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舌发音要领(独家二月二)(1)

01

今天二月二,是春耕节,是剃头日,也是传统节日中,对南方人来说~~发音最难的日子~~两个卷舌音连一块,让人如何是好?

其实不光你觉得难,很多明星也搞不定这个音。最近看林心如做的广告,偏偏要用到“二十年”,也是够难为台湾人了~~

类似的还包括“儿化音”,同样需要舌头上卷,难度值一样一样的!

你可能为此付出过极大的努力,反复听范读,反复模仿找感觉,可最终还是搞不定。问题出在哪里呢?

02

首先,你的练习方式就是错的!

模仿范读,听的是一种“感觉”,但感觉如果不转换成可操作的动作,就难以做到。

平舌发音要领(独家二月二)(2)

图片来自《汉语普通话图解课本》

学界关于卷舌音是先发 ə 再卷舌,还是发 ə 的同时卷舌没有定论。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一方面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元音”;另外,这样可以和儿化的情况统一起来,减少学习负担。

发不好这两类音的第二个原因是~~舌尖没使上劲儿。

卷舌音,属于“舌尖元音”,也就是发音时舌尖需要集中用力的音。上图的说明其实也告诉了我们,发音关键在于“舌尖翘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我以往的学员来看,控制不了舌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有的是舌尖无力,平时方言中没有舌尖向上用力的音;还有的是有劲儿没处使,一发音就舌面往上挺。

03

怎么解决呢?下面这三种方法,你不妨都试试,全方位多角度“找感觉”:

❶ 口部操

口部操的舌部动作可以让舌头变得灵活有力。

特别是伸舌练习,把舌头伸出嘴巴外面,力量集中在舌尖,让舌尖向左、右、上、下尽力伸展。

平舌发音要领(独家二月二)(3)

❷ 舌尖上顶练习

尝试用舌尖去够前硬腭(下图红圈的位置☟),够到后可以稍微用力顶一下。练习的时候注意三点:

第一,舌尖和前硬腭的接触面越小越好;

第二,舌面放松,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舌尖上;

第三,做的时候口腔略微张开,舌头动,口腔不动。否则就起不到练舌头的目的了。

反复练习这个动作。直到舌尖灵活有力,舌面放松。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一些教材中认为发 er 的时候要先发 ə 再卷舌,所以舌头需要后缩。

但如果把 er 看成是“一体”的,发音的时候舌头前伸反而能更好帮助它翘起来。

平舌发音要领(独家二月二)(4)

❸ 牙签法

如果你完全找不到舌尖上翘的感觉,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看图,将一根牙签横放在上排牙齿第三或者第四颗牙下面,舌尖沿着牙签上方前伸~~OK,这就是舌尖上翘的造型!!

平舌发音要领(独家二月二)(5)

04

相比卷舌音,儿化更加复杂。除了要舌头灵活,动作得当,儿化还有自己的规律。

儿化是语尾“儿”和前面的音节合音而成的。虽然写成两个汉字,实际上已经合成一个音节。“儿”只表示前面音节的韵母加上卷舌动作,本身不独立发音。

关于儿化音,你可能误解为,要原样读完韵母,然后把舌头卷起来。

可事实是,第一,很多韵母儿化以后,本身变了,不能再照着原来的样子读了;第二,在读韵母的同时就要把舌头卷起来,读完就来不及了!

无论是卷舌音还是儿化,发音的时候口腔都需要略微打开,不然空间不够舌头卷不起来呀。

但是遇到韵母结尾是 i、ü 这样的,开口度本来就很小,空间不够;而前后鼻音就更麻烦了,韵尾舌头很忙,不能同时兼顾卷舌啊。

两种情况。如果韵尾是 i 或者前后鼻音,没那么重要,直接去掉韵尾。比如:盖(gài)→ 盖儿(gàr),杆(gān)→ 杆儿(gār);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后鼻音儿化以后,主要元音还会带上点儿鼻音,以示和前鼻音的区别。

第二种情况,如果 i、ü 是主要元音,就在后面加上开口度稍微大点儿的 ə 音。比如:小鸡(jī)→ 小鸡儿(jīər)。

综上,碰到 in 这样的前鼻音,根据第一条规则去掉韵尾以后,主要元音变成开口度很小的 i 了,那就继续根据第二条规则,在它后面加上 ə,然后儿化。

下面我帮你总结了儿化音变的规律,不过如果你理解了上面说的道理,这些规律完全不用记,它们就是为打开口腔、便于发音服务的。

平舌发音要领(独家二月二)(6)

最后再给你介绍三个练习卷舌/儿化音的小技巧:

❶ 从 ar 开始练,因为 a 的开口度最大,方便控制;

❷ 发音的同时口腔可以小幅压扁,以帮助舌头卷起来。

❸ 读韵母主要元音的同时卷舌,不要先卷好舌头再发音。

很多人读 er 的时候,总是先卷好舌头再发音,这样听起来会显得很笨拙哦!

05

总结一下,发卷舌音、儿化音的关键在舌尖,能控制舌尖灵活上卷,你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可以通过口部操、舌尖上顶动作和牙签法来“虐”你的舌头,让它就范。

而儿化呢,除了得 hold 得住舌头,为了帮助发音,儿化音节的韵母也往往要发生变化。

另外注意儿化的卷舌动作是在发韵母的同时完成的。

至于哪些词需要儿化,主要是根据北方人民的发音习惯来定的。虽然能总结出个别规律,比如区分词性,表示“小”的意思之类,但规律也难以涵盖所有儿化现象。

所以要考试的同学,就好好背儿化词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