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在山东菏泽的一家博物馆里,一位老太太站在一个展览柜前久久不肯离去。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终于发现了老太太情绪上的不对劲,走上前来询问。没想到接下来老太的一句话,顿时让工作人员张大了嘴巴。

“老伙计,想不到我还能再见到你。”没错,老太太说的正是玻璃展览柜里的一个破旧的针线包。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1)

工作人员接下来赶紧追问:“老太太,您说这个针线包是您的?”老太太默默地点头。看到老太太郑重的表情,这名工作人员觉得事关重大,一面让老太太在原地等她,一面去找馆长。此时老太太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谁会相信眼前的这个干瘦老太太和革命先辈用过的东西有关。

馆长马上过来了,他亲切地问老太太:“老太太,您好,我是馆长。听您说这个针线包是您的,难道您就是朱文起?”没想到,老太太点了点头。馆长激动之余,赶紧将老太太请进办公室,细细和老太太攀谈了起来。

朱文起何人?这个针线包又和她有什么渊源呢?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2)

危急关头勇挑担

说起朱文起,正是我党抗日战争时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一名地下情报工作人员。

1941年,菏泽市地委情报组织被敌人破坏,一名情报人员被捕且被秘密杀害。当时情报组织都是单线联系,中间缺少一人,整个情报组织都瘫痪了。情报组织瘫痪,对我党开展工作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替补的人,重搭整个情报线。

一天夜里,在菏泽定陶县北的游集村里,正飘着鹅毛大雪。大雪把黑夜映成了白昼,远远的,雪地上走来一个人。这男人顾不上漫天飞雪,一个劲地埋头赶路,终于在一户农户家门口停了下来。

他轻轻地拍打房门,拍了一会儿,见里面没有动静,就又加大了力道。院里终于有了动静,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来一张农妇的脸,农妇看见来人,马上认出来了:“大侄子,你咋来了?”来人正是游文斋。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3)

游文斋何许人?游文斋,1938年加入我党,后被分派定陶县开展革命工作。这次的情报组织陷入瘫痪,他就是负责再找替补人选的地下党委工作人员。这项任务重要且紧急,他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人选。

已有的地下党同志还有不少,但最近风声紧,他们都受到了敌方的严密监视。思来想去,游文斋想到了他的婶子朱文起。朱文起虽然是农村妇女,但是在村子里却是少有的一个机灵人,而且还能说会道,遇到生人不胆怯。他觉得婶子符合地下情报员能够随机应变的要求,这才趁夜来找。

没错,开门的正是朱文起。她把大侄子让到屋里,知道大侄子是党员,所以心里也正疑惑不解,等着大侄子开口。

游文斋开口了:“婶子,我这次来确实有事情需要您帮忙,您可一定要帮我这个忙啊。”朱文起赶紧接过口,“大侄子,有什么事你就说,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帮不帮忙的。”顿了顿,游文斋点明了来意:”婶子,我想请您来做县里的情报员。”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4)

“啥,情报员?大侄子,你是知道的,我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哪能做得了那个啊?”

“婶子,您是机敏人儿,只要见了生人不害怕,还像平时一样,能够隐藏就好了。这份工作也不需要有什么文化,我相信你。县里的情报网现在因为一名情报人员被捕,已经瘫痪了,党委急需找到一个人补上,好为前方战线传递准确的消息。您只负责把情报送到,会隐藏,能跑腿就行。”

听了游文斋的话,朱文起想到死去的丈夫。战乱年代,庄稼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造成了大饥荒,丈夫为了省一口口粮,撇下她和三个孩子走了。她只有一半讨饭,一半拾荒艰难度日。朱文起知道,只要日本鬼子不走,她们就没有办法过上正常的生活。现在侄子让她做的事情正是为打鬼子服务,这个工作光荣得很哩。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5)

朱文起跟侄子说道:“这份工作你觉得我行,我就干!”游文斋见婶子答应下来,接着说:“婶子,这份工作很重要,但也十分危险,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定要小心行事,越是表现的不起眼和若无其事,越能混过敌人的盘查。”

紧接着,游文斋又把详细的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和与谁接头都交代清楚,朱文起的第一次情报工作就要开始了。

初次出任务,顺利完成

由于朱文起平时就是以乞讨为生的,她只用将要传递的情报条放在她挎的菜篮里就行了。她找来了一个针线包,把情报条放进去,然后装作乞讨和买针的模样出门了。当时的农村妇女,时常把针线包放在身上,这一点并不会让人起疑。

她这次是负责把情报条传给县上指定的接头人,中间要过一道敌方的盘查卡点。一路上她走得很快,不久就来到了县里,远远地看到了日伪军在前面搜查。第一次传递情报,心里没有一点忐忑是假的,她想起了侄子说过的话,越是表现得平常,越容易过关。是啊,平时她不就是挎着个篮子,自自然然地就过去了吗?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6)

很快,她就来到了搜查点,一个日伪军拦住她:“站住,篮子里装的什么?”只见她镇定自若,从篮子里拿出几根大针,然后把针往伪军面前一送:“这是我做针线活用的大针!”伪军不耐烦地摆摆手:“走吧,走吧!”就这样,她过了盘查。然后顺利把针线包里的情报交给了指定的接头人,顺利完成了第一次任务。

随机应变险过关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朱文起以后开展起工作来就顺利多了,也慢慢变得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轻车熟路。只有一次,组织让她传递的不是纸条,而是一沓革命传单。这一沓传单占的地方不小,不太好隐藏。这成了任务的难点。

朱文起把传单放在菜篮底,然后上面放上厚厚的蔬菜和鸡蛋,掩盖过后就出门了。离盘查点越来越近了,她知道伪军肯定会搜她的篮子。由于当时负责盘查的日伪军都是中国人,她灵机一动,远远地朝一个日伪军走去,还热情地打着招呼:“哎呦,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还认识我不,我是你外婆家那边的表婶啊。这都当官了呀!”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7)

那名伪军虽然一时想不起来,也算通人情世故,接过话来:“表婶啊,来县里干嘛来了啊。”朱文起把篮子上的布掀开,“这不,来县里看个病人,送些东西。我这事着急,你看看,我就先过去了。”

伪军扒拉了几下篮子里的蔬菜,放行了。就这样,朱文起把最艰巨的任务完成了。第二天,满县城的大街上都张贴着朱文起传递过来的传单,人们抗战的信心被大大鼓舞!

巧除汉奸王子杰

自从王文起出色地完成一件件传递情报的任务,她的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党组织也会把一些重要且适合她的任务分配给她。其中有一件除掉汉奸王子杰的任务就落在了她身上,并且让她印象深刻。

王子杰就是定陶县当地的人,他起初是土匪,在当地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做了很多坏事。为了收缴地方武装,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还委任他保安15旅旅长,但是他不仅没有抗日,还充当起了日本人的走狗。

当时党委觉得王子杰这个大汉奸已经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但王子杰手里的装备好,手下有3000兵丁,没有合适的时机与周密的计划,是不能擅自行动的。党组织于是就一起商量作战计划。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8)

当时我党已经有一个地下工作者秦锡爵打入了王子杰内部,时任王子杰的警卫排排长,只是苦于没有人把他手中的情报接出来。党组织一下就想到了出色完成很多情报工作的朱文起。

巧的是,秦锡爵还是一个单身小伙子。朱文起计从心来,想到了假装给秦锡爵说媳妇的主意去见他。虽然两个人没有见过面,但两个人配合得却相当默契。这天,朱文起来到他们的部队驻扎地,到了军营门口,热络地和门岗打招呼,说自己是排长秦锡爵的老家人,来给排长说媒。

门岗一听找排长,还是这等好事,就放她进去了。她找到军营里开会的帐篷,站在外面扯着嗓子就喊:“小锡啊,上次给你说的那门亲事你怎么考虑的,人家姑娘那边可是对你中意的很呐,还等你回话呢。”

秦锡爵当时正和同僚开会,一听这个,脸红到了脖子根,赶紧出来迎上来,把王文起拉到另外一个办公的地方。就这样,两个人顺利完成了交接任务。把情报拿回来后,我党按照秦锡爵提供的王子杰的行军路线和时间,事先做好埋伏,成功歼灭了大汉奸王子杰,为我党和当地的人民出去了一个大毒瘤。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9)

因为朱文起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还给她授予了特等功。就这样,王文起一直负责情报工作,一直到了抗战胜利,为我党做出了不少贡献。

工作结束,重归平淡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朱文起结束了情报工作,被调到了当地的妇联。在工作期间,她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参与了解放战争,此时她的觉悟已经很高,时时刻刻以共产党和国家为先。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10)

1955年,她自觉自己的文化水平低,主动请辞了妇联的工作,重操旧业,回家干起了农活,并且对子孙严格要求,不准提起她抗战期间的情报工作经历。也正因此,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逐渐淡忘了她情报员的身份,忘记了她也是一名革命战士。

故事又回到了开头,直到70年代的一次博物馆之行,朱文起竟然看到了她曾经在那个特殊年代用过的针线包,顿时热泪盈眶,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在和博物馆馆长交谈的过程中,馆长还从她那里了解到不少之前馆里没有收集到的细节。馆长不禁好奇地问她:“您怎么后来也没有向政府说明身份,这样就可以有优待啊!”

朱文起很知足:“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吃的饱穿的暖,不能再去麻烦政府了。”

山东省博物馆妇女之友(山东一农妇参观博物馆)(11)

是啊,这就是战争年代的革命战士,彼时是英雄,和平年代又甘愿回归平淡,他们身上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人崇敬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