰到好处。这个恰到好处,在2500年前,在儒家的学说那里,在孔子那里就叫做“中庸之道”。

中是什么意思,古人专家他们说中不见得是正中间,但是中就是准确的意思,就是恰好的意思。中就是中,就是说我们打枪中了十环,您中不了十环你也中九环,您别回头一枪放过去,这枪子都找不着了,不知道打哪去了,所以中就是准确。

庸就是正常和可持续的意思。我们现在说平庸是当做一个贬义词来说的,但是古代说这个庸是一种符合常识的情况,是一个可持续的情况,不是突然有这么一家伙,它不是吓唬人的,不是新奇古怪的,不是荒谬绝伦的百年没有一遇的,而是正常的、多次的、常态的这么一种情况,又准确又正常,还又能够可持续,这叫中庸。

让传统闪耀现代的光芒(传统和新时代的碰撞)(4)

来源丨
@喜马拉雅《王蒙讲孔孟老庄》

这门课程是由著名学者、作家王蒙先生音频平台首次发声,喜马拉雅全网独家发布。从孔孟老庄到理学心学,多重身份跨界全新解读,帮你发现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俗源头,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

从孔孟老庄到阳明心学,100期课程帮你澄清概念误区,架构认知系统。给你对待自己、对待人际、对待家庭乃至国家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掌握历史的法则,古今对比,开拓视野,避免片面,提升人生格局。量身定制的现实指南,领悟修养身心办法,通晓为人处世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