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的《狐狸》无论是作为普通人还是作家劳伦斯在其一生中都激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应。关于他的争论现在依然在继续:他品质上存在瑕疵;他没有瑕疵,是一位天才;他占据着英国文学的核心位置;他在世界文学中有着稳固的地位;他憎恶女人,为人卑鄙。但是,只要翻开他的作品,古老的魔力便开始显现。现在我能以他的视角来看澳大利亚荒野了,光怪陆离,梦境一般,跟前些时候我亲眼所见的大为不同。

劳伦斯作品的突出特点 劳伦斯狐狸精髓之作(1)

曾有人说劳伦斯与其拥趸的关系仿佛强悍的领袖与纳粹突击队员间的关系,这纯粹是一派胡言,也几乎被人遗忘了。他的每一本书都有这种魔力。他让人着迷,能用他对事物的理解主宰读者的大脑。人们(包括站在他的对立面的人)一致认为,《儿子与情人》和《虹》无懈可击,但也仅此而已。他的对手们说,他此后的作品每况愈下;至于那些令人昏昏入睡的墨西哥狂想曲,不提也罢,可轻易仿制。

我自己则在阅读过程中高声尖叫,和别人一样开怀大笑,即使意识里听到劳伦斯在说"暴民、暴民",听到他在激昂地咆哮,因为他是抨击他人的能手,跟很多此类能人一样,他容不得别人半点指责。各种意见此起彼伏,但人们却常常忘记,劳伦斯还写过很多优美的诗;他的短篇小说可以和任何短篇佳作相媲美。

劳伦斯作品的突出特点 劳伦斯狐狸精髓之作(2)

《狐狸》是劳伦斯创作的精髓,是他巅峰时期的作品。该小说风格鲜明,读者很容易忘记它的时空背景。战争刚刚结束,士兵们陆续回到家乡。当时应该是1919年,因为流感盛行,附近村落有不少患者。之后,人们又一次经受战争后遗症:食难果腹,衣不蔽体,供给短缺,人们苟延残喘。此次之后又有一次战后困难时期,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们中的一些人还记得当时的情形。食物短缺,燃料不足,冬天渐渐来临。两位年轻女性在一个小农场上尝试独立生活,战争的阴影蔓延到了这里。她们的收成不好,因为她们不谙耕种。

她们的情感生活也正经历不快:她们感觉生活无望,对未来甚至心生恐惧。失望的情绪乘势侵入。她们还有一个看得见的敌人——一只狐狸偷吃她们宝贵的鸡。两人决定射杀狐狸,可对她们而言,那只狐狸太狡猾了。这只狐狸迷住了马琪——两位女性中较强壮的那位,从一开始它就不仅仅是一只动物。"它抬眼看马琪,那种眼神让马琪感觉到它看透了自己的内心。这只狐狸不仅仅是简单地存在于马琪的意识中——它掌控了她的灵魂。"《圣经》的某些思想在这里成了咒语的一个构成部分:狐狸一次又一次"魔咒般地俘获她的灵魂"。

这个故事深深嵌入社会背景中,我们对其真实性已毫不质疑。劳伦斯的动物小说都有这个特征。时不时有人说这些岛上的人信奉神人同性论,或有类似的情结,但劳伦斯对动物的情感,或者说他寄托在动物身上的情感,已远远超越了这种情结。这只狐狸代表着某种力量或能量——外来的、非人的、他者的,是古老世界的一部分,除非通过劳伦斯这样的中介,人类难以接近。他显然是旧时术士的后裔,他和他的先辈们对动物的了解超出了常人的维度。

劳伦斯作品的突出特点 劳伦斯狐狸精髓之作(3)

这只狐狸有灵性,"无形之中,她感觉它主宰了自己的灵魂"。劳伦斯晚年时期住在新墨西哥州,其间有一些不大好的传言,说他对待动物非常残暴冷酷。而他的作品却时常给人一种他自己也是一只动物的感觉。或许晚年时他是在惩罚自己吧。当时他病得很厉害。我看了当时关于劳伦斯的文章、报道和分析文章,没人提及他被肺结核折磨得不成人形。正是这种疾病使得年轻时的他超常敏感、反应敏捷、天资聪慧。似火,如焰,烛火摇曳,似星火闪烁,猛火奔涌,烈焰腾空——都是些他喜欢用的词语。肺结核这种疾病先使人对性过度敏感,然后性功能紊乱,接着性欲旺盛,之后失去性能力,它让人一步步向死亡及对死亡的恐惧迈进。"他素质上有缺陷",没错,但得弄清是哪方面的素质。

,